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年轻人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这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基于皖南Y村的田野调研,从农民家庭内部视角探讨农村新生代青年生育意愿的转变逻辑。研究发现,生育成本提高是农村新生代青年生育意愿转变的直接动力,而生育价值观和生育决策权的变化则是其生育意愿转变的深层动因。生育成本包括女性生育成本和家庭教养成本两个维度。现代社会生育成本提高引发年轻农民生育意愿转变的关键在于,生育价值观和生育决策权经历了从家庭本位向个体本位的变迁。基于此,释放农民生育动力的关键在于通过相应政策支持降低家庭育儿成本,减轻家庭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2.
陈岱云  武卫华 《求索》2008,(11):58-62
人口的观念取决于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反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人口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一部分。人口的生育观念正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提升。从而使人口的生育由自然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口的发展由无计划到有计划以至于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人口生育观念在嬗变过程中,是随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自觉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的“诱导性自发转变”内生型的理论;但是有的是在社会、政府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而理性的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而不情愿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的外生型“政策性转变理论”或“超前型(超经济发展)的诱导转变”。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的嬗变主要的是属于后者,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而实现的。所以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新的生育观念的稳固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对策,因此,当今中国人口转变之后要适时研究调整人口政策,适应促进新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诉讼观念的建立,须以传统诉讼观念的更新为前提,既要发挥其积极功能,又要突破其樊篱,实现对其的整体性超越;应当以“均衡”为原则,实现从极端的“国家本位”、“权力本位”、“义务本位”向“个人本位”、“权利本位”的转变,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权利为本位的正确诉讼观。在寻求诉讼救济上,既是积极的、主动的,又是理性的、灵活的,在相容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自由与秩序、公正与效率的协调一致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乌盟兴和县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大学习、大讨论引向农村,引向实践,引向干家万户,使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思想受到较大冲击,全县农村正在兴起破“五旧”立“五新”的“换脑筋”热潮。一、转变小农经济思想,确立商品经济观念。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正由“为食而种”向“为卖而耕”转变,而且对扩大生产规模的认识更加提高。自觉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格局,立足资源和产业产品优势,不断扩大种养业的生产规模,向规模要效益。全县不但在种植业上正在形成甜菜、山药、高粱、油料等优势作物种植区,而且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  相似文献   

5.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更新法律意识湖北荆州师专杨尧忠撰文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需要转变以下几个观念。首先,在法制建设的目的上,应由传统的法律的“国家本位论”向法律的“公民本位论”转换,只有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才能保证每个公民由一切...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萃     
树立新观念 建立新机制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局长张敏提出,要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实现新跨越,必须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机制。树立新观念:1、新的市场观。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实行兼职并岗;在人才的提拔使用上,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在收入的分配上,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拉大分配差距。2、新的民政观。确立“大民政”的观念,在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只为部分人服务的思想,确立“大服务”的观念;二是转变专门机关从事民政工作的思想,确立“大协调”的观念;三是转变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思想,确立“大发展”的观念。3、新的…  相似文献   

7.
农民外出流动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青年农民外出流动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他们的生育观念也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是否生育、生育时间的选择、生育数量以及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四个角度来分析这些外出流动的青年农民的生育观念,发现他们的生育观念与传统的生育观念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从外出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其现代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得出要改变青年农民的生育观念必须先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计划生育工作提一个建议农工中央咨监常委张纯之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引导农民转变生育观念,把计生工作与农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李鹏总理所说的,就是计生工作的“三结合”,是引导农民走“少生快富”的路子。为此我建议,国...  相似文献   

9.
柴志英 《前进》2000,(10):38-39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指导思想上跳出以粮为主和传统农业的圈子,做到五个转变:(1)转变县、乡领导干部催种催收的旧观念,树立研究市场、强化服务的新思想,组织和领导农民参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大力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2)转变“温饱型农业”旧观念,树立“致富农业”的新思想,真正把农业作为农民勤劳致富奔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是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以降低生育水平为要求、以提供和实施避孕节育措施为手段的政策体系。该政策初步形成于1962年(推行于城市和农村人口稠密区),对城市居民生育行为由多育向少育转变有积极引导作用;全面实施于1973年,以晚婚、最多生育二孩和间隔四年为要求,对民众特别是农民的传统生育行为有极大矫正作用,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强化于1980年,以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为标志(农村实行的则是一胎半政策)。这一政策将国家人口控制目标放在首位,城乡生育率在短期内降至更替水平及以下,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控制。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新一代青年人婚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改变,晚婚、内生性少育成为主导。有鉴于此,二孩生育限制逐渐放开,进而放开三孩生育。  相似文献   

11.
唐元松 《求索》2011,(10):73-75
追溯本位主义的历史发展,对于更好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本位主义大致形成了由“物本位”、“资本本位”、“神本位”走向“人本位”的演进规律。从中可发现:坚持以人为本,既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真正实现“人本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消除物本位和官本位思想影响,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窦靓  花亚纯 《前沿》2012,(20):94-95
生育对于中国农民而言,是人生中一件尤为重要的事.在对江苏省苏北两个典型村的调研中发现,在村中强烈的“生儿子”的社会舆论影响下,农民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农民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对于生男偏重的生育行为有着决定性影响,而生男偏重的生育行为强化了农民生育观念的基本形态.因此,通过对村民进行访谈,深入探讨农民的生育心态与行为特征,对于理解农民生育观念背后的文化社会心理,揭示现今农民生育行为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步伐。总的思路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现在起5年内基本建立“五个工作体系”。 “三个转变”:一是指导思想的转变。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工作对象上,从过去主要为传统的民政工作对象服务,转向为城乡困难弱势群体为主的广大群众服务;在工作目标上,从过去主要保障困难群众的生存权,转向既保障群众的生存权,又注重维护他们的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利;在工作重心上,从过去以农村为主,转向城乡并重。二是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从过…  相似文献   

14.
王丽萍 《求索》2008,(3):94-95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以血缘为纽带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中国文化人中就形成了浓烈的家本位意识。家本位意识突出了家对于个体的意义,然而正是因人们对家的重视,而忽视了个体,所以鲁迅作为文化斗士而以对家本位思想的消解展开了对封建传统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以强化干部宗旨观念为主线推进学习教育活动逐步深入中共江西省浮梁县委 我县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行为中存在的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脱离群众、甚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等问题,开展学习教育,促进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以此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强化宗旨观念专题学习教育,打牢基层干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基础。通过严格的学习培训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基层干部摆正“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提高了大家对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了三大转变:一是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党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锐意改革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十大探索 “民生十条”: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上体现党的先进性。近年来,重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从“经济本位”向“民生本位”、从“GDP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何劳 《传承》2000,(Z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因此,我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和解决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意义及其艰巨性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和全国一样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关键的是要尽快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虽然是针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而言,但它表明在社会变革的大调整、大转变时期,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的转变,必然带来人的思想、观念乃至价值观念的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带来人的经营思想、管理意识和经济行为、道德标准的改变。因此,要实现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20.
《前进》1994,(10)
虚功实做──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体会朔州市朔城区委宣传部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淡化,对没有明显“实惠”的政治思想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