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关系问题,美朝之间的博弈影响并左右着六方会谈的进程。美国在既定的对朝战略目标下,在国内强硬派和务实派的政策转换中采取不断变化着的对朝策略;热衷朝美直接对话的朝鲜由于其弱势地位,不得不为应对美国变幻不定的政策措施而变换手法。六方会谈的多边性地位及其维护谈判的公正性正在受到美朝双方博弈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2000年,朝鲜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一度风光,取得丰硕成果。进入2001年,朝鲜外交步伐明显减速,其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进入关键阶段。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朝美关系的改善变得遥不可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强硬外交也使朝日关系正常化举步维艰;朝鲜发展同欧盟关系难有具体成果;朝俄之间尽管实现了两国首脑互访,但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金正日委员长访韩至今仍未成行,朝韩关系很不稳定。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的道路依然障碍重重。  相似文献   

3.
影响2005年朝韩关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朝韩关系将呈现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并存的复杂局面。其中,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美国对朝政策将对朝韩关系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韩国对朝政策及朝鲜对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更直接影响朝韩关系的发展进程;而周边大国的半岛政策亦是影响朝韩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以对话、合作为主流的朝韩关系将呈波浪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虽然无法消除美朝间的原则分歧和争议,但在各方的努力下却有值得关注的进展。进展的取得既与朝鲜的灵活有关,也与美国的政策调整有关。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美国的政策调整是策略的变化而非战略的变化,因此,对六方会谈的预期不应过于乐观,有关各方仍需作出持续、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全面调整,并加紧推进其"重返亚洲"的政策,已基本完成了以全面接触为特征的东亚战略布局.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之下,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也做了调整,而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主政后因国内政局的需要果断再续了与美国的对话,通过美朝高级别对话使双方关系突破僵局并达成了共识.但因美朝双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相互敌意很深,同时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新的"暗礁",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朝两国关系的改善能够走多远仍是一个未知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依然是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詹德斌 《国际观察》2004,52(1):48-55
冷战结束以来 ,美朝关系几经波折 ,始终没有摆脱冷战的阴影 ,至今仍处于敌对状态。本文认为 ,伴随着冷战后国会权力的复兴 ,美国国会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力和其它途径 ,在美国对朝政策的三个主要阶段分别起着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从冷战结束之初到美朝《框架协议》签订的第一阶段里 ,国会极力要求总统对朝鲜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 ,但影响不大 ;在《协议》签订到克林顿任期结束的第二个阶段里 ,国会一直是限制美朝关系发展的一支强大阻碍力量 ;目前这个阶段 ,国会基本上配合总统执行对朝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7.
美朝经济关系自朝鲜半岛停战以来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在阐述美国对朝鲜经济情况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朝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美朝经济关系今后的发展将取决于两国政治关系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美朝核危机的解决情况。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局势跌宕起伏,美国对朝政策何去何从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奥巴马第二任期将大体延续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框架,仍以软硬两手应对一个执意拥核的朝鲜.“战略忍耐”政策在促进朝鲜弃核方面不够积极,但囿于美国的对朝认知,国内压力不足,这一政策的调整有赖于其他利益攸关国家的推动.朝核形势不容乐观,但仍存在解决的空间,美国应切实承担责任,增强主动性,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黄凤志  丁菱 《东北亚论坛》2019,28(3):102-113,128
"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金正恩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利用六方会谈平台,美朝开始接触,双方态度逐渐趋向缓和,谈判频率加快,在朝核问题、对朝经济制裁问题、从支恐名单删除等重大问题上互有让步。美国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一方面是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诉求使然,同时与美国国内政治情况密切相关,而且美朝不达成共识六方会谈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也与朝鲜的核试验和对外政策有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朝鲜的遏制政策会有所松动。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初,朝鲜改变数年间持续发展核导的做法,刻意缓和对外关系,在无核化问题上做出积极姿态,半岛局势峰回路转。本文依据"强制外交"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在半岛局势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综合来看,特朗普政府通过"极限施压"政策对朝鲜的安全、经济、民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又在承认朝鲜政权和保障体制安全、美朝关系正常化和助朝发展经济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面对这种新的外部环境,朝鲜抓住美韩政府愿意对话的契机,积极参加无核化谈判进程,但朝核问题的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试析美朝达成核协议后的东北亚新态势张如海美国和朝鲜去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正式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署,成为东北亚地区走向缓和的新契机,并使该地区的局势发生了战后以来最微妙的变化。本文试图对东北亚地区有关各国的政策意图及相互...  相似文献   

13.
从封锁到接触:奥巴马政府对朝“新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推行对朝接触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它是美国对朝敌视、封锁政策失败和朝核危机紧迫性增强的必然结果,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访朝表明奥巴马已经着手对朝新政策。美对朝接触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朝鲜核和导弹问题,而缔结半岛永久和平协议替代停战协议以及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只是实现全面和可核查的半岛无核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朝鲜半岛局势因朝核问题不断升温之际,韩国卢武铉政府调整了其对朝、对美政策。对朝鲜政策开始变得强硬,而对美国则极力顺应。韩国实行的政策调整是由其所处的“两难”境地以及其自身政治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和美国的政策产生了某些影响,但半岛上的政治现实又决定了这种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孙成昊  郑乐锋 《东北亚论坛》2023,(2):98-114+128
拜登执政初期,美国对俄政策出现新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轨特征。一方面,拜登政府以价值观为引领继续对俄保持强硬;另一方面,美国一度寻求构建“稳定且可预期”的双边关系,积极推动美俄战略稳定对话。然而,乌克兰危机迫使拜登政府不得不二次调整对俄政策,联合盟友通过全面制裁和政治孤立实现“弱俄“以“遏俄”的战略目标。传统建制派回归及两党执政理念差异,对俄战略“三观”的延续与调整以及中国、欧洲等第三方因素是拜登政府对俄政策演进的主要动因。乌克兰危机长期延宕导致美国战略界逐步出现对俄政策反思,国内民众也更不愿承受对俄强硬的代价,美国对俄政策存在一定回调空间。但由于美俄面临地缘政治和战略认知冲突、结构性矛盾以及美国国内政治束缚,美国对俄政策演进有其限度,美俄关系难以本质逆转。同时,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欧新一轮剧烈互动与博弈,深刻塑造大国关系格局,中国应在变局中抢抓机遇,为自身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第二次朝核危机过程中,中美进行密切合作,取得很大成效。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但这些分歧不足以影响中美合作大局。美朝关系升温为中美合作增添了新因素,但是由于美国要求地区国家分担责任的基本立场并未改变,中国的作用不会因美朝直接对话而下降。中美需深化在六方会谈框架下的合作,力争将朝核问题上的合作扩大到其他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17.
布什政府上台后,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加以打压,随之两国关系恶化。近期来,随着朝美关系的紧张不断升级和朝鲜采取一连串激烈行动,如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解除核冻结、退出半岛无核协议等,人们对更为重要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最终是何种命运,不由得给予特别关注。 1994年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是美国与朝鲜在特殊背景下签订的一个特殊协议。其特殊之处在于框架协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但在美国内却受到各方尤其是国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相似文献   

18.
张琏瑰 《亚非纵横》2008,(5):29-32,37
六方会谈通过的《10·3共同文件》要求朝鲜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全、准确的申报,这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最为关键的一步。但美国布什政府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在美朝新加坡协议中未能坚持这一点。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机会主义政策不仅使六方会谈陷入僵局,而且还有可能使之误入歧途,使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异化为针对美、俄、中的核裁军谈判,在打破当前世界核秩序的旗号下为核扩散造势。  相似文献   

19.
朝鲜第二次核试验既有其稳定体制、为三子接班积累业绩及用核成就弥补经济缺憾的国内政治需要,又有突破与美关系和展示自身核能力的原因。朝鲜核试可能给中国东北带来生态污染,同时,美日利用核危机推进地区导弹防御系统、核试验有可能引发东北亚军备竞赛,这些都使中国处于“被挟持人质”的困境,因此中国有必要反思以往的对朝政策。联合国对朝鲜制裁决议出台后,朝鲜有可能继续试爆核武器或重回谈判桌,美国可能考虑军事应对,半岛也有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乔治·W·布什上台后,对朝鲜表现出强硬姿态,表示“美国新政府将暂时中断与朝鲜的接触,全面审查克林顿时期的对朝政策,谨慎而稳妥地推进对朝关系”。从布什本人及其幕僚的一系列讲话看,美国新政府对朝政策的调整已初见端倪。舆论普遍认为,布什政府调整对朝政策有其深刻的战略竭力,其对朝政策将具有明显的敌视性和挑战性,不仅会使美朝关系出现倒退,而且将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和东北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