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节庆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凤英  王录仓 《前沿》2007,(8):33-35
为了迎合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同时也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我国的节庆旅游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综观各地的节庆旅游,真正成功并且可以持续下来的节庆旅游屈指可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节庆旅游文献研究的综述,希冀对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丽君 《群众》2007,(7):48-49
“以文化彰显个性,以特色拓展市场”,成为常熟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常熟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优势和山水城港一体的生态自然风光,充分运用沙家浜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扬旅游文化品牌。使四季节庆活动高潮迭起,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宝岩杨梅节,秋有沙家浜旅游节,冬有兴福寺新年听钟声,  相似文献   

4.
"壮族三月三"时空格局的拓展,实现了传统民俗节庆向现代旅游节庆的转型。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西应深挖"壮族三月三"节庆与部分东盟国家节庆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联动、共建共享节庆文化品牌是"壮族三月三"的创新路径之一。把"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国际化、多样化、系列化、集群化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必将推动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6.
节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韩国从1995年开始试验、1996年试行“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经过近17年的发展,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文化旅游节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锦秀 《人民论坛》2012,(35):232-233
青海省黄南州具有丰富、独特的节庆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节庆旅游的发展,黄南州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但节庆旅游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黄南州节庆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四川丰富人文基础上的客家饮食文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宝藏。本文在对成都洛带古镇的饮食文化资源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以伤心凉粉为例,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提出了挖掘川菜文化中的客家元素,开发特色饮食纪念品,打造参与性的客家川菜知名品牌,并且与当地节庆活动相结合等新的观点和开发措施,对洛带的客家文化旅游的功能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彰显个性,以特色拓展市场”,成为常熟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常熟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优势和山水城港一体的生态自然风光,充分运用沙家浜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扬旅游文化品牌,使四季节庆活动高潮迭起,春有牡丹花会,夏有  相似文献   

10.
豫园灯会——给人们带来欢乐 豫园灯会作为豫园商城每年最重要的商旅文节庆活动,以元宵节为载体,整合豫园地区“三民”文化,即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成为一个展现上海灯彩和本土风情的万花筒,一个见证上海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活文物。  相似文献   

11.
戴彩虹 《前沿》2014,(13):193-195
军坡节是独具海南民俗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乡村旅游是海南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军坡节与海南乡村旅游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军坡节文化可以凸显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而乡村旅游能为军坡节文化提供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当前以军坡文化为平台大力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就要彰显军坡节节庆旅游的文化内涵,重视当地民众的参与,军坡节的运作也要逐步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开始,草原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九届。谈及草原文化节和草原文化文艺精品的创作,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可谓是如数家珍。前五届草原文化节依托各盟市的文化节庆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打造文化品牌为主旨,各地纷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像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为题材,连续举办十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在鄂尔多  相似文献   

13.
<正> 外宣节庆活动,是以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优良的民俗风情以及土特产品等为媒介,集对外宣传、经贸、文化、旅游、科技、体育为一体的大型涉外活动。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外宣节庆活动,有效地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精神风貌,在对外宣传介绍地方产品、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前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地方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促进了地方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当前,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代大大加快的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外宣节庆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节庆活动是人类历史文明积淀而成的文化奇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独特经济活动。近年来,节庆活动方兴未艾,以名人为文化内涵而举办的名人文化节也如火如荼。但同时名人文化节也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不是节庆活动自身制约其良性运转。而是观念上缺乏创新。运行上管理不足使其脱离了预期的轨道。因此,分析其困境出现的原因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办法,便成为了本文的写作宗旨。  相似文献   

15.
《松州》2014,(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克什克腾旗文化底蕴深邃,旅游资源丰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要实现旅游业的新突破,必须强化旅游与历史文化、草原生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演艺文化、摄影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的深度融合,让文化彰显旅游的魅力,让文化成为旅游的风向标,推进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覃庆华 《传承》2012,(16):24-25
通过研究每年定期在百色举办的一系列会展、节庆活动,论述如何以会展经济推动百色旅游、农业、物流和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并着重分析节庆活动给当地民族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实施以来,全区各盟市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理论研究及文化节庆活动,并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全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展示各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本刊编辑部通过各盟市特约记者,调查收集了今年1—8月以来由各盟市委、政府,旗县(区)委、政府和两级宣传部所主办的文化理论研讨会和文化节庆活动以及2003年以来各地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薛安廷 《前进》2016,(1):54-56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晋中市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文化产业找到了新市场、获得了新发展,而且为旅游业增加了新内涵,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晋中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省各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一、基本情况晋中是晋商故里、革命老区,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晋中市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  相似文献   

19.
新疆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民俗民情,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以节造势,以势聚客,以客促发展”的各种节庆活动,则给新疆旅游注入了更多活力。  相似文献   

20.
若即 《今日民族》2005,(5):4-12
除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统计数字,刚刚闭幕的第六届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还呈现出一些与往不同的特点和亮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本届旅游节,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更加紧密了,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在活动内容上,着重突出展示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节庆活动的内容安排上,特别注意将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节庆与植根于本土的传统节庆相结合,突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国际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并强化群众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回顾前几届旅游节,我们可以把这一亮点视为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不断发展壮大的云南旅游业要想再上一层楼,必须进一步明确思路,实实在在把各民族的参与和分享视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