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如何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措施。一般意义上讲,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知识文化、懂得生产技术、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的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系统工程。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面临着培育经费不足、农民整体参与度不高以及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并引导农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建立系统的培育体系等措施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建立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既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谁来种地、地如何种"问题的必然要求。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在整个农户中所占比例很低,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培育建立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需要加强研究与宣传、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筛选培育重点、创新培育内容与形式、严格资格认定、建立综合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农民主体性的普遍缺失,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建构新型农民主体性,要以农村社会实践为基础,培养农民的能动性;以改变农民依赖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手段,锻造农民的自主性;以满足农民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提高农民的自为性;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前提,激发农民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农民主体性的建构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在实践中,由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农民主体性的建构举步维艰.该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状,提出以农村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培养农民的能动性、以改变农民依赖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手段,锻造农民的自主性、以满足农民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提高农民的白为性、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前提,激发农民的创新性等建议,为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建构找到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锋交融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的竞争愈加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树立青年正确价值观,促进其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军的要求。在当今多元文化共存、共争、共融的复杂社会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发挥青年主体性作用,进行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职业农民,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然而发达国家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取得宝贵经验。通过对韩国、美国、法国的职业农民培育相关问题研究,以此更好地借鉴它们的经验,促进我国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不完善、培育资源严重匮乏、培育环境欠佳、培育效果不彰等现实困境,与国家农业现代化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张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整合培育资源,优化培育环境,强化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引导其合理、规范、高效发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权益受损现实表现,提出方向性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主导力量。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存在明显的缺失,成为当前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应从发展、教育、实践、尊重几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培育农民公民意识,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保障。本文在简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及培养意义基础上,结合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从战略高度对农民主体资格进行了明确。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享有者,更应是新农村建设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只有始终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2.
职业农民是中国农民分化转型的必然产物,是承担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重任的主体。五福村职业农民的发展是中国职业农民在探索中艰难成长的一个缩影。只有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明确培育主体责任,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育方式,构建科学发展机制,才能加快培育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的素质,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客体化的青年需要世界来理解自身的存在与特殊性,而主体化的青年则从自身的立场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与方向。青年的全面发展、青年的自然·自由发展即是青年研究的出发点,也是青年研究的终极目的。这种历史规律与个性创造的共时性使得具有主体性的青年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世界意义或被赋予世界意义的过程里,尝试全面发展与成长的可能;成长中的青年参与到公共领域形成青年运动,这种各个世代的共同创造性使得青年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发挥超越和创新的作用。"自然·世界·超越"这三个特征体现了近现代青年的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如何正确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持续低迷,面临为升学服务还是面向就业、为城市输送劳动力还是就地转化、培养农民子弟还是农民本身等多重困境。按照新时期国家的战略规划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调整办学路向,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为本,通过创办有农村特色的职业学校对留在家里的农民开展与其发家致富相关的实用技术推广,通过与城市职业教育构建联动体系对农民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近年来在学界和政府层面被广泛涉及。但对于其概念界定和构成群体的认识,学界却并不一致。本文从中国"职业农民"概念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进而明晰其构成群体及其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农民由"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以期对目前热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更新农民观念,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河北农民观念尽管有了很大转变,但仍然存在传统保守、消费畸形、法制观念淡薄、重男轻女等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造成河北农民观念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历史、体制、社会原因,又有农民自身因素。因此,应在健全农民观念更新的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青年是党领导人民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关心重视青年团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肩负时代使命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从实践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符合世界发展变革和国际开放合作的客观实际,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明确的实践要求和现实的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土地、户籍和劳动就业是农民权益容易遭受侵害的三大领域.影响农民权利维护的内部因素表现为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外部因素表现为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缺失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的制度性缺失.构建一个合理的农民维权体系不仅需要立法上和制度上的完善,还需要在实践中做好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