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也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面向21世纪的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学员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突出和加强学员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向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使有识之士对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极为关注,他们预测未来的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因而团结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提出了种种“经济圈”、“经济共同体”、“经济协作区”、“经济一体化”等美好的构想。笔者也坚信在当代有利的国际形势下,经过这个区内人民的共同努力,“21世纪的太平洋世纪”必将从构想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黄鹏 《桂海论丛》2001,17(1):59-62
在21世纪 ,知识经济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广西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 ,必须正确认识广西人才素质的现状 ,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和提高广西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4.
动画产业被视为21世纪高科技、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兴朝阳产业.一方面动画产业迅猛发展,产量暴涨,动画产业人才严重匮乏;而另一方面,动画专业学生却在面对惨淡的就业“坚冰”.面对这一矛盾,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动画专业教学工作者,思考和探究了当下动画人才的出路:高校提高教育水平;政府加强产业引导;动画人才自身练就素质等.  相似文献   

5.
吴红 《前沿》2006,(6):86-89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1世纪的矿业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分析了矿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提出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卢秋玲 《公安教育》2005,(12):18-20
21世纪是国际日益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的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实物量竞争,而是高智商的“人脑”竞争,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而,21世纪是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提出“十”字型人才的新概念,他把人才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面虽然比较宽,但缺乏深入地研究和创新;第二种是“1”字型人才,这种人才在某一项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深,但知识面狭窄,很难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研究;第三种是“T”字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知…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素质与质量的竞争, 21世纪的人才的要求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要求。如何培养人才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使体育教学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好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把素质及优良品质的培养、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才政策的反思与构想潘逸阳45年青年人才政策的反思我国青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21世纪的挑战与青年人才政策的构想45年青年人才政策的反思自建国至今,已有45个年头。这期间,青年人才政策,大约可分为较明显的三个阶段:以“文革”为界线,“文革”以前为第...  相似文献   

9.
从人才战争到人才管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才”的概念很少被提及,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一词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1997年时,麦肯锡公司针对企业界即将面临的高管人员短缺问题做了一项名为“人才战争”或“人才争夺战”(war for talent)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1,(9):1-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华女性以巾帼创新业的精神,更加有力地撑起现代化建设“半边天”的世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是新世纪的显著特征。在新的世纪,妇女能否取得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的主动权,越来越取决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妇女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十五”计划作出了实施“人才开发”的战略部署;江总书记的“七…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期盼、等待和惶惑中,21世纪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有人说这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有人说这是智识经济的世纪,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人财”的世纪。 之所以称为“人财”,而不是“人才”,因为“人才”只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企业来说,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必要一环。换句话说:“人才是企业一笔流动的财富,是企业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在望,培养跨世纪人才已被全国各地区各级领导所重视,并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有计划地、分级、分步骤落实。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跨世纪人才”主要是指学科带头人和年轻的党政领导,因此,仅仅着眼于这一点,就显得有些片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众比培养尖子人才更为重要。科学素养的影响力素养是什么?素养是不是素质?严格地讲,二者还  相似文献   

13.
素质,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东西。素质是素有的、本质的,渗透于心灵思维,表现于平素言行的修养。我们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方针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较新的说法有“21世纪需要懂艺术的科学家和懂科学的艺术家”、“懂管理学的科学家和懂科学的管理者”。社会的发展永远需要这几方面均优秀的人才:身体(物质基础)、品德(精神世界)和立世能力(学识与劳动本领)。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方针定得不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在我们的期待中走来! 我们怀揣着各种企盼,凝听着她的脚步,希望之火在胸中熊熊燃烧! 21世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图景?21世纪将带给人类哪些福祉?人们在思考,在构想,在憧憬…… 近期,本刊以《眺望21世纪》为题,约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撰文,描绘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的教育通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80年代以来,“21世纪人才素质和规格”已成为全球教育研究的热点。人们密切关注着时代的变化特征,关注着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但是,最核心的关注点是21世纪的人才素质是什么?早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代表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及要求问题,其中联合国经济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关于未来人的“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性,二是职业性,三是事业心与开拓能力。其中第三张通行证是强调人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即将到来。毫无疑问,未来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素质教育的命题上,而教育过程中的评价体系又起着强大的杠杆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优”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一、改革评优方式,适应时代需要1、传统评优方式的弊端。沿袭了40多年的“三好生”加少数单项好的  相似文献   

17.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伟大战略构想。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潘云鹤院士的带领下,全国政协“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测研组于2013年10月25日抵达福州,开始了在福建省以福州、泉州两城市为主的调研活动,并参观了厦门的港口建设和厦门华侨博物馆。福建省政协主席张昌平热情接待了调研组,省政协副主席张燮飞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8.
(一) “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作为一种预言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新一轮国际竞争格局的演化结果。如欧共体实现一体化并向中、东欧拓展,欧洲可能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如美国、日本同时在主导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保持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并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那么,21世纪便可能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尽管西太平洋地区能否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心尚难定论,但该地区将成为未来20—30年内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已成各方知识。 中国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发展将促进该地区的发展。西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尤其“亚洲四小”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如“大中华经济圈构想”成为现实,21世纪中叶中国有可能上升为世界经济二强或三强,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对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党校学历是一种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和业务知识、党性要求、领导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党校函授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党校函授教育开办15年来,为党和国家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校函授教育系统的作用,促进党校函授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认为利用系统论认真对其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党校函授教育的整体性《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科教兴国’中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0.
在武汉市第九次党代会和武汉市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实施大市场战略”被列为武汉市跨世纪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这是基于武汉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面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实施大市场战略的若干构想迈向21世纪的武汉,全面实施大市场战略,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要统一认识,理顺思路,统一规划,系统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