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监狱学刊》2010,(3):114-114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0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著文《第三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形成》说,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名词,传递出中央对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据多部门的分析估算,我国现有农民工约2亿多人,其中进城务工的在1.5亿人左右。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对现行法律法规有关解决欠薪问题的规定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现行机制的不足,并指出只有构建欠薪行为发生的预防机制和欠薪发生后的解决机制两套并行措施,才是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屡见不鲜,解决起来也颇为棘手。为了预防和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笔者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悉,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工工资问题看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几百万名劳动者遭遇工资拖欠问题,拖欠总额上千亿元,尤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突出。2004年,国务院部署有关部委联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建筑领域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共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331亿元。但尽管如此,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这说明,诸如拖欠工资之类的问题,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设立某些绿色通道是不可能得到最终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损害了民工的合法权益,如何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出发,公平、合理的解决日益复杂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保障其工资权益,也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正面临且必须及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对于如此愈演愈烈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律应当如何应对?本文试分析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志先 《现代法学》2006,28(6):114-121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具有农民与工人的双重身份。农民工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身份的差别,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等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差强人意,不仅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律上的原因。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机制,把农民工社会保障落实到法治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悉,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3,(3):50-50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通知》规定,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企业在依法破产、清偿债务时,要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把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纳入第一清偿顺序。  相似文献   

10.
浅析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贝贝 《法制与社会》2010,(30):219-2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经商、务工,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中,中央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提供了很多政策性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改革的困境,提出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营造出一个让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优良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试论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作为建设领域的一大顽疾,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虽然各级政府都下了大力气来抓"清欠"工作,各地不断掀起"清欠风暴"。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工资的长效机制。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法律对策,希望借此能够为早日解决拖欠问题,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屡有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民工的维权问题,近几年来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关心解决农民工存在的实际问题。温家宝总理曾经亲自督促办理了一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并在今年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饮食条件差等问题相对突出,导致农民工以跳楼、罢工、自残、绑架雇主等极端方式追讨拖欠的工资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新闻媒体对山西省洪洞县黑砖窑强迫农民工劳动,摧残农民工身体,以及非法使用和虐待童工事件的曝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问题不断,而占其中很大比例的是农民工入城务工讨薪难的情况。众所周知,中国农民工要去讨薪,其精力和时间都必然要耗费良多。要理解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我们就有必要回顾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为何;还需要弄清程序公正理论在维权道路上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要通过比较法的视角,借鉴普通法国家较为成熟的理论,最终形成适用于本国的一套理论。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法学概念中的程序公正以及出现在民工权利保护中违反这一重要原则的制度和理念,希望能对当前保护民工权利的法制建设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5.
马竞遥 《法制与社会》2011,(26):196-197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入城市,但是在珠三角地区这几年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这反映的是我国底层劳动者对在外务工待遇的不满,涉及法律层面上农民工的一些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或者不知如何维权,限制了农民工生存空间,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的农民工的高度关注。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一纲领性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开始破冰起航。将推动户籍改革步伐加快前行,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新年送给广大农民工的最大“礼包”。  相似文献   

17.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工资问题已不再是一部份低层次人群的生存问题了,它已直接引发和激化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造成了全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要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18.
陈平 《河北法学》2004,22(5):5-8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问题 ,主要在于 :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和执法的疲软 ;保护农民工弱势群体的立法尚不够完善 ;农民工主张自我权利的能力较为薄弱 ;恶意欠薪者肆无忌惮。对此 ,不仅要呼唤社会道义和诚信的回归 ,更重要的是需要法治的完善和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不仅损害了农民工本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农民工家庭的生活。此类纠纷还易引起农民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甚至导致了恶性案件,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依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现实中,建筑领域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欠农民工工资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总结这些年治理农民工欠薪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治理农民工欠薪制度模式的实效、弊端以及产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提出政府在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具体法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