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许可 《重庆行政》2014,15(5):75-77
正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2012年工作要点中主要内容包括人才特区建设、人才项目管理等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对首都北京中关村人才特区、中部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南部沿海城市深圳前海人才特区(以下简称"三地人才")的分析提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我国农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严重存在着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与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的矛盾冲突.因此,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了国家人才战略的层面.本文依据<纲要>精神,结合我国农村人才工作的实际,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宗禾 《今日浙江》2010,(19):40-41
前不久,省委印发了《关于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浙江实际,对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出了全面部署。近日,本刊记者就大家关注的问题,采访了省委组织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正>穗字[2010]12号(2010年8月1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各项任务,探索建立我市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造就  相似文献   

5.
彭学康 《党建研究》2011,(11):38-38
花垣县认真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形成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的良好导向。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印发了《四川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的意见》,此举表明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着重就我省多渠道、宽领域引进境外高层次经济技术管理类和科教文卫人才,提出以下建议。一、引智工作对我省经济社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人才特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建设"人才特区"的探索实践。本文探讨了"人才特区"的概念内涵,总结了当前各地"人才特区"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析了"人才特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做好"人才特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地方政府应结合实际开展"人才特区"建设工作,构建政府和社会合作共建"人才特区"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人才特区"建设顺利开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推进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内容方式的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和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和机制。本文结合目前郑州铁路局党校干部培训实际,就如何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铁路党校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至2015年。  相似文献   

10.
张德生 《今日海南》2010,(11):36-37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人才规划》,各地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将迎来新一轮竞争,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情况下,人才用脚"投票",自然选择流向上述地区。海南是经济小省和欠发达地区,自身人才资源供给不足,人才竞争力弱。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双弱的局面,除了千方百计发展经济,还必须创造性地做好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三个里程碑及其在中国的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历程中三个标志性实验成果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演变的客观规律,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嬗变过程中的三大里程碑。科学管理实验使人力资源管理从自发管理走向自觉管理、科学管理和制度管理;霍桑实验系统发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社会心理因素,使人力资源管理从技术管理走向社会管理、行为管理和心理管理;职业生涯实验显示员工职业发展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现代企业目标和员工职业发展目标共存共长。三次实验的思想脉络、理论构造、功能机制有机对接、联动传承并推向纵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上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科学人才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人才资源管理仍存在诸多机制问题,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评价体系的完善,“人本”企业文化理念的树立,契约化、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由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等5个方面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作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行政机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管理功能的放大,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对21世纪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概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行政编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职能转变状况、地方政府管理幅度以及组织架构变化、民间非政府组织发育状况、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素质状况,是影响地方政府行政编制动态调整的主要因素。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政府整体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在部门间层级间的转移、行政管理方式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政府组织架构的角度,淡化组织界限的跨部门整合、大部制改革、部门内部扁平化管理;从政府人力资源的角度,公务员整体素质、学历年龄结构、"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从民间非政府组织的角度,社会团体的培育、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等等,都是影响地方政府行政编制动态调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韩丙正  吕臣 《中国发展》2007,7(2):56-58,75
随着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步入了正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目的之一是要使公务人员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及较高的服务品质,即具有较高的行政效能。难免要涉及到公务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问题。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抛弃了传统的人事管理那种重控制、重监督、重处罚的消极管理,进入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质量,并以此激发公务人员的活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哲学观点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为原则的管理理念,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和人共同发展为目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人本管理,必须把握和处理好管理与激励、个人与团队、关心人和塑造人、人员和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管理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提高员工能力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作为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在后现代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该文从分析后现代社会的特性入手,探讨后现代社会与海岸带管理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后现代社会中推动海岸带管理的内核,最后着眼于海岸带管理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具体实践,以期对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中国的海岸带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产业人才过剩,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行人才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文化环境存在缺陷;人才流失有目共睹。如何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Yunnan model of civil society management, and through a pretest–posttest research design, finds that new regulations in 2010 create a larger role for the local state in developing civil society. These changes bring the Yunnan model closer to the more supervised model of social management pioneered by Beijing and away from the more autonomous model exemplified by Guangdong.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bates adopting one of these models as a national system of social management. While both the Guangdong and Beijing models encourage relaxing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s, the social management model in Yunnan develops new channels for state guidance of civil society such as government training, funding, and project collaboration or supervision.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警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即警署、邻里警局和邻里警岗。其运行模式已有二十多年,新加坡的罪案率逐年降低,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新加坡警察的管理,在于科学合理地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进行了有效配置,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其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