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前一段时期,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或“半意识形态化”的观点,颇为流行。产生这类观点的一个“理论根据”,是认为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和审美特性不能统一。按这种理论,凡主张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者,必然否定文艺的审美特性,反之,只要强调文艺的审美特征,就应该而且必定要淡化乃至取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功能。显然,这种理论宣  相似文献   

2.
“非意识形态化”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E·希尔斯在1955年发表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为滥觞。D·贝尔和S·利普塞特在1960年分别发表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论五十年代政治思想的枯竭》和《政治的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这两本书都认为当今意识形态的衰落与枯竭,到了终结的时刻了。西方许多社会学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学家通过历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大力宣传“非意识形态化”理论,从而使这一理论成为整个意识形态潮流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正> 近二十多年来,西方国家的绿色运动方兴未艾、引人注目。以“生态运动”为宗旨的绿党在一些国家纷纷建立,有的已经进入议会,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认识西方的“绿色政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前不久,有人把“绿色政治”的兴起看作是“全球主义”思潮的一种表现,是“超阶级的”、“非意识形态的”运动,并以此论证当代世界政治出现了“意识形态淡化”的倾向。如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产生使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的“无中心”状况和“一人一媒体”的可能性 ,为国内各种边缘力量在网上传播其价值观念、政治主张创造了条件 ,其极端形式就是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传播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就使互联网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生活哲学、处世准则、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集中地。在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中 ,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有些则是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如何对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上的主导地位 ,就成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  相似文献   

5.
凡是关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动向的同志,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包括美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有些人一方面大力鼓吹要搞“全盘西化”,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要“消解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要“消解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文艺要远离生活”。“文艺要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离婚”,实际上主张要去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结婚。而且上述这些时髦理论只要查一查其出处,就会发现,大都批发自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御用理论家为针对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而制造的,旨在进行思想颠覆和文化侵…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主体性的讨论中,有的文章尖锐地批评了“文艺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命题,认为它排除了实践的观点,抹煞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是“机械唯物论”、“直观反映论”,“落进了旧唯物论的窠臼”,以至提出不推倒这个“意识形态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难于得到发展。这种批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必须分辨清楚。 人们都知道,“文艺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命题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7.
把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根本所在。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实践和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敏 《求索》2013,(9):153-155
1949年以来,新政权急需确立“文艺新方向”,力图使文艺服务于新的政治主张.要求文学与社会政治的转折保持高度一致。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城市是资产阶级道德和社会腐败滋生之发生地.这使城市写书开始遭遇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制“规范”。“十七年文学”确立的城市写书之文学秩序.使城市逐渐失去了在文学中全面呈现的合法性。作家们无不例外地选择“国家话语”进行文学叙述。于是,城市的文学书写遭受严重挫折甚至断裂.文学言说下的城市形象被不断地简单化与固定化。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进一步优化,作家们纷纷放弃之前被迫坚守的写作立场,城市书写之话语权得以回归。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十七年文学”城市书写之文学秩序得以突破,这是国家文明的发展,更是时代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李希光 《人民论坛》2015,(10):32-35
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再次确定了党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政治正确性标准。重提文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大战略,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我的看法     
<正>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正确解决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郝孚逸同志经过认真思考,在《“文艺——人民双向同构”原理简论》一文中,就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新时期以来,在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指引下,当代文坛打破万马齐瘖的沉闷空气,开展百家争鸣,学术空气活跃。不少文章、论著探讨了文艺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文艺的上层建筑、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文艺的主体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人性、文艺与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艺学的方法论,等等。这些探讨对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起了积极作用,但检索十年来有关文艺论争的文章和出版的论著,却使我感到,文艺界对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研究不多,讨论甚少。郝孚逸同志在充分研究文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人民双向同构”原理,“希望能引起广大文艺工作者对丈艺学基本问题的关注,共同来思考探求当前文艺理论建设的途径。”这一想法不仅是切合时宜的,而且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如“人民是文艺的根,是文艺审美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是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讨论的主要热点问题,近年来讨论尤为热烈。有人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提出“意识形态本性”论;有人强调文艺的审美性,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有人从艺术生产实践看问题,提出“艺术生产”论;也有人从人掌握世界的方式看问题,提出“艺术掌握”论,等等。这些论断各有侧重,多有新意,给人启迪。而今年年初郝孚逸先生提出的“文艺——人民双向同构”论,则从另一个重要侧面,即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作了概括,提纲挈  相似文献   

12.
文艺为政治服务,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文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无产阶级的文艺,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群众的政治服务。但是,为什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又成为一个问题而重新被提出来讨论呢?这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在这个问题上造成极大的混乱;再加上我们长期以来在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主要还是“左”的错误,致使  相似文献   

13.
一、“政治冷漠”的表现。1.经济生活领域。有些同志脑子里全是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经济标准;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引进外资,造成财力、资源大量浪费;国企改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强卖强买,损害国家和大局利益;为了经济利益,什么人都敢用,什么办法部敢使,等等。2.政治生活领域。有些党员完全忘掉了组织原则;有的党员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把上下级关系完全庸俗化,如此等等。3.文化生活领域。片面强调艺术性、娱乐性,追求票房价值,否认艺术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这是文化生活领域“政治冷漠”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既表现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但从长过程看,它的主战场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国内,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斗争,在国际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同反“和平演变”之间的斗争。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主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首先是由国内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入世”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政工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形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严峻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深化企业改革,既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商机,同时也给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这种压力和挑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其一,入世使西方意识形态搭载经济运行之舟在中国获得“准入”。思政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西化”、反演变、反渗透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6.
苏共意识形态为何“一夜剧变”,这是苏共时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封闭性,以及颂扬斯大林主义的结果。这一历史现象,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相对稳定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本身就表明一种认识的态度。传统的理论总是把意识形态看作是充斥各种利益追求和政治目的活动,是各个阶级自我防卫和相互攻讦的角斗场;科学则被看作具有不偏不倚的立场,它“唯真理是趋”。因此有人提出要“强化科学,淡化意识形态”。这种流行的观念本身就是科学意识形态的表现。本文拟揭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区别于其它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的“纯客观”的假象,以达到对科学技术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8.
在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一般认为文艺是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它们同经济基础的距离最远,“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往往并非是直接的,而要经过政治、法律、道德等的中介。其中,尤以政治的中介作用最为突出。”“政治,是最主要的‘中介’因素。”我以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可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这是因为,一个信仰的树立,是与人们的世界观密不可分的,它制约着社会思想意识一切领域的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要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理性权威有别于政治权威,是指秉承这一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具有的让别人自觉听从和信仰的能力或理论的感召力。当前,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应当在增强其政治权威的同时,以其理性权威来赢得中国民众的自觉认同和社会共识。为此,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论体系,增强理论说服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和形象化,打造“文化代码”,增强感染力;培育社会环境,营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合力,从而凝聚人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自觉的、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