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亚齐是印尼的三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印尼最西部的苏门答腊岛北端的马六甲海峡出口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贸易地位。其面积为5.539万平方公里,占印尼国土总面积的3%。人口51万人(1995年),占印尼人口的2.5%;98%的人笃信伊斯兰教,有印尼的“麦加走廊”之称。首府是距雅加达西北面约1600公里的班达亚齐。亚齐天然资源丰富,主要资源天然气占印尼液化气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这样那样原因,几十年来亚齐一直在断断续续闹民族分离,成为影响印尼政局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印尼经济稳健发展,国民经济增长率取得连续三年稳定增长的好成绩,即1987年增长3.6%,1988年增长4.1%,1989年增长高达5.8%。印尼经济遭受80年代初石油价格下跌打击之后,调整了发展战略、实行经济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之国内政局稳定,使印尼经济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尤以出口和吸引外资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3.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50%,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2.3%。70年代以来,印尼不仅工矿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农业的进步也十分引人注目。1970-80年,印尼农业年均增长率达到4.1%,1981─88年为3.7%,1989─93年也超过3%。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印尼农业发展的成就在印尼的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  相似文献   

4.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80年代末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取得了较为稳定、快速的发展。以1993年价格计算,1988至1991年,经济年均增长9.0%,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7.3%。这一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工业的发展。1988至1991年制造业年均增长11.1%,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10.7%。与此同时,制造工业品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1995年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81年的10.6%上升至64.6%。但是,自1993年以来,印尼制造工业品的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86至1992年年增长率曾达30%,1993年降至19%,1994年再降至8%,1995年回升至10%。印尼制造工业品出口主要靠纺织、成衣、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连年下降或增长放慢,导致了整个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增长率的下降。这一趋势的出现固然有国际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是印尼制造工业本身的竞争力相对下降是个重要原因。本文拟着重分析阻碍印尼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国内诸因素。  相似文献   

6.
印尼是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由于苏哈托政权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印尼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久以前,苏哈托在一次集会上宣布:“目前(即一九八一年)印尼的平均国民收入为360美元,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外国报刊多数认为印尼国内的经济情况确有好转。这一成就主要是苏哈托政权凭借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与面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 总的来说,东南亚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言,除城市国家新加坡和文莱外,到2000年,只有菲律宾,或许还有马来西亚会超过50%。1985年菲律宾城市人口仅占39%,但是该比重已远远高于印尼(25%)、缅甸(24%)和只有18%的泰国。柬埔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而该地区的另外两个共产主义国家,越南和老挝的城市化水平一般也都很低,分别是20%和15%。总体而言,1985年该地区(除新加坡、文莱和柬埔寨外)的城市化水平是25%。  相似文献   

8.
薛松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3):78-101
对地理特征的认知塑造一个国家的海洋安全思维。印尼具有“群岛特征”(陆地分散、海上邻国多和海域广阔)和“海权特征”(海上战略位置、良港和重要航道、海洋资源)两组地理特点,分别指向海洋“作为威胁”和“作为秩序来源”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模式。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成为厘清印尼海洋安全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和冷战背景下,印尼着重应对与“群岛特征”相关的安全威胁。以苏西洛为转折点,印尼开始追求“海权特征”带来的秩序福利。群岛海洋安全思维的长期实践塑造了当前印尼海洋安全现状和合作逻辑:“重陆轻海”政策导致海洋安全能力落后,使印尼重视提升海上执法能力的务实合作;海盗问题的跨界性质使印尼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意愿较低,产生了“搭便车”的合作逻辑;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印尼的“岛国内海”权利,该公约被印尼视为海洋安全的制度保护伞和合作的底线。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城市一极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的“四小虎”。各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如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城市化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东南亚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但首都一极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城市首位度①较高。1950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人口仅为150万 ,到1990年就达到850万 ,1995年已经接近1000万 ,占国家总人…  相似文献   

10.
一、印尼华人的基本情况目前印尼华人(包括已参加印尼国籍的华裔和尚未参加印尼国籍的华侨)到底有多少呢?由于缺乏印尼的官方统计数字,因此众说纷云,按1983年的印尼人口推算约有632万人左右。因种族、宗教等隔阂和种种政治原因,印尼排华事件经常发生,华人生活艰难。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大多数华侨在印尼政府于1980年颁布简化入籍法令之后,都加入了印尼籍。印尼华侨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五代,甚至更远。据史料记载,公元924年(五代后唐同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86,(1)
被人们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拥有一万多个岛屿的群岛国家。其陆地总面积为190万平方公里,人口1.63亿(1984年)。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6人,远高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5人),属于人口高密度型的国家之一。 印尼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最突出的有: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2.人口分布极端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13.
印尼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据印尼官方统计,1990年印尼全国人口l.78亿,1991年增加到1.85亿,到1994年中进一步上升到1.95亿,是当今世界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第四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印尼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它造成失业问题严重、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住房拥挤、卫生状况恶化、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众多社会问题。在苏加诺时期,印尼政府对人口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当时的人口政策存在两种片面性:一是只看到人口作为劳动力和国家防御力的一面;二是认为印尼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2000,(12):35-35
中国春兰集团准备通过新加坡的区域总部,在印尼、越南和泰国投入总额4000多万美元的资金,设立电单车和冷气机生产线,并争取在新加坡家用冷气机市场取得5%至10%的占有率。 春兰(新加坡)控股公司董事水董玉莲表示:“新加坡公司目前正准备同印尼的P.T.Sarinatura财团合作,以分别控股50%的形式,在雅加达投资设立一条电单车生产流水线,投资总额为2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印(尼)两国的复交,今后我国与印尼将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交往关系。因此,介绍一些印尼的民情风俗(包括一些重要的节日)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爪哇族是印尼的主体民族,它的人口占印尼总人口的44%,大约有7700多万人,所以这里主要介绍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爪哇人的民情风俗。 15世纪初叶曾经三次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通译马欢写了《瀛涯胜览》一书,此书的“爪哇国”条对  相似文献   

16.
印尼作为东盟的头号大国,不结盟国家组织的创始国和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在冷战结束后,通过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促进东盟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确立了他在东盟中的“龙头”地位。然而近年来,印尼当局深感经济实力不足,影响了“龙头”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掀起了一场发展经济和吸引外资的改革大潮。一直处于“亚细亚孤儿”处境的台湾看到了印尼经济热是推进其“务实外交”的极好时机,于是经济援助、合作开发等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创造以经济关系启动政治关系的实质效益。印尼和台湾都想借对方实力扩大自己影响,达到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印尼政府于1978年制定了一个发展种植园(主要是民间种植园)的十年规划。该规划规定:到1988—89年度,印尼种植园产品的出口值将由1978—79年度的17.4亿美元增至55亿美元;民间种植园农民每户的年收入额将达到1,000美元。这就是八十年代印尼发展种植园的战略目标。印尼政府制定的上述发展种植园的战略目标,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世界银行认为:印尼政府通过移民发展种植园的做法,既可以增加印尼种植园产品的出口收入,又可以提高移民——民间种植园农民的生活水平。世界银行表示愿意为印尼的移民计划  相似文献   

18.
1975年东帝汶发生内战,随后印尼入侵并在当地展开高压统治20余年。根据拙文中的人口变化曲线图,印尼占领期间东帝汶出现了大批非常规的“失踪人口”,主要分为死亡人口和难民两部分。印尼官方并没有对此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其公布的当地人口总数也笼统地把1980年后迁移至东帝汶的印尼人包含在内,妨碍了国际社会调查与还原东帝汶在印尼统治期间出现大批非常规死亡人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有2.2亿人口,号称“千岛之国”,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天然气、木材、橡胶等。近二十年来,印尼经济发展颇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正当印尼雄心勃勃地向现代化迈进之际,一场金融狂飚已使印尼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华人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侧重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印尼华人经济的影响。一、受危机冲击的印尼华人经济1.危机前印尼华人经济概况华人移居印尼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唐时代,已有华人迁徙到印尼诸岛的记载。近几个世纪以来,华人与当地居民共同为印尼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印尼经济的学者(印尼的及外国的)一直在争论着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对印尼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自六十年代后期到1981年,印尼从原油、石油产品及天然气的出口所获得的收入稳步增长,到了1981年,这些出口收入已超过200亿美元;1982年下降了20多亿美元,这一年印尼的经济增长也显著下降,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2%,是1967年以来年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人们普遍担心,七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率已经一去不复返,它在八十年代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是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当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1984年4月至1989年3月)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计划指标为5%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很难实现的(尽管七十年代印尼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