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珅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珅和刘统勋不和。  相似文献   

2.
乾隆是一个热爱戏曲的皇帝,但又非常热衷于禁戏、限戏。乾隆四十年(1775年),皇帝钦点戏文《喜逢春传奇》有“不法字句”,谕令地方官“查明所有纸本及板片,概行呈缴”,拉开了乾隆朝严厉禁毁戏曲运动的序幕。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11月11日,皇帝又在上谕说,“因思演戏曲本内,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各界》2014,(3):66-69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清代笔记《能静居日记》里有一个记载,和坤将《红楼梦》进呈给乾隆阅览,乾隆读后说:“这本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后来在红学索隐者中,  相似文献   

4.
怕不怕领导     
星竹 《党政论坛》2012,(4):26-26
有一回,乾隆准备提拔干部了,他喊来浙江、山东、甘肃三省的藩司,亲自出题面试。清朝的藩司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财政厅兼民政厅厅长,位也高权也重,都是可以绕过副省台阶,直接升任巡抚的。乾隆的面试题只有一个:“在任时亦畏督抚否?”换成现代汉语就是:你在任职期间,怕不怕领导?  相似文献   

5.
杨洪涛 《学理论》2013,(29):224-225
乾隆皇帝将儒家经典《十三经》重新校勘整理之后刊刻成《乾隆石经》作为官方权威版本。为了提升《乾隆石经》的内容价值与准确性,《乾隆石经》必须从明北监本《十三经》的版本系统中脱离出来。为此,《乾隆石经》在校勘的过程中运用了清代宫廷善本特藏"天禄琳琅"藏书中的宋元善本经书进行对较。"天禄琳琅"藏书中的善本经书的运用对于订正《乾隆石经》中的典籍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错误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6,(5)
正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因为不甚明了的原因而突然去世,这就成了历史学家追寻其死亡原因的"课题",比如乾隆皇上的原配夫人孝贤纯皇后就是其中之一。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乾隆皇帝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孝贤纯皇后姿容窈窕,性格恭俭,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乾隆东巡,不幸死于去德州的船上。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系列的风波。  相似文献   

7.
李庆桂 《党政论坛》2014,(10):58-59
金秋十月,乾隆御医黄元御应邀去给位于京城西郊的一位朋友看病。看完病,趁病家准备午饭的空闲,黄元御信步走出庭院。  相似文献   

8.
乾隆时期为云南封建社会发展之盛世时期,亦为云南吏治腐败滋生的重要时期.乾隆朝惩处了相当多的一批云南渎职官吏,其中不乏封疆大吏.为澄清吏治,乾隆朝还先后采取了诸多整饬吏治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乾隆朝对云南渎职官吏的惩处从侧面反映出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开始由盛转衰,云南社会已经开始危机暗伏.  相似文献   

9.
乾隆五十七年(1792),刚刚从前线击退廓尔喀入侵、平定西藏战乱而凯旋的福康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相似文献   

10.
刘诚龙 《各界》2011,(6):3-3
乾隆对文艺界高度重视,亲自抓文艺工作,带头搞文艺,这自然让士子与臣子引为同道,颂声不惜沸耳,个个搜肠刮肚,都填词谱曲,将一首首山歌,一曲曲雅歌,一台台国歌与朝歌,唱给乾隆听。乾隆觉得这样搞要不得,所以,他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永葆大清领导作风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1932年3月5日,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家祭祖的日子。因为启功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虽后来被列入旁支,但母亲还是敬畏这个特殊家世。这一天,母亲特意叫了一个章姓的姑娘来帮忙。这个姑娘是母亲和姑姑为启功相中的章宝琛。  相似文献   

12.
秦翠红 《学理论》2009,(27):214-215
钟音是清代乾隆年问较为著名的封疆大吏,历任福建巡抚、陕西巡抚、闽浙总督等职。在福建巡抚及闽浙总督任上,他着力平抑钱价、凿井便民、安抚流寓,惠政颇多,治绩卓著。  相似文献   

13.
《各界》2012,(11)
郑燮(1693年--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相似文献   

14.
李满星 《各界》2013,(7):70-72
王杰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位陕西籍状元,不仅文才拔萃,而且继承司马迁等秦人秉性,生性耿直,品德超群。他历经清朝乾隆、嘉庆两朝,腰板挺得倍儿直,逆风以直道一身站立朝野,尤其在和王申权倾当朝的数十年里,跟这个大贪污分子斗争不已,并最终把和坤送上了断头台,笑到了最后。  相似文献   

15.
张宏杰 《各界》2014,(4):71-73
一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乾隆皇帝通告各地军方,凡英国人经过之处,都要全副武装,列队迎接,向英国人展示天朝强大的武力,让他们开开眼,对天朝的强大有所敬畏。  相似文献   

16.
水银河 《各界》2010,(5):3-3
话说1793年的3月13日是乾隆老爷子83岁的生日,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国王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想为英国的资本家们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于是在1792年派出了“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和“豺狼”号组成的“贺寿舰队”,由曾任驻俄公使、  相似文献   

17.
王云红 《学理论》2009,(5):140-141
清朝在入关初期,曾将大量人犯流徙东北地区,这一政策延续至乾隆初年始有所改变。清初发往东北的流放,一般称之为“流徙”,“流徙”初即为流刑,只是没有流放里数的限制。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那么,清初统治者缘何将大量人犯发往东北一隅呢?  相似文献   

18.
一 做为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乾隆作诗,确实“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然而艺术作品的质与量往往成反比,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诗,从自来水里一拧就出来的,只能是自来水。由于平均每天写两首诗,乾隆皇帝一生的大部分诗作不过是“分行的日记”,随手记心情记风景记事件而已。  相似文献   

19.
在清乾隆朝曾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又兼吏、户、兵部尚书的和珅,后人大都认为他是个蠹国肥家,结党营私的佞臣,并无什么才能.乾隆也曾一再说:“我大清朝乾纲坐揽,事无大小,何一不出自朕独断!”他不承认在他治下有能臣,因为能臣是庸主的伴侣;他也不承认在他治下有权奸,因为权奸是昏君的伴侣.他自诩为英主,作为英主的臣子,只能是一些善于转述“人主”意旨并致力执行“圣谕”的工具.乾隆本人确实是以“工具”看待和珅的,但和珅却自有主见,他就在乾隆眼  相似文献   

20.
清代乾隆朝,有位江宁人名叫秦大士(涧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游杭州西湖,一路笑谈,不知不觉到了岳庙、岳坟一带。大家一想,坏啦,怎么来这儿了?这里庙内有岳飞的塑像,坟前有秦桧和夫人王氏的跪像,而且那脖子上还分别挂着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