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流失面积达45.4万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 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为14.65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t/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3.67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灾害频繁、地瘠民贫,使黄河中游成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t,其中有千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10m…  相似文献   

2.
从首次调水调沙看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均淤积泥沙2.2亿吨,致使现状黄河下游河床普遍高出背河地面4~6米,黄河成了悬在下游两岸人民头上的“悬河”。由于黄河特殊的多泥沙、善淤积的河情、河性,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任重道远。为了科学调度水库,改变黄河小水多沙、高含沙水流淤积下游河道的不利局面,进一步探讨河道的冲淤规律,实现增大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和行洪能力,改善不利河势,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的目标,2002年7月4日—7月21日,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试验中暴露出的黄河下游防洪减灾问题分析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精心准备下,在各…  相似文献   

3.
黄河花园口的洪水郑州花园口是黄河洪水进入下游的门户,由两条大堤和高出地面的河床组成的下游河道,象一座万里长城式的高架渡槽,滔滔洪水似腾空蚊龙,左突右冲,翻滚飞舞,奔向东海。花园口的洪水,是整个下游防汛的信号、标志和依据。天有不测风云,自大禹治水至今数...  相似文献   

4.
警惕黄河潜在的水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勤业 《中国减灾》1999,9(3):35-38
近几十年来,关于黄河的灾害,人们更关注黄河下游越来越严重的断流,以及由于断流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然而,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特大洪水以后,似乎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黄河流域会不会出现大洪水和大水灾?早在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就认为,黄河是“地上悬河”,“咫尺不坚持,则千里为壑”,在历史上曾北至天津,南夺淮河,不但田园庐舍,皆为泽国,而且泥沙俱下,生命和财产都湮没于地下。“目前形势比过去更险,历史可能重演”[1]。最近以来又有不少学者发出不能…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千百年来,黄河滋养了沿岸丰饶的物产,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黄河也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多害多灾。历史上,黄河上中游地区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形成悬河,洪水肆虐。多沙、少水、污染严重、生态脆弱,是黄河流域的核心问题,尤其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经济社  相似文献   

6.
朱俊杰 《春秋》2013,(5):58-58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存储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山东东明县地处黄河下游,沿黄124华里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积淀着久远的黄河文化。位于黄河右岸、东明高村险工淤背区(大堤桩号206+900)的“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其治黄历史碑廊内有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9座,上面刻有帝尧时期、战国、唐、宋、元、明、清朝时代的碑文。有宋朝苏辙和欧阳修的治河疏略碑,  相似文献   

7.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西岸,总面积1500万亩。在巴彦淖尔盟境内有5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磴口县境内,占磴口县总面积的68.3%。“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一旦狂风四起,卷起沙尘满天,就象一头狂奔的公牛,能飞到北京的上空,甚至越过大海飘落到日本,给我们生活和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向东吞侵,直接威胁着包兰铁路和110国道的安全,每年向黄河输沙6000万吨,使下游河床淤积、抬高,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乌兰布和沙区有…  相似文献   

8.
胡政  孙昭民 《中国减灾》1997,7(4):30-32
1黄河灾害的演变山东位于黄河的下游,解放前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黄河是“善淤、善决、善徙”,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频繁的洪水和风沙灾害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成为闻名世界的害河。解放后大规模的治黄,使黄河有了固定的河道,尽管洪水威胁依然严峻,但在新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关于黄河下游季节性断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祥 《中国减灾》1998,8(2):30-33
关于黄河下游季节性断流问题的探讨张保祥(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然而,就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10.
黄河的回报这是一种真正的回报,当我们为黄河付出了无数心血之后,黄河也在尽心竭力地哺育着我们的人民。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流域各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目前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平原,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在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大于10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有18处,80%的灌溉面积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汾渭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等三大片地区。由于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灌溉用水的保证率。黄河流域的粮棉产量一上再上,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相似文献   

11.
来函照登     
《中国减灾》编辑部: 贵刊1992年第2期“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对策建议”,说明黄河下游防洪减灾的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强调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治理,提出对策建议,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难度大,短期内进入下游的泥沙不会明显减少”;“上游水库修建和灌溉事业发展不断引起的水沙条件变化给下游防洪带来新问题。”这些论点用来说明必须加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可以的,但必须作补充说明,以免误解。上中游水土保  相似文献   

12.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于1997年10月28日顺利实现截流。黄河上已经修建了那么多水利工程,为什么还要再建一个小浪底呢?黄河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条平静的河流,2500多年以来,黄河下游就决口1500多次,大的改道有26次。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两岸人民带来惨重的损失和深重的灾难。据了解,自1972年至1999年的27年间,黄河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对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建国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54年开始编制黄河综合规划,选定三门峡为一期工程,小浪底为三门峡以下一系列梯级电站之一,属远期开发工程。由…  相似文献   

13.
正黄河河流生态失衡和逆向演变的关键因素,实质是流域水土过度开发长期累积的生态影响与破坏。"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长期以来,流域上中游地区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问题突出,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加剧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和洪水威胁,严重制约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防治黄河洪涝灾害始终被作为历代执政者治国安邦的大计而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康熙皇帝1661年继位时年仅8岁,六年后14岁始亲政。康熙帝一继位,就遇到黄河发大水。康熙元年五、六、七三个月黄河就在曹县、武陟、睢宁、开封等地决口,此后黄河下游几乎年年都决口。一到汛期,报决奏折经常出现在康熙的龙案上。康熙十五年,也就是康熙帝亲政八...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它流经九省区,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共有三亿亩耕地,一亿多人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老文化的发源地。黄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以下为下游,最后在  相似文献   

16.
一件提案催生“双百万”工程内蒙古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的60%,并且仍以每年1000万亩的速度推进;内蒙古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40公里;草场严重沙化、退化、碱化,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4%,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发生,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盟尤为严重;东部大兴安岭山地涵养水源的功能衰退,成为松辽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生态根源;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向黄河输入1.8亿吨泥沙,造成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黄河的断流。1999年1月28日至2月1日,时任中共中…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6,(3)
正在黄河下游,从滨州沿黄河右岸大堤东行,到东营市境内,黄河大堤就分成了两条,一条顺黄河而行,另一条蜿蜒东北而去,至垦利县西冯村东侧两条大堤对接,形成了状似弯月的大展区,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用于黄河下游防汛防凌的南展宽工程。打开黄河南展区的尘封记忆,回顾黄河南展区的世事沧桑,对于今天黄河南展区综合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缘由黄河流入东营市后,河道左转弯近90度折向东北,进入了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这段河道南起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4,(3):40-40
近年来,黄河湿地采石挖沙从小浪底往下游,逐步泛滥,甚至有的采沙场建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仅核心区的黄河两岸散布着孟州、吉利、孟津共七八家采砂场长年进行采挖,每家都有十几条采沙船,过度采石挖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致命的:一是黄河湿地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嫩滩、河心岛等逐渐消失;二是野大豆等部分湿地珍贵保护植物遭到了破坏;三是适合湿地候鸟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机器的噪声,人为的干扰等等严重影响了湿地候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黄河最大的灾害是洪水灾害,其中尤以下游为甚。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北抵海河,南至江淮,都曾是黄河洪荒肆虐的范围。从古至今,巾华民族已有4000多年的漫长治黄史,但始终未能根治,黄河成为举世闻名的难治之河,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建国后,黄河治理进入新阶段,人民治黄取得了巨大成就,连续40多年伏秋大讯未决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朱镕基同志要求长江、黄河中上游各省调整思路,要把水土留住。黄河中上游地区不要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产粮食,而是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下游治理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现在就是要乔、灌、草一起上,把山盖起来,不要种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