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大白鼠经口感染7000~10000条肌幼虫后7天剖杀,收集成虫。将7日龄成虫于199培养液中37℃培养48小时后过滤、离心收集新生幼虫。将冻融灭活的新生幼虫按不同数是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按不同免疫程序经腹腔免疫猪。最后1次免疫后第7天攻击感染不同数量的肌幼虫。攻击感染后35天剖杀全部试验猪,取隔肌脚消化检查,计算每克肌肉的荷虫量(LPG)及免疫效力,同时观察免疫后及感染后的血清抗体消长变化。结果表明,新生幼虫对猪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10万条灭活新生幼虫所诱导的最高减虫率达95.3%,免疫保护期至少90天。免疫后特异抗体增加,免疫猪体内肌幼虫感染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用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单一种试验羊粪便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0.06%和0.08%次氯酸钠(NaOCl)脱鞘,脱鞘率可达90%以上,慢速致冷后幼虫的存活率为64.5%。加入冷冻保护剂不能提高冷冻感染性幼虫的存活率。用正常的感染性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d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成虫的回收率为2.6%,而相同数量的冷冻保藏的感染性幼虫感染后第21d才查到虫卵,成虫回收率为0.8%。表明冷冻保藏后的感染性幼虫发育受阻,成熟期推迟,但仍可感染易感动物。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和将原头节进行体外短期培养后获得的排泄分泌(ES)抗原,以4g/L抗原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后,按每次2mL剂量对试验羔羊进行3次免疫。于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攻击感染2500个多头绦虫虫卵,攻击后225d剖杀各组羔羊。结果感染对照组羔羊全部感染了多头蚴,所含原头节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390~0.410mm×0.395~0.415mm。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及其ES抗原免疫组有2/3羔羊获全保护;1/3羔羊未能获保护,但其多头蚴包囊的大小、原头节数目及大小均小于感染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将旋毛虫TsP53重组蛋白以2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3次后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条/只。检查小鼠肠道旋毛虫7日龄成虫数、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数和感染35d后的肌幼虫数,并计算减虫率,同时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抗TsP53重组蛋白的抗体应答。结果显示,TsP53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旋毛虫7日龄成虫、雌虫产新生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4.34%和16.93%,与感染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35d后肌幼虫减虫率为38.68%,与感染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TsP53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在首次免疫后第7天出现抗体应答,可检测到抗TsP53重组蛋白的抗体,第3次免疫后第7天达到峰值,攻击感染后略有下降,但直到试验结束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TsP53重组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部分抗旋毛虫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获得大量纯净肌幼虫,经冻融、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出肌幼虫可溶性粗抗原,按不同剂量分别用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乳化后间隔1周分2~3次免疫小白鼠。最后一次免疫后1周攻击感染。攻击感染后7天查检肠道成虫估计成虫的生殖能力。攻击感染后5周剖检肌幼虫。结果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的作用近似。弗氏完全性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65.71%;氢氧化铝佐剂组以0.6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71.7%;油佐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减虫率最高达62.32%。  相似文献   

6.
3日龄肉用AA雏鸡人工感染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的发病率达86.7%,病死率为70.0%,与健康雏鸡相比,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活性于9日龄时明显升高(P<0.01),于16日龄后则显著降低(P<0.05,P<0.01)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SOD)和锌超氧化物歧化酶(Zn-SOD)的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vAM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AMB发病率为67.5%,病死率为55.0%。同对照组相比,感染后注射香菇多糖组的T-SOD、Mn-SOD及Cu-SOD的活性初期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中、后期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微量血清中和(SN)试验跟踪抽检了同群两种不同免疫程序的12组次共142只鸡的传染性囊病(IBD)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该群1日龄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高达8.3log_2并且较整齐,雏鸡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4.3~5.0天,用SN免疫监测不同的免疫程序及其实际效果,说明在中和抗体滴度降16.0~6.5log_2(15~18日龄)时首免效果最好。该方法准确且敏感性高,可用于鸡群免疫监测,指导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对1,7和25日龄鸡分别感染1000个早熟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0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7d,3种日龄鸡排卵囊总数分别为460.9,802.0和1417.7万个/只。感染后14d对1日龄和7日龄鸡的免疫组及相对应的2个不免疫对照组每只鸡攻击100个柔嫩艾美球虫亲本株孢子化卵囊,攻毒144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5d,各组鸡的卵囊总量分别为41.4,5.8和891.0,977.1万个/只。结果表明球虫卵囊对1日龄和7日龄雏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分别占25日龄雏鸡的32.5%和56.6%,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95.4%和99.4%。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某县一个猪旋毛虫病高发流行区进行了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及灭活新生幼虫疫苗的区域试验。免疫前用镜检法抽检某自然村商品猪21头,查出有虫猪4头,感染率达19.05%。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每头猪腹腔注射免疫0.5mg,间隔10天作2次免疫;新生幼虫疫苗每头猪腹腔注射10万条,同样间隔10天作2次免疫。两种疫苗分别免疫猪86及44头。免疫后4~7个月内剖杀抽检免疫效果。共抽检未免疫自然感染对照猪49头,查出有虫猪12头,感染率达24.49%;抽检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免疫猪33头,查出有虫猪2头,占6.06%,保护率达75.26%;抽检灭活新生幼虫疫苗免疫猪17头,查出有虫猪1头,占5.88%,保护率达75.99%。区域试验表明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自然感染牛皮蝇第三期幼虫的杂交牛分成5组,每组10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0.2,0.4和0.5mg/kg体重剂量皮肤浇注给药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第5组为不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第7,15,30和45d连续检查结果,在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和0.4mg/kg剂量组各发现1头牛皮下有1个第三期幼虫存活,两组的驱杀率和治愈率都分别为99.4%和90.0%;阿维菌素浇注剂0.5mg/kg剂量组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剂量组牛没有发现存活的第三期幼虫,驱杀率和治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1.
用分离自甘肃兰州和天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L_2株和Ts株,以对倍的蜂胶水乳剂为佐剂,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灭活疫苗。用该苗0.5ml接种5日龄或7日龄雏鸡,免疫后21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50%~60%,免疫后28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100%。用该苗1ml免疫产蛋鸡,免疫后21天AGP卵黄抗体效价可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鸡IgG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抗体的间接ELISA法,其抗原包被浓度为4mg/L,待检血清与酶结合物的最佳稀释度各为180,酶结合物、抗原抗体的作用时间分别为60min,30min,封闭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1%和60min,OD值大于0.287的判为阳性。用此法检测经IBV灭活苗免疫鸡所产蛋孵出的雏鸡的母源抗体,OD值的P/N值为6.0,15d后降至2.0以下。检测11日龄经IBVH120弱毒苗免疫雏鸡的抗体,其P/N值于免疫后第18d达峰值(3.7)。调查的54群发病鸡,其抗体阳性率为100%,P/N值为4.0~7.5  相似文献   

13.
用牛O型和A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免疫小白鼠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病毒特异性T细胞增殖应答,相应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高于未免疫对照组;通过氨基黑-10B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致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免疫组为14.3%~15.5%,未免疫组为3.2%;通过常规毛细管法检测了白细胞移动指数(MI),免疫组为0.75和0.70,未免疫组为1.13。以上3项检测结果经F检验,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表明小白鼠接种牛O型和A型FMD双价灭活苗后,激发了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用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和0.4mL分别对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并于24日龄时以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以注射后不同时间检测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28日龄小白鼠隔日皮下注射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并以环磷酰胺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蜂胶佐剂能显著提高雏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0.4mL剂量组明显优于0.2mL剂量组;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能明显增强,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_(2a),后2株属于IgG_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  相似文献   

16.
用制备的6 批牛 O A 型口蹄疫( F M D) 双价灭活疫苗对黄牛进行了安全性试验、效力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牛对 O 型和 A 型同源强毒(100 000 I D5 0) 攻击的近期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 .3 % 和100 % ;免疫后180 d时,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93 .3 % ;免疫后240 d 时,保护率分别为60 .0 % 和50 .0 % 。疫苗经2 ~8 ℃保存365 和547 d 后,接种牛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85 .7 % ;对 A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91 .7 % 和100 % 。免疫剂量为2 和3 m L 时,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75 .0 % 和100 % ,对 A 型的保护率均为100 % 。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LISA的OD值(X)为0.23,至第3次免疫后10天,OD值(X)为0.44。这表明从鸡MD肿瘤细胞提取的MATSA,再好鸡免疫接种后可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木研究结果为MD肿瘤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分离到的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和5株福氏志贺氏菌进行药敏试验、质粒提取和电泳分析,各菌株均分离出2~4条质粒带。将含有3.27×104,3.01×104和6.01×104bp的质粒转化给大肠埃希氏菌HB101,使HB101获得了相应菌株的部分耐药性,用转化有3.27×104bp的HB101注射小白鼠,15d后用相应的原始鼠伤寒沙门氏菌强毒株攻击,结果使小白鼠获得了保护;用含有3.27×104bp质粒的HB101灌服免疫豚鼠,15d后用相应的强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攻击,结果免疫豚鼠获得保护,对照鼠死亡。说明3.27×104bp的质粒中携带有原始鼠伤寒菌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菌株间质粒电泳图谱和转化菌株的耐药试验表明,菌株的不同耐药性基因由不同分子质量的质粒所携带,不同菌株中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不同,在临床上表现为菌株间的耐药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西咪替丁和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对28 日龄鸡每天分别按2 .5 、10 .0 、100 .0 和400 .0 m g/kg 体重西咪替丁或2 .5 、10 .0 m g/kg 体重左旋咪唑饮水给药,连用3 d 后再分别肌肉注射绵羊红细胞(SRBC) 和牛血清白蛋白(BSA) 或布鲁氏菌(BA) 抗原。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测定血清SRBC、BSA、BA 抗体效价和血清补体总活性。结果表明,西咪替丁能明显增强鸡外周血T 淋巴细胞功能,但对B 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明显升高血清SRBC、BSA、BA 抗体效价;10 .0 ~400 .0 m g/kg 体重西咪替丁能明显升高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总补体活性。西咪替丁与左旋咪唑相比具有非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雏山鸡维生素B_2缺乏症的诊治某养殖场饲养的700只雏山鸡,于14日龄时发现以爪弯曲、飞节着地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确诊为维生素B_2缺乏症。病程及症状该场自购回鸡雏后,一直供给肉鸡用雏鸡饲料,于14R龄时有30只幼雏发病,18日龄时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