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其手中拥有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当其很好地履行了职责,使人民有"获得感"时,自己才有"获得感"。如果官员们整天想着自己的权力、地位或者物质等方面的回报,而且是通过投机钻营获得,那么,即使他们的内心有"获得感",那也不是健康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国人大》2008,(14):4-5
如果您能帮我搞到票的话,我将非常感激。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会议上,布什对胡锦涛说,希望得到奥运会美国和中国的篮球比赛门票。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  相似文献   

3.
或者视财如命,或者好色贪杯,或者枕边耳弱,或者摆阔好赌。所谓官员软肋者,总是呈现出高度的趋同性。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官员也是人,既是人,就难全,就难免会有软肋。赖昌星的名言"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官员和所有人一样,都不可能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如精钢铁骨一般在糖衣炮弹面前始终坚不可摧。在制约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所谓"清官",永远  相似文献   

4.
权且套用一下走私商品的雅号——水货。水货文凭可以理解为一切通过不正常手段而获取的假文凭,从广义上说还应该包括那些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的掺了水和变了味的文凭。有消息说,在我国,特有水货文凭的人有50万之众。这50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凭一纸假文凭混迹于官场、商场、还有各种名样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是官场腐败的催化剂,是官员腐败的护身符。这种误党误国的官场潜规则不改,即使在高压反腐形势下,官场边反边腐和官员边腐边升的现象仍然难以根除。为堵住腐败官员以潜规则获利之路,就必须在全党营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氛围,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严格遵守明规则,坚决破除潜规则。  相似文献   

6.
李柃 《创造》2015,(Z1):34-35
<正>混迹于党内的"山头主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利"字才是熔接其亲疏链条的核心。官场风气中有些东西,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诸如,有的同志在干部任用选拔中落了马,思前想后,竟然把原因归结为"我假如和某领导靠得更近些成为某某圈子中的人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参加干部任用竞争失败本很正常,一个萝卜坑里毕竟只能栽一只萝卜,你才学不济,能力不如人,自然就得居下游,怎么会把思路往"是不是某圈子中人"上面扯呢?有人借自己掌握的权力钻空子捞了点不法外水,事发之后,终于受到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有极少数“风派”人物,这种人往往见风使舵,人云亦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平日里八面玲珑,投机钻营,对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吹大牛、唱高调,一旦形势变化,则立刻变脸,见利忘义,另攀高枝。  相似文献   

8.
赵强 《当代广西》2014,(23):13-13
正"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没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听上去有些夸张,却活灵活现描摹出了逢迎拍马的官场坏习气。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它的周围,总会聚集起一些"忠实"的拥趸,有的是对权力有所求,有的是对权力有敬畏,还有些纯粹是"习惯成自然"。正是诸如此类的溜须,惯出了部分干部的"官场毛病",也异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逢迎拍马,甚至有人对此还心存警惕和反感。但是,伸手难打笑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卖官鬻爵的丑恶现象,在中华大地早已被彻底根除。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一销声匿迹半个世纪的丑恶现象又沉浑泛起。官场待价而沽,量“财”录用,“一千挂个号,一万报个到,四万五万给顶帽”,卖官买官之闹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少数领导干部卖官的胆量和手法较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重地威胁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威胁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威胁着人民共和国的前途命运。潜流,在神州一些地方暗暗地流动卖官买官的黑色旋涡,旋转到那里,那里就会出现怪圈。一个工于心计的农民、一个投机钻营的搬运工人…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什么是软肋?说白了,嗜好就是软肋,谁都有爱好、官员也不例外。但对于官员来说嗜酒、好色、贪玩,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只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非吃败仗不可。赖昌星不就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吗":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他正是把某些领导的爱好当作软肋  相似文献   

11.
科学考任干部。对那些埋头苦干、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重用,大张旗鼓地表彰;对那些默默无闻、工作敬业的干部,要适时提高他们政治经济待遇;对那些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投机钻营的干部,及时采取遏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并率先垂范的文风改革举措,针对的是盛行于官场的一种文风积弊,即被空话、套话、假话污染了的官场风气。文风改革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求真务实之风上扬,官场文风、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均为之一新。但端正官场文风非一日之功,改革文风亦非一时之举,从根本上讲,必须把官场文风置于民主、法治和社会监督的制度约束当中。  相似文献   

13.
袁浩 《现代领导》2011,(8):47-47
如今,在某些单位或部门里,有些干部油腔滑调、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投机钻营;有些干部专门做表面文章。热衷于造势,报纸天天登,电视现其形,广播闻其声,但却不肯踏踏实实干实事。这样的官员,人们往往称之为“官油子”。  相似文献   

14.
仲祖文 《今日浙江》2007,(23):62-62
近日,中央组织部和河北省委严肃查处了河北省一名正厅级干部在换届过程中搞拉票活动的问题.这一举措表明了我们党整治选人用人上各种不正之风的坚定态度,说明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搞投机钻营是绝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政绩秀"、"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干部作秀,往往是讲得好做不好,说得到做不到,喊得多做得少。善于作秀的干部,也大都是有花招没实招,有"唱功"没做工,有"演技"没实绩。会场、基层、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党的纪律,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运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①加强党纪教育,是抵御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是非明晰的社会风气,都要靠党的纪律来约束。在经济转轨的阶段,由于政策法律不健全,一些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投机心理和利己主义滋生,投机钻营,争名夺利,追求金钱,奢侈腐化,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为了健康地发展市场经济,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转,就必须抓好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全体党员的党纪观念。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要让…  相似文献   

17.
在一批又一批贪官、蛀虫,被依法惩办的时候,人们的思考也越来越多:我们有严密的组织人事制度,这些贪官、蛀虫何以能顺利通过层层考察,而掌握了各单位、各部门的重要权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失察。用人失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被考察对象的善于伪装、权力到手后的蜕化变质等等因素之外,用人腐败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在用人问题上,权钱的交易以及卖官鬻爵之风又在一些部门沉渣泛起。有的干部心术不正,才疏学浅,品德低下,作风浮躁,凭借他们的德行,不可能得到重用,但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投机钻营,于…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注意查处那些为了提拔重用而投机钻营的领导干部,以及被“政治骗子”利用的人,也要严厉查处那些编造所谓“上面有关系”谎言行骗、污染政治生态的“政治骗子”,决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过去一段时期,白恩培、秦光荣等“关键少数”带头违纪违法,云南政治生态曾一度受到重度污染,选人用人风向标“偏航”,致使一些“政治骗子”在云南地界上大行其道,游走于体制内外装神弄鬼、招摇撞骗。一些领导干部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     
正过去纪委在执纪中有一种倾向,有了问题要么不处理,要处理就"算总账"。——中纪委网站发表述评文章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做到日常化、经常化,而不是运动化不要夸大所谓"从政风险",它只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官场应有的堂堂正正的健康状况。——针对所谓的权力风险、职务犯罪风险、决策失误风险等八大领导干部从政风险,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身在官场就要拿出跟自己死磕的勇气》  相似文献   

20.
"忽悠"是指利用种种办法让别人相信甚至盲从。官场"忽悠"既有"忽悠"群众的、"忽悠"媒体的,也有"忽悠"上下级的。当前我国官场最常见的"忽悠"方式是"数字忽悠",最常见的"忽悠"途径是"会议忽悠"。"为政贵在行",正风肃纪、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是治理官场"忽悠"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