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芳  王爱玲 《学习论坛》2005,21(12):21-23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的根基。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基础性工作。党的群众工作是“基”不是“计”,应着力于固“基”,以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群众工作习惯和作风。  相似文献   

2.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政治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沙坪坝区以密切联系群众为重点,建立并实施了“党代表四级联系制度”和“红岩党员‘邮递员’工作制度”,在创新地方党委联系群众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3,(8):13-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明确阐明了,“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4.
改革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推直选”是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将党的意图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在对上海市松江区以“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良书  朱孟光 《前线》2014,(1):71-7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由于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保障,才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6.
群众工作是党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党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基本途径。党的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兴旺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党的建设过程。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建设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创造。研究这一新思想,能够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解决当代我们党的干部工作新问题的重要贡献,也是干部工作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群众公认”,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11):F0002-F0002,F000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市九次党代会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建工作核心的要求,今年5月以来,松江区委深入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基层,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涌现了居民区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六小工程”、“民情工程”、“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教育活动等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群众公认”日益成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如何正确认识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前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辩证统一党管干部原则,是我们党在干部工作中创造和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但是,党管干部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任务和对象,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始终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党才有力量,才有智慧。  相似文献   

11.
到群众中去     
《实践》2013,(7):18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坚定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朱传富 《当代党员》2013,(11):62-63
针对新时期中心城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渝中区通过创新设立“社区工作日”制度,把信访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服务管理有机融为一体,组织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定期开展下访、慰问、宣传、调研、帮扶和社会服务管理“5+1”活动,在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中增进干群感情、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在听民声、解民难、惠民生中共创和谐社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多次强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是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提出“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笔者认为,这反映了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对党建工作创新的新思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党建工作是一个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9,(12):22-2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发出号召:“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要求“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5.
党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阶级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问题和新特点,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干群关系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从制度上、政策上和机制上建立党的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永远坚持。但是,群众路线也会被部分党员干部“遗忘”。意大利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甚至提出,领导和群众分离、走向“寡头统治”是“铁律”。历史经验已经说明永续践行群众路线的条件:首先,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路线理念,是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前提;其次,群众智慧和力量是促进群众路线永续贯彻的现实动力;再次,党的制度、目标、理念等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最后,上级领导持续重视、人民群众有效监督是建设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当前的社会阶层分化,无疑是“新形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只从社会阶层分化的角度来探讨党的群众工作,只涉及党的群众工作由于社会阶层分化而带来的变化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固党和人民事业根基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淇县积极探索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推行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主要领导进站破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走出了一条收效显著的密切联系群众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生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它与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构成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它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3,(18):9-9
群众路线讲的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党应该具有的群众观点,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