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科夫兄弟、萨马林等为代表的斯拉夫派,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末。斯拉夫派是在与以恰达耶夫等为代表的西方派的争论中形成的,他们反对西方派提出的西化路向,主张维护俄国的东正教传统与农村公社,认为俄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独特性。斯拉夫派对俄国现代化出路的探索,构成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现代化出路探索参照的重要一维。正是基于对斯拉夫派现代化出路探索局限性的认知,白银时代宗教哲学走上了独立的探索路向。  相似文献   

2.
商雨虹 《东北亚论坛》2006,15(6):120-124
新感觉派运动在日本文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但川端康成却被认为是完成新感觉主义的唯一的一位作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川端康成把新感觉派贯穿始终、成为新感觉派最为成功的作家的主要原因是:川端寄予新感觉派运动的期望主要是在思想方面。即在新的表现当中寻求人生新的救济、找到人类超越死亡的方法。这与新感觉派的其他成员一味地在感觉的表现当中寻求文学的意义从根本上不同。贯穿整个新感觉派时期的川端的文学理念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是对人类超越死亡问题的关心。纵观川端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也是川端文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著名文学家有岛武郎自幼酷爱艺术, 但由于一时彷徨在宗教和艺术之间, 因而在文学创作 的道路上一直无法顺利发展。他认为文学并不是人生的目的, 上帝的博爱和正义的实践才是人生的首要目标。有 岛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从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发展而来的。然而, 在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 有岛终于对基督教信仰 产生了动摇, 并弃教从文。在杂志《白桦》创刊之年, 他对白桦派运动产生了共鸣, 加入白桦派后, 才真正开始了文 学创作活动。有岛与白桦派其他作家不同, 不是一味的强调自我, 而是更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同时, 他把欧美近代 文学的精华移植栽培到日本的国土上, 形成了一种东西洋结合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新教福音派的政治大动员——兼论政教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教福音派长期以来一直以相当积极的姿态介入美国政治,对美国历史上的诸多社会改革运动曾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沉寂了短暂时间之后,新教福音派于上世纪70、80年代重新崛起,成为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运动的一支主力军.福音派重振雄威,除了人数多、基础广、资源丰富和社会价值观冲突尖锐等客观因素外,它的积极动员和有效组织起了关键的作用.与世俗保守派携手联合后,占白人新教徒四分之一强的福音派叱咤美国政坛,为保守派重返政治权力中心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森派执政时期日本政治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森喜朗出任首相,使日本政坛持续30余年的“角福战争”发生了历史性逆转。迄今,森派已产生了四任首相,该派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几经起伏,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勾勒出一个由渐趋强硬到渐趋温和的曲线。中日政治关系的冷热变化也同时经历了这样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伊玛目隐遁思想是什叶派主流支派——十二伊玛目派教义的一个重要内涵。这种教义提出的原因,首先是以理性主义为特点的十二伊玛目派教义学审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是当时该派别试图通过去政治化途径,来调和理想中的什叶派伊玛目领袖地位与残酷的政治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努力。不仅如此,这种教义还是十二伊玛目派应对什叶派内部不断分化的一种选择,尤其是应对来自法蒂玛王朝挑战的一种选择。伊玛目隐遁后,什叶派社团现实宗教政治领袖地位因此缺失。这种真空状态为其他宗教政治群体争夺什叶派领袖地位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也埋下了以后什叶派内部政教关系不断产生紧张和矛盾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同一些国家一样,印尼也存在激进伊斯兰教派.不过,近几十年来,由于当局的严厉镇压,激进伊斯兰教派活动范围已趋于缩小,有的组织已不复存在.因此,有关他们的情况不怎么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8.
三种贝类原虫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单孢子虫、派琴虫和马尔太虫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多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鉴别这3种原虫的多重PCR方法.用该技术对同一样品中的单孢子虫、派琴虫和马尔太虫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3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44 bp(单孢子虫)、596 bp(派琴虫)和478 bp(马尔太虫)的特异性扩增带,对其他贝类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10 pg的单孢子虫、派琴虫和马尔太虫DNA,提示该技术适用于这3种原虫的临床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1923年春,寿石工先生陪同陈师曾先生走访张志鱼,畅谈北派刻竹艺术,并由寿石工手书七绝一首于筵边,另一边由陈师曾画山水,经张志鱼先生刻后送与陈先生,陈、寿二人大加赏识,认为张志鱼先生竹刻阴雕均能显示书画的神韵,并赞誉其作品为雄健、明快、形真、传神。对书画笔调的干湿浓淡处理得体。并倡议应请时贤书画名家运笔于竹器之上,刻之则更能显示北派刻竹艺术的风格。同年陈先生在上海还致函张志鱼先生叮嘱要提倡时贤书画于篷边,发扬北派刻竹艺术之长,以迥别南派的刻法。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标志,建国近70年的苏联解体了。十多年来,关于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东西方学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且各持己见。有人认为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及对外关系上的霸权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不适合国情及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施压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苏联领导层决策不当造成的后…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戈尔巴乔夫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私有化。叶利钦时期,私有化制度由隐形到公开。在私有化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不断涌现。他们多数来源于各个部门的领导阶层,利用手中的特权或直接把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或通过从事商业活动,迅速暴富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远东与后贝加尔发展前景将取决于对发展战略的选择。在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原则上可以选择两个发展战略。一是国家不对该地区采取任何政策。也就是说在没有国家任何形式的支持下让该地区经济自我增长。在这一条件下,地区经济将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并完全变成国际原料产地,不可避免地造成对自然环境和国界进行监控体系的崩溃,打破亚洲在军事战略上的平衡。地区将不可避免地被“蚕食”。支持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更无从谈起。二是远东在开始阶段就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依靠对地区经济的结构改革为加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国家的支持可以为远东…  相似文献   

14.
乔光汉 《西伯利亚研究》2001,28(3):17-19,2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下,为加强中俄区域性合作宜在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要实现这一设想,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一系列的障碍和困难。为此,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布尔什维克党民族政策的纲领出发等,远东共和国制定并执行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它宣布各民族一律平等,赋予土著民族,包括北方小民族以自治权,建立了民族事务部。民族事务部和地方政权机关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拯救濒临绝境的北方小民族,并在一些地区通过选举成立了北方小民族自治机构———土著人管理局。  相似文献   

16.
独联体或俄联邦的标准,就是经独联体或俄联邦的标准化机构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现行有效的独联体跨国标准都是逐步由前苏联标准转化而来,还有一部分是由国际标准"修改"后转化的标准。俄联邦的国家标准是俄罗斯联邦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标准。大体上有10000多件标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国关系也处于全新的构筑之中。其显著的标志是美、俄、中、日、欧盟世界五大力量的相互关系带有根本性的调整。在这种国际环境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在以往中苏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逐步确立了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冷战后的两国关系呈现出三大特点两国关系稳定迅速发展;政治关系重于经济关系;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对于中俄关系。在发展趋势上我们要在努力争取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关注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俄罗斯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大力开发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于其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来说既是必由之路,又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张凤鸣 《西伯利亚研究》2002,29(2):40-42,55
19世纪中叶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并向该地派遣驻军和移民后,俄国远东地区所需物资、尤其是农畜产品极度缺乏,所缺农畜产品中的相当大部分需从相邻的中国东北购买。19世纪后半期中国东北农畜产品的对俄输出,一方面满足了俄国远东地区对粮食、肉类和畜力的迫切需要,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对中国东北农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出发点从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访华(上海会晤)说起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在评论此次高级会谈的成果时指出,俄罗斯代表团对中俄两国合作的现状及前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说:“预计今年的商品流转额将超过110亿美元,十年后该指标有望增加1倍,甚至是2倍。”(《俄罗斯报》2002年8月24日)。问题产生了。该项指标主要依靠什么来完成呢?彼此的利益何在呢?中国在俄联邦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立场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新对手。且所持态度强硬,不肯让步。中国人要求俄方大幅度降低纺织品、皮革及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