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3年10月底起,泰国再度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迫使英拉总理解散国会下议院,并计划于2014年2月2日举行新大选。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政局动荡、国内消费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泰国经济2013年出现倒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9%,低于政府的预期。外交方面,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得到深化,区域及国际合作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
梁薇 《东南亚纵横》2024,(2):92-110
2023年是柬埔寨完成历史性换届之年,柬埔寨政治、经济和外交工作总体过渡平稳。政治方面,以洪玛奈为首的年轻一代领导人顺利接棒,为确保新一届政府良好开局,人民党先与27个中小型政党签署结盟协议,暂时解决了国内政党林立、政见不和问题,再提出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策性项目,消除换届带来的不确定政治风险,使政府以更为平稳的姿态度过此次特殊的新旧换届期。经济方面,虽然政府下调了经济发展预期,但GDP增速仍达5.6%,这主要源于农业整体向好、工业发展平稳及服务业增势明显带来的积极效应,但经济高度“美元化”和三产比例问题仍是柬埔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的隐忧。外交方面,新一届政府重申外交原则,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中柬关系实现提质升级,柬美关系出现新的转机,柬越特殊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展望2024年,柬埔寨第七届政府将开始逐步落实“五角战略”第一阶段规划,在财政预算缩减的情况下,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增强柬埔寨经济韧性,力求实现GDP增速达6.6%的目标。在“大国平衡”战略下,柬埔寨继续深化与中国关系,同时期望淡化与美国之间的分歧以打开外交新局面,建立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国际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拉美社会形势的特点 :社会宏观形势未发生剧烈变化 ,但某些社会发展指标明显恶化 ;争取社会权利的意识和行动仍在不断发展 ;社会问题的发展超出了一国的范围 ,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社会问题继续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梅内姆执政时期,阿根延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的私有化改革,其中电信、供电、供水、燃气等公用事业是私有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总体而言,私有化后公用事业对不同收入阶层产生如下直接影响:服务价格有所下降,服务人群的覆盖范围扩大,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低收入家庭享受这些服务的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有所上升.私有化的间接影响体现在失业问题恶化,私有化使得政府额外收入增加,公用事业的财政负担减轻,相应地,政府用于教育、医疗、扶贫和构建社会安全网等社会领域的支出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以两极思想为指导,以争夺军事优势为中心,力图从实力地位出发,遏制苏联的扩张,加彊美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可否认,里根政府四年来有所得分。从经济和军事看,苏美全球争夺势头近期可能对美有利。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特点是: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加强武力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恩威并用;经济政策上的霸权主义突出: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经常违抗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美国内两党在大的外交政策问题上,实际比较一致,围绕外交政策的斗争,一般是在保守阵营中极端势力同温和保守势力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6.
2009年缅甸政局基本稳定,虽然爆发了世人瞩目的果敢事件,但对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的改编仍取得部分成功,此外,政府与反对党以及昂山素季的关系有所缓和。经济上,缅甸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物价和币值都保持了稳定。外交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然没有取消对缅甸的制裁,但是开始与缅甸进行接触。展望2010年,“民地武”的改编与大选是对缅甸政府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选举中共和党受挫,没有出现它预期的“政治上的重新组合”;民主党力量有所恢复,但其一些根本性弱点继续存在。今后两年两党将基本上是既对抗又合作的局面。面对完全由民主党控制的新国会,里根政府将不得不在一些问题上作些妥协、调整,但基本政策方针不致改变。  相似文献   

8.
2000年7月,蒙古人革党在选举中战胜“民主联盟”,集总统、议会、政府权力于一身,奠定了执政的坚实基础。人革党上台后,蒙古内外政策将保持总体框架不变,但也会有所调整:对内,人革党将回到稳妥渐进的改革道路上,将发展经济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外,将重新重视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关系,中蒙、蒙俄关系可望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也不会放弃多支点、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人革党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是由洪森首相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主导执政的第一年,年内必须面对来自国内外多个方面的挑战。在国内,柬埔寨人民党以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法制国家为目标,强化人民民主,维持国内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仍有所增长;外交上,最为显眼的是柬泰关系因边境争议和他信事件而恶化。展望2010年,总体看将与2009年大致相似,各个方面不会出现大的起伏。  相似文献   

10.
2014年菲律宾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但存在着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政府与阿布沙耶夫组织的斗争。由于公共开支上升、油气下跌等原因,2014年菲律宾经济继2013年之后再次下滑,从7.2%降至6.1%。外交上,明显倒向美日,并拉拢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展望2015年,菲律宾经济将仍然增长乏力,外交上大抵走倚重美日的老路,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泰国提前举行大选,为泰党赢得选举并联合小党派组建联合政府。前总理他信的妹妹、为泰党候选人英拉·西那瓦当选泰国第28任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由于特大洪灾的影响,2011年泰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新政府执政能力也经受考验。外交方面,泰柬边境冲突成为泰国本年度重要的外交事件,但两国关系随着英拉政府上台而开始出现缓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泰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泰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达2048997人,其中公立大学有1765409名学生,私立高校有283588名学生.目前,泰国共有165所高校,其中公立高校78所,私立高校68所,社区学院19所①.泰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无不与泰国的法规政策相联系,特别是在1997年泰国新宪法、1999年国民教育法案、2002~2006年国民教育计划的影响下,泰国高等教育在高教行政、高教体制、高教监督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期泰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2001年泰国宏观经济表现,着重分析出口、内需及对外收支状况的特点,指出经济增长模式、结构改革滞后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是造成泰国经济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一年来泰国新政府面对经济滑坡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泰国华人信息媒介从私人书信到华人报刊,从电讯媒体再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探讨泰国华人网络媒介的现状,从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现、国家形象的反思与解构以及国家关系的积极建构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对国家关系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日关系是东亚地区合作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然而长期以来两国关系龃龉不断,近来双边关系有所缓和,但仍在许多问题上争论不休,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常言道,“旁观者清”,听听周边国家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对我们处理中日双边关系不无裨益。本问卷调查就4个方面,即中日两国际外形象、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中日经贸关系、中日政治关系,列出了相关的40个题目来了解泰国人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泰国华文教育出现了井喷式的复兴现象,其迅猛程度和发展规模史无前例。究其原因,一是自由泰政府调整了对华文教育的政策,使其有了宽松的发展空间;二是由于中泰建交后,中国民国政府对华文教育发挥了推动作用;三是自由泰政府因忙于处理战后所面临的复杂而棘手的内政和外交难题而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扩大了大办华文教育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7.
泰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泰国政府从完善和制定与防灾减灾相关的法律入手,从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在灾害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效。本文拟在考察泰国构建灾害管理体制以及完善减灾救灾相关法律的同时,对泰国政府应对2011年特大洪水灾害的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华人认同看泰国华文教育的复苏与发展(1992~20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起源于海外华人社会,泰国的华文教育亦是如此。1992年,泰国政府放宽华文教育的限制,泰国华文教育复苏并迅速发展,目前泰国有超过80万人学习汉语。虽然泰国华人被高度同化,但是他们多元的政治、文化和族群认同反而促进了泰国华文教育的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2011年3月吴登盛领导的新政府执政以来,着力调整内外政策,迅速开启了“变革”之门。对内,统治缅甸40多年的军政府逐步向文官政府交权,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经济改革。对外,积极融入东盟,同西方国家关系出现重大“突破”。对华,坚持睦邻友好,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但缅甸的民主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任何操之过急的期待或行为,恐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