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寥寥,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政府内在动力的不足和外在的制度保障不充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环境责任纵向配置的不合理、政治集权下的行政考核机制致使地方政府"唯经济是瞻"和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单一化所产生的弊端。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将中央政府纳入,起到了利益协调作用,并建立了稳定的财政保障制度和设立了中立的评估机构,突破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困境。但要从根源上解决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需要加强横向政府问责,构建纵向的有差异的政府责任,改革我国流域管理体制和实现多元化的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跨省试点,再到全国推行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机制、纵向权威的介入以及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助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存在地方政府集体行动困境、政府纵向权威过度介入或介入不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纳入"河长制"制度体系中,发挥"河长制"纵向嵌入治理机制在整合纵向治理权威、促进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以及融洽公私关系中的作用,解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良性运转与可持续发展。"河长制"可以运用政治动员、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沟通协商平台、经济激励等纵向嵌入式治理政策工具,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跨省试点,再到全国推行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机制、纵向权威的介入以及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助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存在地方政府集体行动困境、政府纵向权威过度介入或介入不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纳入"河长制"制度体系中,发挥"河长制"纵向嵌入治理机制在整合纵向治理权威、促进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以及融洽公私关系中的作用,解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良性运转与可持续发展."河长制"可以运用政治动员、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沟通协商平台、经济激励等纵向嵌入式治理政策工具,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民族生存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全球生态发展两个全局角度深刻地回答了“何以必然的历史演变逻辑”“何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何以践行生态文明实践创新”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系列关于生态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的阐述构成了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典范,是推动当代中国生态治理的科学指南。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历史演进,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指导我们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对如何推动宁德在绿色发展中摆脱贫困作了深入思考与开创性实践,形成了生态文明观。本文以《摆脱贫困》为载体,全面回顾和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在宁德是如何生根萌芽和开拓性推动的,有助于深刻理解宁德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以及这些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所蕴含的辩证思维,进而有助于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德的先行探索,指导我国生态扶贫、乡村生态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对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范围等做出总体性规定。因此,有必要将生态补偿思想融入环境法律制度,针对不同的生态补偿进行不同的制度设计,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期间经历了黄色的农业文明、黑色的工业文明到现在绿色的生态文明。习近平深刻洞悉人类文明发展趋势,适时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在对生态与人类文明、人类社会、经济、民生等八方面关系的回答中,阐明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准确认识与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责任意识,鼓励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一个洁净、美丽、宜居的中国与地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实践,应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发展方式、优化生态工作格局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包括思想、实践和制度三个维度,即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群众生态文明行为和群众生态权利与义务。这三个维度是由思想到行动再到权益的过程,也是由义利协同到实践推广再到理念提升的过程,三者彼此影响、互相促进。由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由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弱化了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群众生态文明实践广度深度不够、群众生态权利与义务缺乏规范。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必须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群众生态文明实践;完善法制机制,协同群众生态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全球视域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守正创新,对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汲取深化以及对全球生态危机作出的顺势研判;从理论内涵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涵盖了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以及生态价值观三重内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成果,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先导和发展总纲,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通过探究形成动因,廓清逻辑架构,把握实践路径,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推动构建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格局,传播中国生态文明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的广博胸襟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政治经济学的“红绿”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命题与新发展道路相结合,实现了从此前承袭西方绿色话语“跟着讲”发展到如今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接着讲”和结合当代中国实践语境“自己讲”。作为原创性思想与变革性实践的有机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系统思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统筹城乡区域陆海关系的空间环境正义以及洞悉全球生态危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生性向度,为破解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寻求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武器与制胜法宝。在以统筹共治为核心的治理逻辑牵引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治理的辩证关系,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武陵山区是全省集中连片的经济欠发达区域。该区域生态环境复杂,生态建设任务重。在举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日益迫切。湖南武陵山片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借鉴各地区成功经验,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和税收机制;设立专项生态补偿基金,化解生态补偿资金匮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总体思路是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逻辑框架,培育新时代生态美学认知,从系统性、原创性和实践性构建起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框架,通过进一步充实课程内容、创新讲授方式、拓宽视野广度,来实现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理论高度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了“两山”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文明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点,“四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两山”论科学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生产力论彰显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民生论强调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论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邃的历史视野、能动的实践精神、体系化的辩证思维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品格。历史性是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历史性品格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格局、长远眼界和历史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含着能动的、实践的因素,实践性是其精髓和灵魂,能够指导实践、改变世界。辩证性品格最能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把诸多命题和范畴进行系统的、动态的、普遍的整合,辩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其内容包括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发展生态文明产业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等,其哲学意蕴包括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的统一、党的领导和公众参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实施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贴广大人民群众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积极回应全球绿色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人民美好需求、治国理政能力提升等时代之问,深刻反思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深入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创新破解经济发展的难题,及时总结绿色发展的经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构成要素,湿地保护立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湿地开发与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也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法律机制,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同迫切的湿地保护需求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需要从指导思想入手统一立法理念,落实专门性立法、生态补偿制度等顶层设计,并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建立常态化、跨流域湿地执法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与全过程参与机制,切实推动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