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要闻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更加注重保障公平,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优质高效服务,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要闻     
《今日浙江》2012,(9):5-5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更加注重保障公平,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优质高效服务,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安全网,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2020年之前,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南安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较快,城乡差别较小,完全有条件在“十二五”期末,即提前5年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目标。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要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抓住了这两个重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任务。下一步,国家将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在党的文献中经过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主体的“小体系”;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大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中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一体系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覆盖城乡居民”。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项基础制度、三项重点制度和两项补充制度.这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7,(1):44-4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进一步明确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覆盖城乡居民是这次《决定》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逐渐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我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制度的实施,对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龚正 《时事报告》2010,(12):42-43
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社会保险法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在“十二五”到来之际,社会保险法与广大民众见面,既是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的总结,也是“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实施为今后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应该说。这样一个堪称雄厚的国家财力,足以拉起一张水平适当、覆盖全民的社保网。 新年第一期的《南风窗》为我们重点解析了一个梦:全民社保梦。这个梦源自十七大报告在描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就社会保障体系规划的目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推进企业员工全员参保,成为了企业职工社保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1,(8):91-92
尹蔚民在《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时期。要  相似文献   

12.
高平堂  王日明 《山西政报》2009,(14):58-58,55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和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致辞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加快改革步伐、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数据看民意     
政府预算:突出公共财政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财政支出的一些重点方面和重点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我国将推进社会福利模式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意味着普遍性社会福利模式对我国来说可能是现实和未来更为合适的选择。针对我国社会福利模式发展的状况,探讨适度普惠型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从而推进社会福利模式向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转变,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马鞍山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相关决策部署,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动民生改善,基本形成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为主的两大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一、马鞍山市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现状目前,马鞍山市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共有9项,分别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事业单位养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09,(7):1-1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指出,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直是北京市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蓝图,社会保障对象也从城市和企业职工逐渐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和居民转变。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拉动内需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就北京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