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提出要干部“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儿女”,坚决摒弃做“父母官”的思想意识。“当好儿女”与“做父母官”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政绩观念。“父母官”是几千年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为政思想。其中虽不乏有用心为民、心系百姓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父母官”,但他毕竟是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狭隘的立场上的一种从政行为,无形中便与人民有了相当的距离。而“当好儿女”则完全不同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就是这句饱含深情的朴素话语…  相似文献   

2.
谁是父母     
田丹 《党建》2002,(11)
近一些年来,媒体上多次出现“父母官”的提法,称某某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为“父母官”;有的干部也自称是“父母官”。究竟谁是父母?党和政府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父母,还是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干部的父母?这是涉及政治原则的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明确。“父母官”是封建社会对官吏的称谓。封建社会官与民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当时,“父母官”在社会上是一种褒称。清官廉吏以“父母官”自勉,要求自己爱民惠民。贪官污吏以“父母官”自诩,借以掩盖自己的恶行。但是,把“父母官”的称谓移用到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3.
“父母官”是旧时对封建官吏的专称。我们党历来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公仆”的称谓与“父母官”的称谓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却把“父母官”称谓视为“国宝”,常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到处炫耀。“父母官”一词似乎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在报告、讲话,甚至闲聊时,动辄便是“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一定要如何如何”,硬是摆出一副“为民父母”的架势。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某些报刊文章、影视作品中也不时出现“父母官”之称谓,在宣传导向上给…  相似文献   

4.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  相似文献   

5.
「官」气要不得●西凹一些地方,把县乡干部称为“父母官”,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别扭。追溯起“父母官”这3个字,可谓源远流长。这其实是封建时代州县一级地方干部的别称。冠以“父母”二字,听起来颇有些人情味儿,但把官儿看作是人民群众的“父母”,本身就暴露了封建...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究竟谁是“父母”?写下这个命题,我想起了当年焦裕禄顶风冒雪访贫问苦时,握着老农民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看望您老人家来啦。”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邓小平生前所发的那句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视人民为父母,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好儿女,是一种宝贵的“公仆”意识,闪耀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干部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开口闭口,动辄便是“我作为父母官……”众所周知,父母官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7.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正是这万万不能,腐蚀了一个又一个老板,一个又一“个父母官”。都说“知足者常乐”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但人的骨子里本就是贪婪,许多人往往不懂得控制,结果在钱眼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前不久,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万载县株潭镇原党委书记晏志平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他受贿34万元,判处有期徒刑15年。晏志平在剖析自己犯罪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我在株潭是父母官,我为人民做了一点儿事,为企业做了一点儿工作,人民、企业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对待我也是应该的,我是可以不推辞的。”正是这个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使他“理直气壮”地让他管辖的企业厂长、部门负责人像孝敬父母一样给他进贡。最后在厂长和下属的“孝敬”中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了一段电视节目,讲的是几个战争时期的子弟兵母亲被请进城里做客.片子拍的还真实,一些场面让人看了很感动,但个别镜头使人觉得不舒服,别扭在哪里呢?仔细回味一下,原来子弟兵母亲还是子弟兵母亲,只是有的子弟兵变成了“父母官”了,在这一两个“父母官”派头十足的人面前,让我们的子弟兵母亲成了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让人看着心头不是滋味.这能怪谁呢?那一两位也不是想让老人家们尴尬,他们只是习惯了在老百姓面前做出父母官的姿态;子弟兵母亲们也不是没见过场面,她们眼中的这一两位,在他们看来不是子弟兵而是“父母官”,所以她们用多年对待“父母官”的态度来处理与他们的交际.这个“角色错位”所产生的效果是强烈的,它让我不得不想一下这父母官与子弟兵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时下,对领导干部的时髦称谓是“老板”,还有的把地方领导干部称作“父母官”。把领导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自己称为“公仆”的却越来越少了。 如何称谓党的领导干部,看似小事,有些领导干部也不以为然,其实不然。把党的领导干部称为“老板”、“父母官”,其结果是颠倒了主仆关系。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一是要具有平民意识。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你是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你又是普通的一员。也是一个平凡的公民。因此。领导干部不能以“父母官”自居。高高在上。当官老爷。要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掌权之后多想无权之时。常“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自觉地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造福人民。回报人民。做到为民着想。替民办事。帮民解忧。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立志做大事”和“立志当大官”,似乎并没有多大差别,但深究起来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做大事者以民为本,当大官者以官为本。以民为本者,甘当人民公仆,始终代表人民利益,鞠躬尽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奉献一切。以官为本者,自以为高人一等,是“人上人”、“父母官”,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把地方的县乡领导称作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有些县乡领导也常以“父母官”自居,这样的称呼实有不妥。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从“主”“仆”关系的异化与颠倒,“官”“民”秩序的确立与强化,“父”“子”关系的嬗变与“迷乱”,“主”“仆”关系的复归与重建和“伦理辈分”的错位与反正等五个不同的层面,系统地阐明了对干部和人民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厘清了官民关系的历史变迁,弄清了“父母官”、“勤务员”、“衣食父母”、“人民公仆”和“社会主人”等提法的历史由来,指出了继续以“父母官”自居的荒诞与谬误,从而对以“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了政治学的科学解读。  相似文献   

15.
李世明 《奋斗》2013,(12):57-58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领袖。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唯一目的性。他书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永远镌刻在被誉为“第一国门”的新华门。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将一位讨薪的农民和其所在市的副市长请到了演播室。从一开始介绍人物,主持人就对这位讨薪农民说“这就是你的父母官……”;之后采访副市长时,说“你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最后又说“有当地父母官撑腰……”,以此为讨薪的农民鼓劲儿。荧幕上的讨薪者连声称谢。感激不尽。好在这位副市长并没有摆出“为民作主”的姿态,而是强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党课》2010,(3):125-126
把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恐怕是中国的特产。这一称呼,从古至今就没有间断过。时至今日,不还是有人将县、市的主要行政长官视为“父母官”,而某些县市的主要行政长宫也自诩为百姓的“父母官”吗?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父母官’在义务劳动做好事……”2014年1月16日晚上,万州区天城镇万河村党员周涛在微信上看到一组照片,“咦,这不是我们村吗?” “父母官”其实不是官。参加义务劳动的多数是村里的共产党员,最大的“官”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尽管照片中没有自己,但周涛还是很感动:“我们哪怕只是做了一丁点事情,群众都是看在眼里的。”  相似文献   

19.
商山“八品官”──记陕南山阳县色河区委书记阮荣全本刊通讯员樊春勤,柴智省商洛,山峰叠障,连绵起伏。在这茫茫的深山丛中,有许许多多的“父母官”使人尊敬,使人佩服。山阳县色河区委书记阮荣全,就是这样的“父母官”。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阮荣全,1994年8月,...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元月23日,陇南“黑木耳之乡”康县县城并没有随着夜幕的降临而安静下来,在刚刚结束的康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父母官”们,成了这个傍晚市民们的“焦点话题”。当然,最兴奋难眠的还是那些刚刚进入新一届县政府领导班子的“父母官”们,他们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