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为了实录城乡妇女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的劳动现状,本刊记者从不同的角度及视野走近了农村留守妇女、城郊“留守太太”等不同的群体,意在感受她们的诉求,关注“半边天”的隐忧与选择,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寻求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9,(3):28-30
近年来,在巢湖市含山县农村,活跃着120多个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她们由渴望“人帮我”变为主动“我帮人”,由小家庭走向大社会,“半边天”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含山县因势利导、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难题的创新实践,巢湖市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含山经验的做法,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引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丈夫外出打工对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留守妇女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角色冲突,成为农村舞台的“新主角”,而更新社会对留守妇女的期望,提高留守妇女的角色扮演能力是留守妇女扮演好农村社会“新主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文献的回顾,梳理了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主要困境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提出了社会工作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支持的策略。文章指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比较单一和脆弱,社会支持供给与留守妇女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的缺陷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空间,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秉承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的结合,在整合政府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社区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和自助组织的作用,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留守妇女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5.
谢芬芳 《传承》2011,(21):24-25
随着我国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留守在家,夫妻两地分居给婚姻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大量农村留守妇女面临婚姻危机。但由于农村留守妇女婚姻解体预后不良、传统观念束缚及子女成长等多种因素,使得处于婚姻危机中的农村留守妇女正面临着离婚难的"囚徒困境"。促进本地就业、实行农民工探亲假制、破除旧有的婚姻观及推行多元化婚居模式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4,(1):2-2
<正>当前,农村空巢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数量急剧增加。对此,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开展了多项农村留守关爱活动,将温暖送到了农村的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了解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其社会支持网络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抽取甘肃省311名农村留守妇女为被试,采用社会支持网络量表和SCL-90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表现出规模偏小、强关系成员占多数、异质性较低、趋同性较高的特征;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成年正常女性。此外,研究还发现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趋同性与其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家庭”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钧 《长白学刊》2008,(2):96-103
在当代中国,农民工进城应该是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重大事件之一。与"农民工"有亲缘关系的"利益相关群体"——"留守家庭"以及"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日益引起广泛关注,这些群体的规模巨大,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和广泛。从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政府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手段逐渐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农村留守群体这一社会经济发展中"过渡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云飞 《人民论坛》2012,(36):156-157
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面临诸多困境,如饱受性骚扰的困扰、婚姻家庭面临危机、维权意识淡薄、身心健康受损等;究其根本,留守妇女维权困难、配偶权未被法律明确承认且适用范围窄等是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具体保障上,可以从立法打击性骚扰、承认并保护配偶权等方面来保护留守妇女。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8):44-46,43
留守妇女是当今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近年来,她们的权益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多关注。妇联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妇女问题和城市化引发劳动力转移后的留守妇女问题,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和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以农村留守妇女为对象的关爱帮扶工作,为保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成长、助力农村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吕芳 《妇女研究论丛》2012,(5):36-42,47
社会支持网是正式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补充。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传统的"男耕女织"演变为"男工女耕",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不得不重构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然而,目前国内很少有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个体社会支持网构成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16个省份2414名留守妇女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系统考察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的构成。调查发现:丈夫仍然是"缺席"的户主,构成留守妇女情感支持网、财务支持网的重心;"娘家人"在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中的重要性超过了"公婆",尤其在情感支持和财务支持方面;邻居、朋友都是留守妇女日常交往的主要对象,邻居还对留守妇女的生产活动提供帮扶,而朋友则是留守妇女情感倾诉的主要对象之一。亲属倾向于情感支持、财务支持,而非亲属倾向于交往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余电光 《传承》2012,(17):26-27
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是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影响力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充满人性地报道留守儿童题材,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2,(1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联坚持“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的工作宗旨,动员全区各乡镇妇女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互助组将同村、同产业、同需求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实现“三个有”(有带头人,有花名册,有帮扶对象)来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00多个,参与妇女3万多人。参与农户1万余户。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7,(3):44-44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一大批妇女为照料子女和老人而留守家园。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致富难等问题。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帮助“留守妇女”构筑就业、致富的平台,瑞金市妇联决定在全市各乡镇成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豫东HC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状况。研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造成了夫妻间内在吸引力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过大,使得留守妇女的婚姻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前两种力量对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5,(3):31-33
为深入了解陕西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实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2014年省妇联调查组对本省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总人口3763.7万,其中女性人口1820.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4%,农村留守妇女约121.4万,占全省妇女总数的6.7%。留守妇女大多集中在关中、陕南地区,分别占全省留守妇女总数47%、  相似文献   

19.
陈强 《中国妇运》2011,(5):10-11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状态,不仅直接关系妇女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还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从巢湖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问题来看,关键是留守妇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难”。  相似文献   

20.
马山县是我区的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12万多人。因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将父母和子女留在农村,由此催生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如何有效管理和服务外出农民工?如何关爱留守群众?马山县由党组织牵头引导,创新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情系外出农民工、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空巢老人)"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