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了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是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 《党建》2013,(2):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  相似文献   

3.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能富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得出的正确结论。首先,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确实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振兴,使中国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统一和强大。三十  相似文献   

4.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这是对历史和观实作了科学概括的正确的命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学习的体会和认识。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非是哪个人的奇思遐想,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实践而作出的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选择并坚持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根据中国所处时代与世界条件,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综合决定的.这个目标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就其内部的特征来说,是阶段性、开放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就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说是"保民权"与"集民力"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因而获得了"合乎逻辑的赶超".  相似文献   

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成。这是历史已经证实的客观真理。那么,这个领导中国革命达到伟大胜利的党,是不是也能够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实践也作了肯定的答复: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作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的本意和广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1993年6月,中宣部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就提出了这个问题。1994年底,中宣部牵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其他层次的这类讨论会对这个问题谈得更多。但如何认识这条道路的起点,迄今仍有不同意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继续讨论,也  相似文献   

9.
刘孜勤 《求实》2012,(3):33-36
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遵循恩格斯关于"历史的起点与逻辑起点"相统一原则,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逻辑起点形成的历史条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逻辑起点形成的标志及缘由,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但是,有人在反思历史时,说我们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天大的疑问: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如果连什么是社会主义都不知道,那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岂不是盲目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连社会主义是什么都“不知道”,又何出此言,何谈坚持?对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以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2.
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原理论、应用理论、操作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如何运用这个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去进行建设和改革,这就需要加强具体的理论研究工作。正是在这个方面,现在仍然存在着“理论滞后”现象。理论工作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目前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改变意识形态滞后的状况,使理论成为“报晓的雄鸡”,有必要搞清楚理论何以滞后的历史原因。一走人历史,就…  相似文献   

13.
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真理。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  相似文献   

14.
周湖勇 《实事求是》2007,196(3):74-7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深厚的根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解决当今社会冲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运用不当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时代【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解读】报告开宗明义就提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这个新时代,报告的定义是"五个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  相似文献   

16.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进程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新阶段,因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时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相应的,作为这个历史进程反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从产生、逐步展开到走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一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丹娜 《学习论坛》2009,25(10):16-20
由多个理论成果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确定要有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要能涵盖多个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实践问题,并贯穿开辟新路和创新理论的整个实践过程,既体现实践主题的一以贯之和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又反映理论和实践的开放性、时代性、发展性特征.因此,应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的重大历史课题,只有解答好这一课题,才能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大的挫折和失误,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几个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这3个一百年,归根结底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艰苦卓绝奋斗,并向这个目标走近的一百年。这一百年的每个时期,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形成了不断走近这个目标的历史接力。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主线,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就在于它开辟了既不同于"西方模式"也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因此大踏步赶上世界现代化时代。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总设计师",自觉"面向现代化",理解时代本质、把握时代主题,阐发马克思主义精髓,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判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计划、市场的手段性质,提出具有方法论意蕴的"生产力标准",确立"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模式。当前乃至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现代化作为时代主流的状况不会改变,因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邓小平"面向现代化"的思考方式及其蕴涵的现代化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