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求贤》2012,(11):20-20
北辰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目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在干中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积极探索干部选任提名、考察考核、交流使用等新机制,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实践平台和广阔舞台,切实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仪陇县严把“初始提名”这一干部选任工作的起步环节,针对不同岗位类型探索推行了分类提名方式,有效规范了干部初始提名权,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3.
张志强 《实践》2011,(2):19-19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创新选人用人方式,逐步完善了“三推法、三优法、公选法和全程监督法”等干部选任管理新模式,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的初始程序和首要环节,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敦煌市不断改革创新初始提名方法,规范初始提名程序,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落实"四权"在拓展提名主体上体现公信度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敦煌市逐步建立起了组织推荐提名、个人推荐提名和公选推荐提名"三种模式"及党组  相似文献   

5.
侯俊生 《先锋队》2011,(1):34-35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四个三"选任干部新机制,进一步端正了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形成了按严格的程序办事、靠科学的机制选人的良好局面,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主要做法一、初始提名"三步走"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  相似文献   

6.
康芬 《新长征》2009,(5):44-44
延吉市委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通过把好“提名关、选人关、用人关”三个关口,真正把一批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选人用人质量的第一关口.大竹县在坚持"看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选人用人导向上,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去年8月以来,全县共充实乡科级领导班子缺额成员96名,无论从初始提名还是到最后任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9.
选人用人问题,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着眼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集中推出了六项制度性举措,形成了从干部初始提名到监督管理较为闭合、民主开放的干部选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系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4,(2):31-31
立足事前,筑牢“防火墙”。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动议暂行办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前移选人用人关口,规范动议和初始提名,避免干部选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立足事中,设置“过滤器”。出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酝酿暂行办法》、《选任科级干部考察工作暂行办法》、《领导干部社会生活情况考察暂行办法》、《县委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无记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对干部选任酝酿、考察、决定进行全程规范,严把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立足事后,架起“高压线”。  相似文献   

11.
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是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关键。改革干部选任初始  相似文献   

12.
林利育 《党建》2009,(6):4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基层党委,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呢?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3.
马力 《共产党人》2008,(16):23-23
选人用人公信度,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对于部选任工作结果的认可度,又是对于部选任工作过程的认可度,是衡量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真正把党员干部群众的“四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张礼忠 《党建》2010,(2):41-42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县一级处在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的重要节点上。近年来,四川省宣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正确实绩用干部,靠群众公认定取舍”的选人用人理念,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着力解决用人导向、操作公开、考真考实、教育监督等问题,实现了组织、干部、群众“三满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近年来,东营市着眼于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以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完善差额选任和信息公开、竞争性选拔干部为重点,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用人之源始于提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整个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实施方向和最终结果。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委围绕规范  相似文献   

17.
“动议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起点和源头,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近年来提名制度比较薄弱,概念不清楚、主体不明确、程序不规范,以防出现选人用人“暗箱操作”、“画圈提名”等问题,去年11月,德阳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德阳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工作暂行办法》及《德阳市非定向推荐拟提拔使用人选暂行办法》,力求通过抓好“动议提名”这一关键,确保选人用人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8.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13):34-35
<正>彭阳县—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彭阳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做到群众公认、公平竞争、阳光操作,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扩大干部选任中的民主。采取个人自荐、领导推荐、组织部门推荐、县委全委会推荐和部门(单位)推荐等五种方式,切实扩大推荐提名主体,充分听取群众公论。在民主推荐、测  相似文献   

19.
在干部工作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强调群众认可在干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干部选任工作以民为本的理念。从干部选任工作实践看,考察对象的确定是领导干部的“入口”,它框定了集体审议、会议讨论和表决结果的大致方向,放归“提名权”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将“提名权”放归群众,可以最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拓宽选人识才视野,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有效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进一步确立起良好的用人导向。因此,组织部门要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狠下工夫,将干部“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放归“提名权”必须建立全面的群众…  相似文献   

20.
在干部选任中善用群众思维是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一项基本思路和根本工作方法。基层党委选任干部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公认"为出发点形成选人用人导向机制,以"群众参与"为着力点完善竞争择优选拔机制,以"群众监督"为落脚点构建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体现了被选拔任用干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的公认程度,也标志着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有利于增强基层党委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