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藏族的节日中,除了藏历新年过得最隆重以外,望果节也算是一个重大而热闹的节日。"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据西藏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望果节主要流行  相似文献   

2.
合和 《今日民族》2005,(1):39-40
藏历年,香格里拉藏族称为“阿达拉斯”,意为僧侣新年。节日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般延续一个星期,是藏族最重要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既过农历春节,也过藏历年,两不耽误。他们把过年,特别是过僧侣新年的第一天视为最神圣吉祥的日子。早从12月初便开始准备各种吃、穿、玩的年货。藏历12月是小月,只有29天,因此,29日就成了除夕的日子。这个时候,干面粉可就派上了大用场。藏民要在晚饭前,用干面粉在灶房的墙上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干面粉画上象征吉祥的“万”字,有的还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  相似文献   

3.
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并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又叫“阴历年”。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每逢春节,全国各地都要进行贺年活动:节前十天左右,家家户户就纷纷开始忙于打扫卫生、拆洗衣被、缝制新衣、洗澡理发、杀猪宰羊、购置年货;  相似文献   

4.
林长华 《黄埔》2013,(1):86-88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在海峡两岸中国人心目中,春节是最隆重、最喜庆、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原叫"元旦"。"元"意为开始,"旦"意为早晨,元旦就是新岁的第一个早晨,故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说。"元旦"之称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农历头一年的最后一天(俗称除夕)和次年的第一天(俗称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头一年农历腊月(12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次年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越南的过节习俗与中国大同小异,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年、赶庙会。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相似文献   

7.
去年有幸在日本东京过新年,对日本正月的习俗有了亲身体验。至今回味起在东京过年的情景,一切皆历历在目。 在日本,每年新历的1月1日元旦这天称之为正月,正月的意义即祝贺新年开始的日子。古时日本和中国一样极为重视阴历年后来改用阳历后开始重视新年即正月这是日本最热闹的节庆。整个正月期间一般从1月1日到1月15日。 正月期间要在户外或室内点缀有各种各样的装饰传统的装饰主要有下述三项一是在门前搭″门松″。松树被认为是吉祥树木每年新年到来之际各个公司、商店及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装饰青翠的松枝日语称″…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03,(12):40
泼水节是傣族民间最隆重的盛大节日。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后7天开始。泼水节第一天,傣语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这天,傣族的年轻女性都要上山采花,并将采摘来的鲜花插在水龙亭四周。最后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相当于新年的元旦。节日里要举行泼水、丢包、嘎央(集体舞)、武术表演等活动,晚上要放孔明灯。泼水节期间的傣家人,个个神采奕奕,处处洋溢喜气,节日期间傣家人跳的集体孔雀舞是节日里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各民族团结、吉祥的象征。关于德宏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2):102-104
元宵之夜,台湾的热闹气氛一点不比除夕差。“南蜂炮”“北天灯”等传统民俗,以及融合了高科技的各地灯会吸引了如潮人流。在享受视觉和听觉盛宴的同时,人们也许下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相似文献   

10.
傣族的节日傣族一年中有3个重大的节日,即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又名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都是佛教的节日。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阳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叫"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阳历10月中旬)。傣历新年傣语叫"桑勘比迈"、"棱贺桑勘"(6月新年),外地人通常把它称为泼水节。其实,泼水只不过是整个节日活动的一个项目,傣语里没有这个名词。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十分尊重,每年傣历新年到来的时候,都有组织有领导地让傣族人民过好自己的节日。1961年4月13日至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泼水节一年更比一年热闹了。节日期间,除了举行集体划龙船赛、放高升、泼水、丢包活动以外,还增加斗鸡、游园联欢、放气球、放"贡菲"(飞火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活动项目,使节日增添了新的光彩。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汉族以及居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4,(Z1)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是农历的新年,所以至今仍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相似文献   

12.
江南闹新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又要开始。刚刚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早就企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自然格外喜悦。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浙江的年俗庆祝活动变得  相似文献   

13.
春节的变迁     
《传承》2006,(2):36-37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习俗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春节传承了中华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为中华各民族所认可。古代“春节”叫“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现代人称之为“春节”,在民国以前不叫“春  相似文献   

14.
闹春祈福     
周朝 《浙江人大》2012,(Z1):88-89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中国人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常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中国减灾》2012,(1X):37-38
<正>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相似文献   

16.
闹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浙江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除夕,不管是繁华都市还是古色古香的街巷里,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上了大红对联和门神,而大门上边,则挂上一对对大红灯笼。午后,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便开始从街巷里的一户户人家传来,它在告诉街坊们,谁家的年夜饭又开席了。子夜,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守岁的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点燃了鞭炮,街市沸腾。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3) 黎族打柴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贤武 《新东方》2008,(8):F0002-F0002
打柴舞是海南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家也叫“跳柴”,黎语叫“转刹”或“卡咯”。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古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若干天后才入土为安。  相似文献   

18.
李祥 《今日民族》2012,(3):36-36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壮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祭祀壮家的列祖列宗,这是一年中壮家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正>1843年上海开埠后,租界里除原住民,其余是外国人,这个时期的过年,从一个外国人的日记看,没有燃放爆竹烟花。那个外国人提到戊申年(1848年)除夕:人们都很忙碌,忙着结账,也为明天做好准备。新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都放下手里的活,办公室和商铺都关着门。半夜里,人们都涌向寺庙见证辞旧迎新的时刻。元宵节:人们都出门游玩去了。  相似文献   

20.
姚军 《今日民族》2014,(2):41-42
<正>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畔金峰乡有个只有百余家农户的小村庄——朱家村,这里民风淳朴,宁静典雅,至今仍保留着一个有800年历史的习俗——赛猪头,当地人叫"猪头祭祖"。每年的正月初六,是朱家村人最高兴、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全村各家各户用猪头祭拜他们的祖宗朱熹、朱澹,并举行猪头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