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海  张涛 《现代领导》2010,(1):26-26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深化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心下移,构建五大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形成了基层党建引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结合实际,着力实施以党建示范、人才创业、科技富民“三大行动”为主要内容,集“党建-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的“农村小康快车”党建工程,加强了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提高了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村党建 推进“富民工程”鲁献启1994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委根据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要求,把握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相统一的基本规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进“富民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富民工程”是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稳定和...  相似文献   

4.
刘民 《现代领导》2011,(6):32-32
近年来.黑龙江省庆安县坚持把农村社区党建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将其作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构筑起设置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带动了农村党建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2010年庆安县被评为全省首家“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澄祖 《现代领导》2005,(12):16-16
作为国家社区建设示范市、江苏省社区建设试验区。江苏省江阴市随着沿江开发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应运而生发展迅速。江阴市以创新社区党建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创建“社区堡垒党支部”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承载力,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机关工委充分利用机关在人才、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协调和党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职能优势,全面实施了以“机关牵手农村、共建新农村”,“机关牵手社区、共建和谐社会”,“机关牵手民个、共建党建示范”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建“牵手工程”。这项工作自2003年开始探索以来,在提升椒江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见其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上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得到了农村、社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普遍欢迎,收到了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6,(19):1-1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制保障,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采,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法国农村改革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贺正楚 《求索》2007,(3):17-19
法国既是工业强国,又是农业富国。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改革”,以工补农,帮助法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政策主张,发展一体化农业极富法国特色,领土整治加快了农村落后地区发展。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工农、城乡差别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归纳总结法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若皓 《现代领导》2010,(11):17-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作为县级基层组织,如何把握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侯新生 《前进》2006,(12):24-26
“三级联创”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一个有效机制,是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更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组织保证。“二级联创”活动,核心在创,关键在联,承点在宴。近年来,应县县委在“三级联创”活动中,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坚持“以点带面不断线、以上带下不断层,以强带弱不断档”,从而实现了常创常新。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全县上下突出:吐个创建。  相似文献   

11.
孙燕丽 《群众》2011,(4):23-25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事关江苏“两个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沿江开发、“三集中”战略的实施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江苏省江阴市以创建“星级红旗社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模式和路子,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孙燕丽 《群众》2009,(2):32-34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一场春雨滋润着乡村大地。它让人们看到“三农”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憧憬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网景。而农村人口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改革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农村人口数量、农村人口质量、农村人口结构、农村人口流动等问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乡风文明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蔡骐 《思想工作》2007,(8):26-26
杨彬在《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加强农村传媒建设,需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传媒“城市支持农村”,不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传媒业总体键康发展。实施传媒“城市支持农村”必须改革传媒发展体制,要把农村传媒纳入农村公共事业范畴,对农村传媒进行一定时期的市场保护,并倡导农村传媒的社会效益导向。  相似文献   

16.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1):57-57,58
国务院通知要求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革。“村改居”进程加快、农村出现阶层分化。新兴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农民思想更趋开放、人口流动打破社会固有结构、乡村治理面临突破与转型等等,均对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使得传统的农村党建出现了诸多新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几个重点方面的工作,内容十分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贯指导思想。这既是对农业与农村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19.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需要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等。农村产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撑,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首先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存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针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有着如下的表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涵盖了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充分理解和政策落实,离不开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充分讨论。为此,《大地》专访了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