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在我国刑法典中确立的意义许海波新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标志着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典中的正式确立。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项刑法...  相似文献   

2.
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蔡道通中国刑法典的修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的刑法典的出台指日可待。未来的刑法典明确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几乎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再研究罪刑法定原则是否已无必要?我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立...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分析(一)罪刑法定的立法均衡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定化,不应当仅仅表现为形成于法条的文字。作为一项基本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首先应当作为一项立法指导原则而被贯穿于刑法典及其他刑事法律规范之中。基于此,罪刑法定原则由单纯的法条文字转化为现实法治的前提,在于刑法典关于罪责刑的立法设置应当明确、具体、合理、公正,并同时体现民主、科学、文明、进步的立法趋势。但是,中国1997年刑法典在确定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却并未在法条设置上全面贯彻罪刑法定原则,而是存在诸多立法失衡之处,尤其表现为罪责…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典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概念明确化、犯罪数额具体化是罪刑法定原则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的具体要求,因此,新刑法典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犯罪起点数额以及其他界限数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然而,新刑法典并未能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在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中仍采用概念模糊的抽象模式来确定犯罪数额。为了更好地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为了使经济犯罪数额立法科学化,有必要加强研究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一、评析新刑法典的经济犯罪数额立法模式经济犯罪数额是指受经济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  相似文献   

5.
废除类推及刑法科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修改完善现行刑法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七八个年头,在是否废除类推和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绝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废除现行刑法中的类推制度,在未来的刑法典里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认为这是健全国家法制、促进刑法进步、惩罚预防犯罪及保护公民权利的根本举措。有的学者甚至指出,这次修改刑法能否具有历史意义,未来刑法典的科学性、进步性如何,它能否在当今世界的刑法典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废除类推并规定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6.
刑法的明确性及其实现途径陈泽宪,刘仁文当前,刑法的修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在新刑法典中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废止类推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看到,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决不是废止了类推就等于完全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其中,刑法规范的明确化也应是罪刑...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原则不仅仅是刑法的基石原则,更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罪刑法定主义的最初法律渊源,不是出自刑法典,而是来自宪法性文件。将罪刑法定原则宪法化,提升至高级法的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一原则保障公民基本人权、限制国家刑罚权恣意发动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法学》1995,(11)
应整合引进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否属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从刑法典颁布至今,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我国刑法事实上采用了该项原则,只是有些变通而已。且不论我国刑法究竟是否奉行该项原则,但无疑,变通后的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已与西方本源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大相径庭了。原因在于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系移植所致,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罪刑法定原则在新刑法中的确立,在我国刑法史上是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但是这一原则,在新刑法典中,没有被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有其基本的要求,它对犯罪概念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标准;罪刑法定原则面对规范标准和社会危害性标准,在界定犯罪时必须作出明确的价值选择;新刑法中犯罪概念的缺陷,充分说明了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危害性标准的冲突,而规范标准是在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界定犯罪概念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表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应当是限制国家刑罚权,维护市民社会的自由,这也就要求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表述应当采取消极的表述形式。我国刑法典第3条对此的表述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进行的,这不利于罪刑法定原则机能的发挥。对此,在理论上应当进行反思,在立法上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的实体法渊源--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解释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刑事司法的实体法渊源限定为刑法典与刑事司法过程的实际性质严重不符。实际上 ,反映刑法精神的一般法律原则、相对恒定的计划型政策在疑难案件的判决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只要不是在空泛地维护罪刑法定原则 ,依凭于法律解释学 ,我们就必须从罪刑法定的基本精神出发 ,将原则、政策、规则纳入罪刑法定之法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2.
在1994年10月17日至22日于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市场经济与刑法修改和完善”研讨会上,来自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着我国现行刑法典全面修改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了研讨“热点”。现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关于是否规定罪刑法定原则问题绝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刑法典中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并将其表述为:“对于行为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学者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非常丰富,刑法的公开化、、明确化、规格化,以及一系列派生原则,均蕴含着民主…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一步完善刑法典的几点思考●张少鹏一、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未预见新罪”的及时立法问题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原则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修订...  相似文献   

14.
罪刑法定作为一项刑法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刑法普遍遵循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然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背景的差异,罪刑法定思想所蕴藏的理念也有不同。本文在对中日罪刑法定主义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罪刑法定主义存在的不足与缺憾,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司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及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罪刑法定原则在新中国刑法中的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过了一百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尽管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一些类似罪刑法定的思想,有从春秋战国以来公开颁布成文法的传统,有著名的《唐律疏议》、《宋刑统》等法律,其中也有过罪刑法定的某些因素,但在那时确实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是在晚清时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这一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6.
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祥 《法学家》2005,18(3):77-82
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普遍确立的一项最基本原则.国际刑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是惩治规范国际犯罪和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刑事规范.国际刑法遵循和适用罪刑法定原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适用走过了一条坎坷之路.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路在何方?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天虹  高迎晖 《河北法学》2001,19(5):138-139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村民组织成员主体地位的解释,属于限制解释,其生效时间应遵循刑法典确定的从旧兼从轻基本原则.只有如此,方能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中华(以下简称肖):赵教授,您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修改小组成员之一和著名刑法学者,能否请您从历史沿革的角度谈谈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确立的历程及其意义?赵秉志(以下简称赵):这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罪刑法定原则可以说是刑法中最根本、最基本的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刑法典甚至宪法中作明文规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在思想渊源上,1215年英国《大宪章源39条确立的“适当的法定程序”(Dueprocessoflaw),就体现了罪刑法定主义的早期思想。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4条规定:“没…  相似文献   

19.
故意杀人罪从严情节法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幅度从3年有期徒刑直至死刑.如此巨大的法定刑幅度,刑法典对本罪的刑罚适用却除了抽象地规定了基本犯和情节减轻犯两档法定刑外,并未规定任何从严或从宽情节.如此立法,既有违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原则,也不利于死刑的限制.考察世界各国(地区)的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从严情节大致可分为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三个方面.参考域外立法,我国刑法可考虑将杀害特殊对象等作为故意杀人罪的法定从严情节.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3条与罪刑法定原则之具体关系存在不同解读.唯一正确的理解可能是刑法第3条前半段是基于刑法条文的罪刑法定,后半段则是基于刑法典的罪刑法定.中国刑法较少从刑法条款尤其是分则条文之视角来讨论罪刑法定;刑法条文既是定罪的规范,也是决定刑罚的规则;总则诸条款的适用无不以分则条款之适用为前提,分则条文几乎都实践并反映着罪刑法定.第3条反映了以条文式罪刑法定为基础的法典武罪刑法定,进而记载并反映着支撑中国刑法根基的罪刑法定.因此,第3条文本正确的表述顺序可能是“本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