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俊 《法学家》2004,(6):113-119
成功发展的高新科技园区,都离不开适宜其成长的法律调整.为此,需要对高新科技园区成长中的立法调整原理作出探讨,即总结高新区的成长规律,从理论上分析高新区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具体区分我国高新区立法与科技立法,并对我国高新区立法之定位、指导原则以及走向等事项作出前瞻探析.  相似文献   

2.
陈俊  李晓隽 《法学杂志》2005,26(1):99-101
本文围绕高新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立法促进展开论述:高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及其立法促进概述;海外高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立法的有益借鉴;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应对。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科技园区立法之“服务行政”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全国对高新科技园区的立法率先垂范 ;条例对规范政府职能、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了服务本位的要求 ,其中“服务行政”之凸显 ,引领着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高新科技园区乃至全国立法优化、良化行政权 ,以促进社会经济大发展之趋势和方向。“服务行政”要论包括 :导入、导向、导出、对象、救济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 科技创新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园区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所在. 在绘制南宁高新区发展这一壮美蓝图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马良神笔",让南宁高新区逐步开创出南宁市工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方新高地,成为展示南宁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扇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14,(20):F0003-F0003
正近几年来,在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合肥高新区建设发展局紧紧围绕建设"产业高新、创新高新、美丽高新、幸福高新",全力推进城市西部组团建设,打造"中科智城、江淮硅谷"。按照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发展局面向全球公开招标编制完成264KM2合肥市西部组团概念性总体规划、100KM2中科智城产业发展研究和概念性总体规划等10余项重大规划,完成高新区水、电、气、热、公交等10多项重要专项规划,在园区128.32KM2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一核两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事立法一直采用商事单行法的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这种立法模式日渐显示出它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国关于商事立法的几种模式,结合我国民商立法现状,得出制定一种调整商事关系一般性规则的法律即商事通则,已成为我国商事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关于胎儿的立法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便已出现,最早可见于罗马法中关于胎儿保护的相关规定和随后主要受其影响的西方国家如德国、瑞士等国的立法.迄今为止,胎儿的权益保护,保护范围有限,遑论保护手段,远远低于现代社会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胎儿造成侵害而给予保护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周训芳  彭钰 《时代法学》2007,5(6):27-32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已实施18年,其立法理念和价值取向已明显落后于当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在《环境保护法》修改过程中,应当对立法目的、立法模式、制度体系等基本问题重新进行定位,使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符合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实际,顺应环境法发展的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公民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涵盖了社会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多重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立法已成为了我国目前立法的重点。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就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中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政法学刊》2008,25(2):61-65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起步较晚,但在借鉴国际先进立法的同时,自身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现行立法内容仍存有诸多缺憾,立法形式亦有待变革。而两岸三地间民商事交往活动的迅猛发展也对日后区际私法的完善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郝敏 《河北法学》2007,25(10):95-98
资源和环境当今已构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构筑完整系统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成了当务之急.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的理念和背景,介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先进模式,将会对我国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立法的重要问题,就是价值取向的选择。以现代税法的视角来考察,我国以往税收立法在价值取向上,受传统税收文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具有以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为本位的特性,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今天看来,该价值取向易导致税法的法律特性被弱化、纳税人的权利被虚置,并成为引发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税收法定主义精神,促进我国税收立法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在民法典立法中,商事法律处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法典立法的成败,甚至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民事立法模式既非民商分立也非民商合一,在民法典立法思路上坚持民商合一的模式,却选择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民法典作为范本,在逻辑上存在悖论.民法典立法不是要适当增加商法规则,而是要根据商事活动的需要,实现民法与商法的体系化,这完全是因为商法规则的特殊性决定的.民法典应该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审视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水资源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根据循环经济对水资源立法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内容、重视水资源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应改进现行水资源立法在立法思路、立法机制、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之处;应当调整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机制、健全水资源法律体系、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我国水资源立法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作为我国立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立法的数量远远多于中央立法的数量。立法的质量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方立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魏洪江 《河北法学》2004,22(11):32-35
公司的高效运行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公司法律制度是公司高效运行的法律保障。然而检讨我国现行公司立法却不难发现 ,公司立法所确立的许多法律制度与公司的运作机制存在错位 ,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公司的发展。为此公司立法必须从根本上确立公司所有权制度和科学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彬辉 《时代法学》2004,2(2):87-92
自 2 0世纪 90年代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来 ,国际社会均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在西方各国环境保护立法中循环经济理念已成为新的价值追求之一。但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所以 ,在推进循环经济形成的时候 ,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之处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9.
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的主要原因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理性精神。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 ,必须依靠理性精神的支撑和弘扬。弘扬理性精神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 ,不断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理性的文化启蒙 ,并正确看待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