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高校院系科研管理秘书角色定位的角度,提出其职业诉求,并分析了当前院系科研管理秘书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针对此问题,认为高校院系科研管理秘书专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绩效管理可以促进高校内部资源整合和优化,提高办学效益.对院系进行绩效评价是国内高校目前常用的管理办法,院系办学绩效评价指标应遵循客观性和可比性、整体化、沟通交流、激励性与补偿性、符合长期利益、动态完善等原则,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和潜力挖掘,以“资源投入指标、绩效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为核心,构建并优化高校内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择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注意绩效评价的程序、反馈、效力等相关问题,可以推动高校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是科研团队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质量为导向构建科研团队机制,对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提高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科研团队组织模式,按质量标准确立绩效考评指标,创新科研团队人才管理机制,优化科研团队资源配置方式,构建科研团队的互动协同机制,实现高校科研团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是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评估的一种尝试。从BSC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分别设计四个维度下的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下可以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共三个一级指标,继而设计出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如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招聘计划达成率、招聘合格率等八项指标,同时给出这些二级指标的定义与标准。其他一级指标同样需要设计出若干二级指标,方法与师资队伍建设指标的二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方法类似,最终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保证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评估方案中的大部分指标都需要通过查阅院系原始教学档案以求佐证。高校应通过加强领导、增强档案意识,完善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措施加强院系教学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考评方法的对比入手,论证将平衡计分卡引入高校办学绩效评估的可行性,重点提出高校办学绩效考评的平衡计分卡模型设计,为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评价高校办学成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管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模式。河北省高校近两年来科研绩效呈上升趋势,本科与专科学校相比,经费比较充足,重视高学历管理人员的引进,科研管理政策导向明确;同国内重点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比,河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在科技人员的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其它科研绩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绩效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科研(技)处的职能作用,加强二级管理体制,增加激励机制,提高科研管理干部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徐桂菊 《工会论坛》2007,13(5):129-130
高校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系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职能机构。资料员作为其服务人员,需要知识结构丰富、沟通协调能力较强、具有较高敬业精神的高素质人员,但现有资料员素质较低,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资料员素质,使资料室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转移评价改革。在强调效率评价和线性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逐渐异化为对经济绩效和功用的追求,面临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方法效率化、评价指标经济化的现实困境,其背后体现的是以线性知识观为基础的知识内部生成观、知识单向线性转移观与知识工具化价值观。随着知识生成观从内生转向交互生成、知识转移观从单向线性转移转向互动过程转移、知识价值观从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以往的评价方式难以跨越现有的藩篱。重构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要构建基于知识属性的分类评价模型、探索线性与互动性知识转移评价方法和开发促进社会贡献与价值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高校科研组织创新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科研组织创新与改革已成为提高大学科研成果质量、降低科研成本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分析与科研组织创新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及中国高校科研组织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建议:在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时,高度重视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两部分资源,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分工协作机制;坚持高校学术自由和服务社会的原则,妥善处理学术自由与国家目标及区域发展的关系;牢记高校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基本使命,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深化并改革我国目前实行的高校科研拨款体制;坚持以提高科研绩效为目标,创建弹性的项目制人事管理体制;立足于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改革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改革成果评价制度;建立科研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全国性高校科研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在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滞后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活动特点,剖析目前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职业创新能力的警务人才。目前,公安院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公安院校应提高对学生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从加强管理、优化机制、强化指导、营造环境等方面加强和促进学生科研的工作,培养具有职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形成的评估模式仍具有行政主导的性质。其局限性表现在:评估主体单一化,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学校等评估主体的积极性;评估标准统一化,影响评估的科学性,不利于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元评估开展较少,导致评估缺乏监督力度,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和评估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科研不端行为已成为我国高校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美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科研诚信的宣导教育、监管模式、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的经验.我国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应借鉴美国做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的科研诚信建设,一是通过多媒体联合的形式宣导科研诚信,二是建立独立的长期的具有监管职能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三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联盟机制,四是加强科学研究过程的监督和学术问责.由此,我国才能形成完善的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科研与教学融合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研究是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由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大学离不开科学研究,大学科学研究具有条件优越、科研和教学结合的特点。我国高校的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又存在矛盾的相辅相成关系。现阶段教学和科研的融合还不能令人满意,只有妥善解决矛盾理顺关系,大学科研和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的开展,学生网上评教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监督、考核机制,正越来越多地在国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中被采用,其积极意义受到各高校的肯定。科学地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网上评教有效性的前提,积极倡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是提高网上评教有效性的基础.客观地统计、分析和及时反馈评教结果是提高网上评教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物质保证,是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新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主体的认识错误、管理机制的欠缺不全、资产采购的随意决策、资产转移的规范不清、资产报废的缺乏透明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到“五化”,即管理意识端正化、管理程序科学化、资产流通合理化、资产转移规范化、资产报废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使高校固定资产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8.
预算管理无论对企业、事业单位都具有重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资金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方面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我国高校的资金管理中尚存在较多问题,在较多方面有改进的需要。本文立足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在此基础上论述构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安院校在促进公安工作发展中作用的增大,公安院校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正逐步从边缘化走向中心化。在此过程中,公安院校必须充分担负起三大职能,处理好教学、科研与为公安工作服务的关系,处理好院校建设发展中的几种关系,始终把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0.
品行教育及其评估是公安院校育警的重要内容。学员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深层的情感与动机等多个维度,具有内隐与掩饰特点。因此,公安院校的学警品行评估应从目标导向、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实现从单一向多元、从封闭向开放、从静态向动态的视角转换,构建全新的品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