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桂香 《今日民族》2011,(12):40-41
众所周知,傣族民间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有织锦、剪纸、刺绣、竹编、髹漆等,不同区域的傣族民间工艺有着自己明显的地域特色。聚居于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傣族,即以剪纸、刺绣而著称。  相似文献   

2.
一、芒市非遗资源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在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州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37项.国家级项目"傣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市6乡5镇1个街道拥有代表性传承人64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有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20个(其中传习点1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族象脚鼓舞5个、傣族剪纸2个,省级非遗项目傣族银器制作技艺2个、傣族传统土陶制作技艺1个、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2个;展示点3个,展馆5个).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期间,名为“记忆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目光。18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现场展示了白族布扎、纳西族东巴画、傣族剪纸、傣族竹编、  相似文献   

4.
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数量丰富的谱牒档案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些谱牒档案涉及傣族古代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民俗等各个领域,在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对1949年以前傣族古文字历史谱牒档案的产生、内容形制、研究价值及分布保存诸问题作一概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傣族历史谱牒档案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晓云 《思想战线》2005,31(6):76-81
傣族的水文化包括了傣族的水观念、社会生活习俗及有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制度、规范等,这一文化在傣族的历史上发挥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功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变迁导致了傣族很多水文化要素的丧失,对傣族的水环境保护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今天重新理解水文化的价值,对于傣族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贝叶经不仅记载南传佛教经典.而且记载了哲学、历史、法律、语言、历法、文学、艺术、伦理、科技、医学等内容。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搜集编译整理傣族贝叶经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傣族的历史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增进东南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在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出现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发展,其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分析体会。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历史渊源,然后从"孔雀形象"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两个方面对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比较视野中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及其旅游价值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分布的现象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伴随这一现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既具有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又具有文化表现的差异性.云南傣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选取普洱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傣族为例,把景谷傣族文化置于傣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中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景谷傣族文化自身独具的文化表现形态及其主要成因,思考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发展的当代走向及其应用价值,以探察同一民族不同地城分布下传统文化独有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傣剧是德宏傣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形成于19世纪的盈江干崖,后广泛流传于德宏、临沧、保山及缅甸掸邦傣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傣剧说傣话、唱傣歌、反映傣族生活,表达傣族人民的情感和理想,是一个用本民族语言、音乐演绎故事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傣剧以深厚的傣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丰富多彩的南亚、东南亚文化为依托,借鉴吸收中国京、滇戏曲表演的形式,融入本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戏剧形态中,使傣剧得到"东南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神话传说中的水、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宗教信仰中的水崇拜和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人生礼仪中的用水习俗等四个方面.对西双版纳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及其相关的用水习俗进行了深入的研宄与探索.文章认为,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和水知识,是傣族水文化的核心,在傣族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核心的文化理念指导下,西双版纳傣族形成了一系列与水密切相关的宗教礼仪和用水习俗,形成了一整套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技术和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西双版纳数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西双版纳成为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最后一块绿洲.深入发掘、系统总结傣族传统水文化中所蕴涵的理性与智慧用以指导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初次见到邵梅罕,她正与几位同龄的傣族妇女,在冬季暖暖的阳光下,围着藤桌剪纸。小巧的剪刀在折叠的红纸上轻灵地游走着,在闲聊笑语中,展开的红纸便呈现出了一副美丽的傣家劳作图,竹林、竹楼、稻田、小河、劳作的傣家人民都是那样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2.
满族剪纸     
曾闻 《今日民族》2013,(10):51-51
抚顺满族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文化和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满族剪纸、民歌和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或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陛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
贝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娅 《思想战线》2006,32(3):36-44
贝叶文化是我国傣族地区的一种“活着的”文化形态,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价值,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文化经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杨德明 《今日民族》2011,(6):F0003-F000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面具做工精良、造型奇异、色彩斑斓,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至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傣族面具,仍然在一些傣族村寨流传。  相似文献   

15.
<正>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富集。傣剧植根于德宏这片民族文化热土,用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述家国情怀;傣族剪纸延续着几百年的民族传统,不断生长,传承着民族精神。奘房门前搭戏台,大青树下演傣剧10月,傣族迎来"出洼"节,德宏的干季到来。每年的干季(10月至次年3月)德宏州傣剧团都到村村寨寨演出。"出洼"节,在每年公历的10月上旬,汉语通俗叫"开门"节。此时可以解除"入洼"以来的禁忌,男女可以婚嫁,村寨可以举行大型庆  相似文献   

16.
正傣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景谷、孟连、耿马、元江、新平、双江、金平等县。傣族人民热爱艺术、能歌善舞,傣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袁焱 《思想战线》2012,38(4):129-130
阿昌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由于受文化影响而导致族群分化,进而引发语言变迁的情况具有典型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语言问题。一、阿昌族的族群分化据史籍记载,阿昌族的先民经过多次迁移,大约在13世纪定居于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北部地区。境内阿昌族人口约3万人,聚居在陇川、梁河、潞西和盈江。由于居住地域的原因以及民族关系的变化,早期阿昌族都受到傣族影响,后来梁河和潞西的阿昌族又受到汉族影响,而盈江阿昌族近年来受影响于景颇族。陇川阿昌族受傣族影响,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梁河、潞西地理位置紧靠云南汉文化较发达的腾冲县及龙陵县。到了近代,特别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规划思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原始规划思想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二元宗教文化特色。在传统聚落原始规划思想中 ,凝聚着古代百越文化、傣族村社文化、原始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内涵。研究其文化内涵 ,探索其演变规律 ,对科学规划傣族小城镇和发展傣家“乡村旅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段建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十大神剪”之一、“新中国剪纸艺术家”。他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近乎失传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抢救性的收集、挖掘和整理,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自费对散落民间的原生态剪纸艺术进行了考察;他把教学课堂作为弘扬祖国灿烂文化的精神净园,使内蒙古的剪纸艺术走出困惑,轰轰烈烈地进入了辉煌。同时,他的剪纸艺术创作成功地将剪纸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生活和审美要素融合升华,创造了剪纸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草原剪纸派”代表剪纸艺术家,已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云南西双版纳打洛镇傣族与缅甸北部掸族的跨境宗教交往为切入点,分析由这一交往结构所引发的跨境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互动,以此来判断打洛边境傣族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