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随机选取某高校108名优秀毕业生,调查其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结果发现优秀毕业生的满意度水平(19.79)居中,积极情感(3.56)高于理论中值,消极情感(2.39)低于理论中值;与非优秀毕业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几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自尊水平的优秀毕业生在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引导毕业生提高自尊水平,使其体验更多的积极情感,进而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根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人教版)把原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的相关内容合并到原第七课“增强自尊自信”,课题改为“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同时,根据调整后的顺序,这一课现在成为第五课,而且由下册调到了上册。那么,根据修订后课程标准“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初一教材第五课在原先教材第七课主体内容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删改。  相似文献   

3.
中国妄自尊大固然要不得,而“逆向种族主义”更要不得,我们需要的是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健康情绪。  相似文献   

4.
自尊是一种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之源。自尊动机因自尊水平高低而有差异,但只要条件适宜,这种差异可以得到改观。自尊是青少年成才发展、实现自我的不竭动力,在青少年成才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妄自尊大固然要不得,而“逆向种族主义”更要不得,我们需要的是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健康情绪。  相似文献   

6.
自尊作为一种美德,具有自知、自信,自爱、自重,自主、自觉的道德心理内涵;自立、自强,自控、白讼,自保、自卫的道德行为内涵;自超、自胜、自善、自由的道德境界内涵.爱与诚是自尊实现的情感基础,智与明是自尊实现的理性方法,义与礼是自尊实现的价值准则,学与行是自尊实现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7.
自尊需求与“台湾人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认同论的视角研究“台湾人认同”,认为“台湾人认同”是为了满足台湾民众提升自尊的要求,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建构社会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台湾人”的自尊是通过与“大陆人”(或“中国人”)的社会比较而实现的,因而必然出现“内群偏好”与“外群敌意”,形成一些刻板印象与偏见,而且已经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造成一些障碍和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乡音》2007,(4)
□有一种自卑叫自信,有一种跌倒叫爬起。(这位同学是新时代的哲学家)□没有自尊的脖子,无法支撑自信的头颅。(我想知道怎样的脖子叫做“有自尊的脖子”!)□没有背景,就奔前景。(乍一看不知道在说什么,仔细一想似乎有点针砭时弊的意思……但再想又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俗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凡有点自尊的从政者都是很注意自己名声的。名声来自民声。人品官德被肯定,工作业绩被认可,群众  相似文献   

10.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11.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12.
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源于职业的自尊。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的基石,教师的学识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之源泉,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职业自尊,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态,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优质教育能否实现,关系到教育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他通过不屈不挠的毅力与自尊自强的精神让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形象,也让外文词典中多了一个新的词汇——Kung Fu(功夫)。  相似文献   

14.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建立自尊自信是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任务。外国已有研究指出很多青少年问题的主要成因都是因为低自尊所致,特别是抑郁倾向。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现时澳门青少年上网习惯及网上行为对澳门青少年自尊水平、人际互信及抑郁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邱小艳  唐君 《求索》2011,(2):175-176
本文采用实证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总体自尊及单侧面自尊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相对更消极、更不成熟;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1997年被称为“中国年”。这一年,全世界都把目光凝向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召开党的十五大。对于每一个中国公民而言,如果说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百年耻辱,使中国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豪;那么,十五大将决定中国跨世纪的走势,这更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牛军 《协商论坛》2007,(2):51-53
非常感谢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的时刻,谈谈自己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认识。在这方面,我的主要体会是——一、毛泽东给新中国外交注入了自尊与自信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8.
郑斯民 《创造》2007,(6):113-114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似乎成了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套句老话,叫做见仁见智.只是这见仁见智的见解中,有的应当是出于对事实的感慨,有的让人觉得十分遗憾,总还是离不了管理者的自尊或是久居一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张丰清 《传承》2011,(19):35
独立自主思想直接开启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自主思想所包含的"自主"意识和追求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精神,渗透于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政策的方方面面,从多层面强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张丰清 《传承》2011,(7):35-35
独立自主思想直接开启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自主思想所包含的"自主"意识和追求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精神,渗透于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政策的方方面面,从多层面强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