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教育已呈现出多方位发展格局.和谐校园建设要求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和多样性.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而艺术教育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新媒体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了载体、提升了实效,也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多媒体融合、切实提高新媒体素养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东 《青年论坛》2008,(4):156-158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虚拟大学。  相似文献   

4.
李奎刚  曹源 《传承》2012,(22):44-4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在校园网络文化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注重培养公安院校的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校园体育文化。文章就公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特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公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育信息数字化资源建设,要以网络课程为主线,以一定的原则、标准为规范;以公共资源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教育信息数字化资源的保障力度;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牵引,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信息数字化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力 《长江论坛》2009,(6):86-88
数字化已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校园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当前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大数据集成应用,信息服务在实体世界中发挥了巨大的效能。高效便捷的移动网络平台,为信息服务教学提供了通道,也为建立智慧化的实验教学服务平台、提升公安院校实战化基础实验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公安院校中智慧型实验室的引进继数字化校园、物联网管理技术平台等信息化校园建设之后,智慧型校园呼之欲出。"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校学生、教职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换的  相似文献   

9.
刘延华 《前沿》2013,(2):176-177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为角度,首先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实质内容,即感恩意识、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其次论述了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最后据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族高校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育人、传播、团结和谐等功能,它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此分析了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主要从提升育人性层面,提出了以校园精神文化作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在校园网络文化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道凯 《群众》2022,(9):38-39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的理念、文化、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乃至整个育人模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加快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江苏教育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战场”是美国在2 0世纪末提出的战场新构想,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环境为依托,用数字化设备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电子对抗等网络系统联为一体,能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作战信息实时地交换,以支持指挥员、战斗员和保障人员信息活动的整个多维信息空间。数字化战场有五个主要特点:(1)技术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运用数字化技术,使网络技术水平适应信息作战的要求。如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2 )综合一体化。对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2,(1):236-237
五年来,荣昌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的重视和支持下,围绕渝西川东教育高地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目标凝聚人心,以改革推动发展,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园更安全一是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截至2011年10月,全县校安工程开工项目156个,工程面积20.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中小学C、D级危房基本消除。二是全面强化校园新型警务勤务机制建设。投入资金1100万元,为144所学校安装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促进公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达到更新观念、交流信息、推动公安院校校园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探索公安远程教育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拟举办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研修 班。研修班时间拟订在2001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会议的议题主要是: 1、公安教育的网络信息化(面向21世纪公安教育改革)   2、公安院校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3、公安院校校园网络的维护与保障体系 研修班将聘请公安部有关业务局领导,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教授课。主要内容有:(1)面向21世纪公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6.
郭玉琼 《前沿》2012,(19):170-171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所具有的精神面貌,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其教育功能是无形的,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却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感恩教育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的缺失,流于形式的校园精神文化,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形势严峻.新生入学感恩教育则为改变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严峻现状找到了突破口,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游达忠 《桂海论丛》2005,(Z1):86-87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远程教学体系".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党校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党校现代化办学的整体水平和条件,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扩大干部培训的规模,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校的信息化建设总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远程教学建设;二是校园网络建设;三是数字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育人作用。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搭建公共支撑平台,扩大网络文化建设载体;重视信息化和网络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导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意识和自律能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数字化社区,加强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钟钰 《人民论坛》2023,(21):54-58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整体数字化发展态势积极向上。但与城市相比,由于先天性资源禀赋差异,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顶层设计需进一步深化、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农村数字经济潜能挖掘不足、乡村数字治理体系需要完善、农民数字化技能有待提升等薄弱点。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与和谐校园环境密不可分。和谐的校园需要厚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关键在于建设,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全面的文化内涵与崭新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