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你是否愿意为父母做些什么?是否愿意为父母做一顿饭、掖一下被角、去一趟公园、挑一回鱼刺、洗一次脚、送一个亲吻或买上一块生日蛋糕?约有一半的人回答说当然愿意,约有一半的人回答说父亲或母亲或父亲母亲均已不在了……  相似文献   

2.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3.
娘是儿的天     
都快40的人了,说出这样的话也许显得有些孩子气。可是,在母亲平生65年来第一次住院并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母亲对于我的重要。那一刻.我似乎感到我生命中的天都要塌了.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溪流     
每个人的往事中,都蜿蜒着一条有关母亲的溪流。对母亲,谁都有最基本的爱,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但这就够了吗?我想,对母亲该有深刻的爱,这其中既有母亲拥你在怀的熨帖,又有岳母刺字般的良苦用心。我始终认为,母亲那一代人的情感硬于我这一代。这与我们灾难深重的民族有着深厚的关系。母亲蹒跚涉世的脚步不幸踏上了被日本帝国主义烧焦了的土地,中国的历史充斥着悲哀,民族的百年忧患不能不强硬那一代人的骨骼。知道母亲的童年,是“文革”降临时,母亲因为是“地主的狗崽子”,失去了工作的权利。一天,我发现母亲坐在床沿上落泪。这是…  相似文献   

5.
爱的检讨     
上班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急慌慌地,语速很快,而我当时正开会,没说两句就撂了电话,并不知道母亲为何事找我。会开完转而又被其他事情缠住了,未曾想起给母亲回个电话。等母亲的电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初中毕业后迷上了网络。为此,上网开销不断增加。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我便将手一次又一次地伸向了自己的母亲。在多次给钱之后,母亲便开始以各种借口拒绝我。为了能拿到钱,我开始经常虐待打骂母亲。当地的居委会、派出所、妇联等部门知道情况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就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也感到十分高兴,不但明确表示原谅了我曾经的不孝行为,还经常在邻居面前夸我孝顺  相似文献   

7.
我父母离婚后,我和母亲及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父亲每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前年父亲再婚,母亲也给我娶来了一个后爹。最近,母亲和继父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小弟弟出生了,我的独生子女证是否收回,我还可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吗?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味道     
柯卫军 《人民公安》2009,(12):63-63
五十一年前,外婆带了我年幼的母亲远走他乡。16年前,外婆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了,把对故乡亲人的残缺记忆留给了我母亲。我依据母亲断续的记忆经过十几年查找,终于找到了母亲的故乡和堂姐,为了圆母亲重新有娘家依靠的梦,我们一家人驾车9个小时来到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生命里,生活着三个与我息息相关的女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温柔贤惠的妻子、聪明乖巧的女儿。作为家庭的一员,她们给予我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爱情,而作为警察家庭的一员,她们又多了太多太多无私的奉献……环佩如乐———母亲篇记得在执行一次长期蹲点布控任务时,为了驱走那不约而至的倦意,我便和队友聊起了小时候。当队友讲到小时候的他有些顽皮,平均每学期都要被老师家访一两次时,我则不假思索、甚至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你那算啥呀?我小时候天天被家访,连上学放学都被班主任押着一道走!”队友瞪大了双眼,一下子没…  相似文献   

10.
王志文 《今日广西》2007,(19):76-76
我已经整整40岁了。很多人关心我的婚事。母亲更是盼着早点抱上孙子。但我至今仍然单身。不是我不想成家.而是太爱母亲,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和我生活的女人肯定要爱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让她有一丝一毫的不开心。  相似文献   

11.
被暴风雨刮倒的大树砸死,树的主人负不负民事责任?编辑同志:我有一位朋友,其母亲在一次大风雨中从地里往家赶,在路过一家门口时,这家的大树倒下,将朋友的母亲当场砸死。请问:该家是否应负民事赔偿责任?方银章方银章公民:你朋友的母亲被暴风雨刮倒的大树砸死,属...  相似文献   

12.
“母亲,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母亲!”一曲彼岸游子的深情吟唱,震醒了我沉睡的梦幻噢,母亲?母亲!我离开你不是也很久了吗?半个世纪前那个漆黑的夜晚,我被拖出你温暖的怀抱,一艘败走的军舰占据了我的庭院回望母亲我只看见你褴褛的衣衫磷峋的双手。从此,我与母亲咫尺天涯……我像一片迷航的孤舟飘在没有码头的海角。再也听不见母亲喃喃的摇篮曲,看不到母亲慈祥的一双眼;再也听不见塞北朔风的呼啸,看不到江南胜火的红花;只看见落日夜夜沉入水中,只听见孤雁日日哀啼天边。从此,我与母亲杳无信音……我是一只断线的风筝,荡在不见归路的天涯。我…  相似文献   

13.
杨银禄 《同舟共进》2011,(12):33-35
康生早年就认识江青?传说江青的母亲李栾氏曾给康生家当过佣人,就在那时,康生认识了江青。汀青的母亲是否给康生家当过佣人无从考证。即使当过,那也是江青五六岁的时候。1972年夏天,江青与美国女作家维特克夫人谈话时(当时我在场)说:“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父亲因一件小事毒打了母亲,母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带着我离开了家门。”“我母亲要出去工作,因此我可以上学。”“诸城县一个有一妻几妾的姓孙的地主收留了我们俩。不久.母亲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一家‘破落地主’。”“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试着走夜路去找我母亲。”  相似文献   

14.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1):60-61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刑警队技术组的民警.性格比较内向.在家里排行老大.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家里的事大多数都由我来操心,尤其是最近几年母亲的身体极差.多次住院,家里还有上幼儿园的孩子.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有了一个毛病.就是接到有人被伤害或发生意外事故的警情.或和别人闲聊中提到这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偶然从俞杨母亲那里听到他为了找到那张“最佳小组长”的奖状而与其母亲大发脾气的事,才知道那是他上学以来所得的第一张也是惟一一张奖状。那是在期末评先进时,俞扬所在的小组被评为“最佳小组”,而他顺理成章地被评为“最佳小组长”。对此,我始终认为是因为组员的良好配合成就了他这个“最佳小组长”,并没有把这件事特别放在心上。但从他母亲那里得知,那天俞扬从学校捧回奖状时是多么的激动、兴奋。他曾小心翼翼地将奖状贴在书桌前的玻璃板上,并一脸兴奋地告诉妈妈:我得奖了,我终于也得奖了。后来在母亲收拾房间时,无意将奖状压…  相似文献   

16.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17.
左太北 《黄埔》2014,(3):71-73
我母亲原来是北京的学生,“七七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于1937年10月到了延安。1939年2月她被派到太行山工作并结识了我父亲,他们于4月16日在八路军总部结婚,当时父亲34岁,母亲22岁。婚后的母亲在太行山区做妇女抗日救亡工作。我出生于1940年5月。  相似文献   

18.
平安是福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讲过这样种感受:“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开,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相似文献   

19.
勤俭难忘     
去年,单位给我分了三间房子,房子虽然是旧的,但比起我以前住的单间要强得多。欣喜之余,我和妻子商量,如今房子宽敞了,该把母亲从农构接到城里来享享清福了。回到老家,我与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我在农村住惯了,在城里怕不习惯。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终于答应进城住几天。进城后第二天早上,母亲说她夜里没睡好,我和妻子忙问她怎么啦,母亲说:“这里的路灯怎么一整夜都亮著,谁掏电费呀?”我笑着说:“您老人家就别操那份心了,不让你掏钱就行了呗。”母亲却说:“这得浪费多少电呀,村里人浇地电都不够用呢,咋城里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我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