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城市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规律。现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再也不能墨守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规。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毋宁说是大城市化。形成这种城市化模式的根源在于,资源完全由权力来分配,而官员们当然乐于把资源集中于自己居住的大城市。有一些经济学家也滥用规模经济理论,基于狭隘的经济效率,为这种大城市化提供依据,而全然不顾这种大城市化模式所带来的严重社会、文化与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刘义昆 《创造》2010,(10):51-51
"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中国,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于我们有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在越过了聚集发展阶段后,出现的分散发展状态,在这一阶段大城市开始对更广大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郊区和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集中发展阶段后都经历过郊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表明,交通条件、工业化进程、郊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规划政策等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郊区化的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自此郊区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协调好各种因素发挥聚合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桂新 《人民论坛》2010,(11):16-18
大城市与"大城市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些所谓的大城市病,只是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规律,从区域和城市角度,高瞻远瞩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城市为什么会出现、在何处出现、规模如何以及是否能够持续下去的问题,一直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一直存在着小城镇优先型和大城市主导型的争论。本文根据空间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根据市场潜能函数,考察了我国的城市化模式问题。我国区际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城市化道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应选择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犯罪区域分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已遍及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与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迅猛的城市化也引起了犯罪增多和猖獗这一棘手的社会问题。人们在研究城市化与犯罪的关系时,一般比较重视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的规模、类型、人口、文化、建筑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而较少研究犯罪在城市中的区域分布,特别是在大城市内的区域分布这一课题。文章认为大城市内部犯罪区域分布是由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分析了大城市内部犯罪区域分布的特点,并从中得到了三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吉贵 《创造》2004,(3):23-2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马龙县已被纳入珠江源大城市"一区两片三组团"的规划建设范围,省级工业园区定点马龙南海子,昆沾铁路、昆曲高速公路复线建设,昆明国际机场选址小哨,这些都是推动马龙城市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如伺抓住机遇,实施城市化战略,拉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既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也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历史重任.对此,要着力抓实以下六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鄂璠 《小康》2010,(4):65-65
“一般来说大家只谈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我们特别提出重庆发展的战略是城市化、工业化加城乡统筹一体化。”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用力地拍着(《小康》记者的肩膀,掷地有声地说,“我们提的叫‘三化’,其中第三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就是要化解过去大城市走过的老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钊  陆铭 《传承》2011,(3):56-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跨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增长,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方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前户籍改革的做法主要是放松中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但大城市仍然在用户籍政策限制人口规模的增长,而限制的对象主要是低技能劳动力。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以加快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动态演变过程。城市化研究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产业集群理论,乃至生态学派理论、城市经济增长阶段论等的演进过程,体现了对城市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国际论争主要围绕大城市评价、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反城市化等问题展开,而国内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化道路、模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全域城市化不等于大都市化,大连城市化不宜与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攀比。大连全域城市化的路径宜采取卫星城加城市群的模式。全域城市化必须坚持规模适度、集散有序;有效拓展、效益递增;地产先行、产业当家;错位发展、功能升级等集约化四原则。  相似文献   

14.
魏学林 《创造》2001,(10):21-22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21世纪将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突出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实施城市发展推动战略,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能够更好地推动城乡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1999年,我市被列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从安宁的实际出发,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紧紧抓住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遇,全面实施城市发展推动战略,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乡村城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出台和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推开,小城镇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诸多弊端却日益显露.小城镇化的主导模式违背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与中国城市化的实际状况发生偏离.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实施大城市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现行制度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印度的经验显示完全没有户籍管理至少在城市化开始阶段是不利于社会总体发展的最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及加尔各答等大城市爆发大规模骚乱抗议,因一个女孩在黑公交车上遭轮奸,公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对罪犯惩罚不够,使印度大城市类似的恶性犯罪呈爆发状态。这个事件给印度政  相似文献   

17.
从厘清城市化的本质内涵、拨开城市化的实践迷雾、鼓呼城市化的科学决策三个方面,笔者对十年城市化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作了梳理和综述。提出城市化的本意是人口向特定空间的集聚,城市化的实质是"化"农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然。城市化不等于单纯的城市发展,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新农村建设不能"推平头"。不失时机地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为主导推进城市化,把城市化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农民市民化中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城市集聚理论与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集聚功能是支配城市发展与布局模式的主导形式。为适应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重视构建大城市群,形成以城市为区域发展极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体系。具体包括:创建世界第六、第七大城市群,建立中国沿海城市集群经济带,建立长江流域的城市群,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群。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不稳定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徐卫亚,陈丹妮(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度急剧膨胀,施工扰动越益剧烈,大城市面临着环境质量恶化、资源储量匮乏的困境。大城市不稳定性已越来越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一、大城市不稳定性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推进,但对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道路怎么走,恐怕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内涵李。现铁在:很研多究领城导市干化部,首和先学要者正对确城理市解化城的市理化解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