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宗桂:王阳明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影响深远的人物,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思想家之一。学界经常挂在口头的"孔孟老庄程朱陆王",往往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而王就是王阳明。王阳明思想的精髓,是致良知的学说。在王阳明看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因此,格物即是格心,格物的功夫只应向自己心灵深处去做。致良知便是运用自己的修养功夫克除私欲,让良知不受干扰地正常发挥。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  相似文献   

2.
理解王阳明心学"良知"二字是关键;理解"良知",区分硬知识和软知识是关键.弄清楚硬知识和软知识概念,"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3.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阳明心学体系中,良知是心之本体,有三个道德蕴含:道德本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自觉."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其基本途径有"居敬存养"、"克治精察"和"事上磨练"等.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实践和重视道德内省,成就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促进了儒学的普及与世俗化,以"知行合一"的教化原则推动了道德实践。但由于"致良知"学说存在"认心为理""以心显性"的弊病,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和教条认知,因此在弘扬"致良知"学说时,需要补偏救弊,对古代"致良知"理论进行理性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牟宗三在"三系说"中将胡刘一系作为"圆教正统",而陆王一系由于对"性体"的重视不足而有所缺憾,进而造成晚明王学流弊.而分析王阳明"良知"的概念可知,其不仅仅是指主体心性,而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包含"性体"于其中,因此不存在客观面缺失的问题;王学流弊的原因十分复杂,不能完全归咎于阳明学的理论.就牟氏自身的哲学体系建构而言,阳明学的影响更为根本,"形著说"逐渐让位于"良知坎陷说".  相似文献   

6.
肖剑平 《求索》2010,(4):120-121,155
"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7.
南宋朱熹继承北宋五子的儒学思想,将儒学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儒学成为极具思辨性的学说思想体系。朱熹认为理乃是宇宙的本体,"理"与"气"合而化育万物,宇宙万物莫不有"理"。"性"亦是"理",未发为"性",天命之谓;已发为"情",性之用;"性""情"统于"心"。为学要穷理,穷理而致知,致知而力行。力行须依"理",乃圣贤之道。  相似文献   

8.
"自性"是《坛经》的核心语词,它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就是佛性.在《坛经》文本中,慧能对自性的特点从"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但除此之外,自性还有其根本性的特点.自性在"体"的层面上,它是空的、无自性性的.在"相"的层面上,它是"假有的"、有生有灭的.在"用"的层面上,它是"心不染境"、不落二边的.在究竟意义上,它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不二的."无念"作为"见性"的法门,其核心在于"无".通过对"无"的分析可以发现,"无"的根本特性在于否定.这一否定包含了三层含义:否定之无、悖论之无和绝对之无.  相似文献   

9.
刘伯良 《新东方》2007,(7):43-45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格物穷理"是把心理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1]"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2]这就是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抛  相似文献   

10.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8,34(3):58-63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是一部人生哲学.庄子所追求的虚无之"道",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又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境界;他追求的"逍遥"是无已、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他所说的"坐忘",就是"吾丧我",由"吾丧我"而至物我两忘,以此构建虚静愉悦的精神家园;他倡导一种生死面前的乐观主义及"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11.
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首要任务是建立文化自觉。阳明心学所倡导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对理论自觉、道德自觉、精神自觉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为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有什么样的力量?中国企业离一个伟大的企业还有多远?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乐施会探索着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上企业的"洪荒之力"。企业也有民生责任"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浓厚人情文化传统。但反观现实的中国社会,"毒奶粉""毒胶囊""含氯可乐""明胶事件""活熊取胆"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6)
正王国维曾言,"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想达到更高境界,须在三个方面不断磨砺自己。一是做人当"静心"。古人云:"吾门如市,吾心如水"。读书做学问,需要静;为官做人,更需要静。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静不下心、稳不住神,心思不用在工作上、精力不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一书以《逍遥游》开篇,"逍遥"二字给后学留下了无尽的阐释.有学者主张庄子的"逍遥"是内在逍遥,是一种"退居内在城堡"式的逍遥;另有学者主张它是一种艺术上的境界,在艺术领域达至逍遥的自由之境.然而"逍遥"之义,题中应包含"刚健有为"的向度.庄子试图通过"心斋""坐忘"工夫,达至"吾丧我"之逍遥境地,从而以一种刚健之姿,实现"真人"般的逍遥.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凸现,需要每个公民具有"包容"之心,而作为社会守望者、掌握话语权的媒体人更应具"包容"之心当前,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存在着一股不良思维倾向:谁骂政府越凶好像谁越是英雄;谁越不跟政府合作好像谁越有良知。这种错误思维误导了不少人,甚至一些媒体工作者也不能例外。这种不成熟、不理性、缺乏包容的不良心态看似"勇敢"、"正义",实则偏激、错误,可能贻误改革、贻害中国。"包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得好,"有容乃大",意思是说只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才能意境高远、目标远大。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改革开放正处在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晚年在将"致良知"作为最终话头之前,曾提出过"到底是空"之说,并认为这是学问之极致。由于此说具有明显的侫佛特性,湛若水、方献夫两人均不能接受此说,与王阳明寄信反复争论。但阳明本人拒绝收回此说,并因此与湛若水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分歧,直到阳明去世也并未弥合。究其原因,"吾性自足"是阳明学的基石,但这种具足性却只能通过"到底是空"来实现,因为只有空性才能具足万法。阳明坚持此论,因为这才是阳明学的最终归宿,但阳明学派之动荡分裂也因此种下了前因。  相似文献   

17.
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1,27(5):1-12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事象理论、关系理论和过程理论是研究哲学问题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和审视方位.由此出发,重新考察"物"、"心"和"人"三个古老的观念,分析传统哲学对三者作出的实体主义解释和本体论预设.进而指出,所谓物、心、人不过是事象中的三个"相",关系网络中的三个"极",动态过程中的三个"态".  相似文献   

18.
刘宗周《人谱》归纳了人的六种"过(恶)",即"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并设计了"改过"工夫步骤,即:针对妄惑微过,则"静坐读书",于闲居之地,明人禽之别、敬肆之分,体悟"本心"之"明";针对七情隐过,则"知几葆任",惩欲窒忿,当下廓清;针对九容显过,则"变化气质",以气质定威仪,由知礼而显性;针对五伦大过,则"随事体当",践履敦笃,常怀黾黾战兢之心,以尽伦常天道;针对百行丛过,则"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由尽吾之心而尽人尽物;针对成过之恶,则"克念始终",时时自讼反省,时时迁善改过,迷而后复,成圣成贤。《人谱》的改过六法表明,无论个体之人犯怎样的"过(恶)",其"本心"始终净洁澄明,迁善改过工夫本质是证"心"工夫。  相似文献   

19.
肖旻 《求索》2005,(11):125-126
阳明心学是我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的道德观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阳明心学的道德观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心即性”的本体道德观,二是“致良知”的核心道德观,三是“知行合一”的实践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7,20(4):12-14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但人与世界究竟是"比肩并列"的两个"存在",还是同一"存在"的两个方面,或者说人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分离的,还是统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理论人学与实践人学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西方传统人学在回答人学"基本问题"时走的都是同一路径,即将前提预设为人与世界本来是分离的,只有在超验的思想世界中才能实现二者的统一;而马克思在回答这一"基本问题"时,则实现了革命性的颠覆,他认为传统人学的前提预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原本就是统一的,不存在感性的经验世界和超感性的本体世界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