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正> 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将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新规定列举了8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其中6种都有法律基础,分载于《专利法》、《民法通则》、《环保法》。但由于医疗侵权在《民法通则》中没有被列入特殊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因  相似文献   

2.
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纠纷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丽 《前沿》2004,(1):119-1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医疗侵权诉讼 ,医方承担举证责任” ,这一规定是切实可行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11,(6):46-46
问:据说《侵权责任法》改了医患纠纷案中的特殊举证责任规定,具体情况怎样?。答: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规定,医患纠纷中,医方有责任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或者自己的治疗行为与患方遭受的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现在被《侵权责任法》变更为“谁主张,谁举证”。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侵权案件受理数偏少的原因之一为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原则;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借鉴法益区分保护理论解释违法行为,可构建出违反保护性法规的环境侵权类型;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范,原告无需对此承担举证责任。此外,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损害赔偿保险制度仍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浅议我国医疗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侵权案件举证责任进行规定,在保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论,在<侵权责任法(草案)>正在审议的今天,提出对举证责任的实施建议,并要求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减少医患纠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设立医疗损害责任专章,从举证责任、鉴定机构、赔偿范围及标准等方面以立法形式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进行了规范。但由于《侵权责任法》适用时间短,法官对其理解与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在审判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为了确保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的利益,我国法律确立了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无过错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但是,当事人双方仍然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进行举证证明。针对不同的构成要件,应考虑原被告双方的差异,对不同主体采取不同的证明标准,以配合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实施,更好地实现相关环境立法的宗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付丽梅  高晓林 《前沿》2011,(18):75-77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通过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对侵权责任予以明确,对制裁侵权行为予以强化,来推进和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民事基本法律。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对侵权责任作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侵权责任法》对原来侵权责任的修改以及新规定两方面分析侵权责任法的亮点,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运用这部新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是环境侵权的特殊类型,在无过错规则原则下,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因果关系认定是决定诉讼胜负的关键。鉴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西方发达国家在立法与审判实践中采用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并形成很多学说。我国立法没有规定该规则,而是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设计来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但在实施中碰到很多问题。实际上,我国审判实践也在大量使用因果关系推定的方式来解决侵权构成要件问题。我国应该引进因果关系推定规则,除了保证其与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科学衔接外,还应辅以其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名誉权侵权案件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我国立法规定,对于名誉权侵权责任统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案件适用的却是推定过错责任原则。立法应当针对名誉权侵权行为的类型和侵害对象的性质分别作出规定:对于事实无争议,仅因评论不当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言论失实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另外,在认定公众人物名誉权侵权责任时,应当适当减轻被告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1.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现象是伴随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的独立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差异较大。应从平衡当事人利益和保证法律规范的协调角度出发解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允许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辨论终结前变更诉讼请求,遵循法律对两类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以保障法律规范体系的完整。  相似文献   

12.
吴祖祥 《求索》2011,(5):166-168
作为侵权和不作为侵权的区分是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不作为侵权仅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本文拟对不作为侵权责任的主体特征、构成要件、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具体探析。  相似文献   

13.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此规定直接导致司法解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能适用,缩小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侵权责任法》可以考虑增加一款规定,"侵害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侵权责任法》作出法律解释,明确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举证责任倒置是在程序法中对"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衡平,是一种给予在某些特殊侵权行为案件中受损害当事人的特殊法律救济方法.其实体法基础是在这些特殊侵权行为中民法上对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特殊规定,而其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却是由于行为人在行为中的注意成本合理与否所导致的.本文以初步的经济分析方法探究注意成本与行为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结果对程序法上举证责任倒置的影响,然后在这个层面上分析举证责任倒置的根源,旨在提出对特殊侵权行为案件中受损害的当事人的原则性法律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新军 《求索》2007,(7):96-98
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因果关系作为待证的案件事实之一是需要证明的。产品责任案件具有的长期性、潜伏性、复杂性、广泛性和科技性等特征,决定了在这些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判断的极端困难性,而由哪方当事人来完成这一证明是由法律预先设定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决定的。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理论与我国现行规定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因果关系的证明与举证责任分配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安全法》只在第138条第3款中简单规定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民事赔偿连带责任,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责任主体地位、民事合同责任、民事侵权责任均未涉及,给行政执法和司法实务带来了难题。因此,要区分检验检测机构隶属于企业、政府和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时不同的主体地位及相应的法律关系;要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认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有合同关系,并适用相应的赔偿原则,这主要基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侵权,应确立过错推定原则作为归责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区分故意和过失,明确故意侵权将承担连带责任,而过失侵权只为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和最新的司法解释表明,对于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这一要件,加害方与受害方均需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而非完全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倒置。在加害方的反证义务相对明确的情况下,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的关键便在于确定受害方的举证责任,设立因果关系推定的标准。这包含两个阶层的内容,即民诉法上关于起诉资格所规定的"事实依据"以及2015年司法解释中所称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从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个方面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为有效规制网络侵权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该条过于原则,不利于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应当从明确界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内涵、完善网络侵权中的"通知规则"、对"知道规则"中"知道"的涵义作出明确解释三个方面对该规定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在我国医疗侵权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规定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依法行医、依法解决纷争、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建立和完善医疗侵权法律制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牟爱华 《求索》2010,(5):170-171,174
罗马法侵权责任原则经历了从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形成的演化,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从纯粹的结果责任到相对主观举证责任的互动变化。但这一互动变化表面上是以实体法为主来展开,而实质是以诉讼法上举证责任制度来创生和推动实体法上侵权归责原则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