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光标近来麻烦比较多,先是其高调慈善的言行招来诸多非议,继而他该捐哪儿不该捐哪儿,哪儿该先捐哪儿该后捐,也被人诟病;这些还算是小麻烦。《中国经营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几家媒体对他行善金额、善款去向、是否少捐多报和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质疑,将陈光标进一步推到风口浪尖。陈光标开始作了些回应,两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后来则表示不愿再多作回应。事件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湘民 《广东民政》2011,(5):10-11
最近,一股质疑陈光标“高调慈善”的风暴席卷全同舆论界。据说是《中国经营报》首先发难,该报发文说陈光标向记者晒的慈善账单经核实有不太符合实际的地方,要么有些受捐机构不对,要么有的捐赠金额不符。意在告诉读者,“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其实也虚假。接着《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连篇累牍发出质疑文章,或认为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并不透明(因为他不能晒出全部捐赠票据),  相似文献   

3.
陈光标近来麻烦比较多,先是其“高调慈善”的言行招来诸多非议,继而他该捐哪儿不该捐哪儿,哪儿该先捐哪儿该后捐,也被人诟病;这些还算是小麻烦。《中国经营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几家媒体对他行善金额、善款去向、是否少捐多报和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质疑,  相似文献   

4.
毛磊 《民主与法制》2011,(17):28-30
对于陈光标式慈善。评论各异.赞誉肯定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难怪有人说:“陈光标,不过是转型期中国慈善摸着石头过河的典型标本而已。”慈善需要一种境界,是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况味。它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更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5.
从围绕比尔·盖茨、巴菲特在华的慈善晚宴展开的社会讨论,到陈光标“裸捐”引发的社会关注,以及媒体对个别公益慈善组织一些捐赠项目和行为的质疑与批评,再到对李连杰壹基金管理体制的聚焦……公益慈善领域诸多热点话题频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于陈光标式慈善,评论各异,赞誉肯定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难怪有人说:陈光标,不过是转型期中国慈善摸着石头过河的典型标本而已。慈善需要一种境界,是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况味。它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更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暴力慈善之辩2011年3月,一组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的照片在互  相似文献   

7.
朱健刚 《传承》2011,(1):48-49
2008年全民参与汶川地震救灾捐款引发了中国人的慈善"井喷"现象。而在这之后,富人慈善进入了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不但有陈光标、曹德旺、陈树发屡屡的大额捐赠之举,而且更多的企业家和财富人士开始建立自己的基金会.  相似文献   

8.
这是迄今为止,陈光标遭遇的最严重的一场形象危机。当盈江灾民与“中国首善”一起高举钞票的照片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的反响之大,远超陈光标本人的意料。而此前他的台湾、日本之行,也颇受争议。事实上,公众围绕“暴力慈善”的争论,不过是对近年来曝光频频的“陈光标争议”的一次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9.
近期,不少人在茶余饭后谈论陈光标在台湾高调慈善捐款的事。有媒体报道称,号称大陆“首善”的富商陈光标赴台捐款行善,却因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引发争议,台湾不少县市政府都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婉拒其前来捐款。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16日《解放军报〉刊登高志成的文章,近来,两则有关慈善的新闻引人关注。一则是两位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将于本月底来到中国,与拟邀请的50位中国富豪共赴“慈善晚宴”。由于担心在晚宴上被劝捐,很多受邀富豪向主办方反复确认“劝捐”事宜,甚至部分人因此拒绝参加此宴会。另一则新闻是,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9月5日发表公开信表示,他会在其离世时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期间,在媒体记者的注目下,陈光标身穿草绿色西装骑着自行车来到人民大会堂。他虽然不是两会代表,但已经连续13年列席旁听。他还给300多位委员赠送了来自无污染地区的"陈光标好人"罐装空气,并倡导大家绿色出行。如果不是"不小心弄丢了",原本他还有一顶绿色的帽子要戴。会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会坚持走我的创新道路。但是,今后两三年,我会稍微低调一点,我的媒体曝光率要减少六七成。"  相似文献   

12.
阮莹 《民主与法制》2011,(34):14-16
2011的中国慈善注定要与这样的两个人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继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暴力慈善引出了关于慈善理念的广泛争议之后,微博认证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以活色生香的系列炫富微博彻底搅浑了慈善江湖,  相似文献   

13.
2011的中国慈善注定要与这样的两个人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继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暴力慈善引出了关于慈善理念的广泛争议之后,微博认证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以活色生香的系列炫富微博彻底搅浑了慈善江湖,波谲云诡的事态演进以及不断曝出的红会丑闻,让国人对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降至冰点,慈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是危机也是契机,左支右绌还是去腐生肌,成了挑战面前中国慈善业无可逃避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在玉树地震大救援中,感人事迹不胜枚举。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许多国企、跨国公司和民企,明星和普通民众,都在为灾区群众尽一己之力。慈善,为众多的暖人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陈光标”这个名字,也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5月31日,在中国残联支持下,由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办,北京丰台广济医院捐助、北京南站、北京市华炜律师事务所协办的"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世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淑寰和邱贵兴,有关部委老领导,以及关注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媒体等120余人出席仪式。吕世明表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残疾人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推动残疾人事业的  相似文献   

16.
高调慈善、暴力慈善,2011年陈光标的诸多作为不单为慈善一词平添了些许前缀,更引发了公众热议。一时间,挺陈的,贬陈的,众说纷纭。纷纷扰扰中,公众亦开始认真反思:慈善的真意到底是什么?现代慈善理念为何?被慈善者的尊严该如何保护?在中国慈善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不要设定一个道德规则?是否只要捐出的是真金白银,手段和结果都可以忽略?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意义重大。本期争鸣栏目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抛砖引玉,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大概有两种人轻易质疑不得:一种是做善事的人,另一种是刚去世的人——所谓“人死为大”,人才刚死,质疑或批评的话以后再说也不迟。陈光标属于前一种,而且他还是个做大善事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可说是中国慈善界的多事之秋。从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万元餐”开始,到陈光标高调慈善。再到郭美美粉墨登场,牵出红十字会商红会,接着慈善总会、。青基会等相继被媒体质疑。由郭美美引发的“官办”慈善公信力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显现。因此人们把希望都聚集在民间慈善上,然而在中国,民间慈善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比如民间慈善力量薄弱,民间慈善机构无身份只能“寄人篱下”等。据了解,目前中国的NG0组织里,只有李连杰的“壹基金”在深圳地区拥有了合法公募的资格。这不由得让人担忧:民间慈善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2):12-13
11月21日,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 NGO 从业人士齐聚北京,共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大计。此次中华慈善大会 NGO 论坛共分为六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政府、企业、NGO 协同,共建和谐社会;促进慈善立法,推动政策创新;呼唤慈善意识,弘扬志愿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公司慈善;发动慈善募捐,增进国际交流;加强能力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各个分论坛上,各界人士满怀对慈善事业的高昂热情,各抒己见,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20.
近日,肇庆市端州区慈善会隆重成立,标志着端州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迈进新里程。谭日贵、陈华、黄劲松、翁卓辉等区领导及区属部门有关人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企业家代表等参加了大会,肇庆市慈善会副会长李锋等嘉宾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