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今世界诸国执行死刑的方式大致有斩首、绞刑、枪决、电刑、瓦斯刑和注射刑六种。美国犹他州规定,死刑犯可选择死刑执行方式是用绞刑还是枪决。英国皇家死刑调查委员会也提出死刑犯可选择用瓦斯刑还是注射麻醉剂刑。注射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死刑执行方法。它是把某种溶剂强行注入受刑人血管中,注射后二十至三十秒内毒气进入大脑,使大脑失去意识,再经二、三分钟受刑人即可死亡。注射刑有人赞成,其理由是受刑人既不会感到痛苦,执行起来又简便。但也有人反对,认为受刑人如不愿合作就很难完  相似文献   

2.
如今世界上有大多数国家仍实行死刑,执行死刑的方法主要有枪决、绞刑、斩首、电刑、毒气、注射等。而其中枪决和绞刑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两种执行死刑的方法。中国目前执行死刑一般采用枪决,但也有部分是使用注射药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卫生法制》1994,2(6):39-39
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球大约有6种死刑方式:一、绞刑;二、毒针注射;三、坐电椅;四、枪决;  相似文献   

4.
刑诉法修改以前,死刑只能用枪决的方法执行,新修改的刑诉法对此作了重大改动.新刑诉法第212条规定,死刑除了可以采用枪决的方法执行外,还可采用注射等方法执行.这种新规定,体现了刑罚手段与行刑方法的更科学与更人道,但是由于增加了这种新的行刑方法,不但对死刑的执行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浅议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几个问题》一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全国刑事审判座谈会上获悉,北京到今年年底,有望全面实施注射方式执行死刑。我国执行死刑的方式从五马分尸到绞刑,到枪决,再到注射死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然而其中存在着是否平等与公平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平等的概念及其实质,法所追求的平等及法的平等思考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正式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的国家.从古老的酷刑,到近现代的枪决,再到现今诞生于人道主义的注射死刑,标志着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及社会法治的进步.但注射死刑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争议与问题,因此尚不能全面取代枪决.本文试通过对死刑执行方式的历史沿革、注射死刑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讨论,分析我国的注射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采用注射行刑法是我国刑诉法于1996年增加的新规定,并且于1998年3月2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实践,继而在成都市中院再一次对8名死刑犯采用注射方式予以执行。“在死刑执行现场,没有荷枪实弹的士兵瞄准、射击,一间屋子代替了空旷的郊外法场,  相似文献   

8.
叶辉 《政府法制》2010,(18):24-26
2009年12月10日,我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从12月9日起,辽宁全部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枪决执行死刑的方式将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9.
唐代 在尊奉古礼、优崇衣冠原则指引之下,对赐死制度进行了完善,其执行程序由宣敕、监决和 行刑等组成,在施刑、待遇、葬事等方面显现出与普通死刑的重大差异。 赐死始终与唐代宫闱政治直接关联, 于律令规定之行刑时限、死刑覆奏、左降流贬等制度多有变通,并对五代、两宋法制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3,(8):40
虽然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都容许死刑的存在,但近年来普遍倾向于以更人道的方式处死犯人。目前世界上被普遍采用的行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静脉注射:向死刑犯的静脉中连续注射致命的药剂。犯人躺在行刑椅子上,脚踝、腿、手腕、胸部和头部都被绑住。犯人的身上连有心脏监视器。行刑人一般给犯人注射麻醉剂——使犯人失去知觉,肌肉松弛剂——使犯人的心肺松弛,剧毒的氯化钾使心脏停止跳动。  相似文献   

11.
也就是说,在规定了注射方式后,枪决已不再是当然优先选择的行刑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5条同时还规定……  相似文献   

12.
死刑的废止不需要终身刑替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终身刑与无期徒刑并非等同概念;终身刑是侵害人格尊严、比死刑更为残酷的惩罚方法,不应成为死刑的替代刑;死刑的削减与废止不依赖于终身刑的设置;终身刑未具备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无助于刑罚体系的完善,没能顺应刑罚的发展趋势,不符合行刑的合理目标,因而不应成为-种刑罚措施;当前,我国应当在削减与废止死刑立即执行的同时,合理运用现行刑法规定的死缓与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人权,确保司法公正,我国宪法和法律授予了检察机关全面监督监所执行剥夺自由刑,法院执行死刑、罚金,公安机关执行限制自由刑和资格刑活动的专项权力。我国刑罚体系具有以自由刑为主的特点,其中监禁刑执行存在向非监禁刑执行转化的可能性。为此,行刑监督部门有必要立足于整个自由刑执行过程,建立统一机制和摸索有效做法。一、剥夺自由刑的变更执行始终是行刑监督的重点部位中国大陆地区刑罚适用以监禁刑为主,监狱行刑改造工作主要围绕罪犯行为考核的活动展开,其考核结果与刑罚变更(减刑、假释)配套适用,受刑人最关注的是如何尽快走向自…  相似文献   

14.
在监狱执行自由刑出现困境之际,行刑社会化日趋受到重视。本文先分析监狱行刑的局限性和行刑社会化的优点,简单介绍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行刑社会化实施方式,由于我国的行刑社会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比较和借鉴,再提出一些关于行刑社会化在中国的感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我国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执行死刑采用枪决、注射等方法。这不但在法律上确定了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合法性地位,而且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死刑执行的刑事政策方面既考虑到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又要树立尊重人权、倡导文明执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薛琴 《法制与社会》2013,(20):28-29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从辽代入律一直延续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本文从凌迟的概念、起源、中外发展历史以及行刑方法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凌迟刑。  相似文献   

17.
观念刑论纲     
刑罚是报应已然之罪还是预防未然之罪,有报应刑与目的刑之争。但不论是报应刑还是目的刑都是静止的刑罚观,既无法对刑罚的轻缓化发展趋势作出合理解释,也无法对死刑的存与废作出完整解答。观念刑认为刑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报应观念而被规定和科处,刑罚的轻重应当与人们基于报应观念所期待的惩罚的轻重相适应。观念刑作为运动的刑罚观不仅能够对上述问题作出合理解释,而且能够对自首、立功、累犯等量刑制度以及减刑、假释等行刑制度作出比目的刑更科学和符合实际的解释,因此立论较周延。  相似文献   

18.
凌迟刑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迟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其特点是在行刑时零刀碎割,故意延长受刑者的死亡时间,加重其受刑时的痛苦。本文通过对凌迟刑起源、发展与废止历史进程的全面总结和研究,针对学术界对于凌迟刑入律时代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凌迟刑入律在宋代的观点,以期对中国刑罚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昆明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将在全国法院全面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这标志着中国死刑执行制度正在向文明化和人道化方向发展,体现了我国对包括罪犯在内的一切人的人格的重视和法治的进步。1997年7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执行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这一修改,确定了注射执行死刑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与国外生刑的现状相比,无论在实际可适用罪名范围的刑事立法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之实际判处和实际执行上,我国的生刑均不存在过轻的问题。国外生刑期限普遍高于我国的提法并不科学,且德、日等国家生刑期限的提高也仅具有相对性,对于我国并不具有可借鉴性。无论是考察已经废除死刑且生刑期限高于我国的国家的情状,还是探究虽没有废除死刑却提高生刑期限的国家之状况,我们均无法得出一个国家的死刑限制或废除和生刑期限提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结论。因而,即使对比国外的相关规定,也不能认为我国存在生刑过轻的问题,更无法得出我国也需要通过提高生刑期限来限制或废除死刑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