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时下,在教育孩子时执此冷漠观念的已不是少数,虽然教育部门正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至少近10年来,由于过高的期望和沉重的负担,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学生长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不仅如此,“童年恐慌”现象也在孩子中蔓延,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伤害他人,甚至导致诸如自杀这样极端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八年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赖俊铭与妻子一起去日本探亲.日本是他妻子的故乡,是他求学的地方;五年前,又有两个孩子去到那里读书.一些人议论纷纷:“这家人肯定不会回来了.”“日本生活舒适,工作条件也好,谁还回来!”亲友们也劝这对夫妇留在日本.赖俊铭本人也闪过这样的念头:“岳母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也需要照料.我在日本的许多老师和同学现在在社会上也有较高的地位,求他们帮助谋个职业并非是难事.留不留下呢?”……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仲秋的一天,我们参加了一次让人难忘的家教研讨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几位母亲的谈话曾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位中年妇女对身边一位稍年轻些的母亲说:“假如让你再生一胎,要不?”这位年轻母亲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不要,打死也不要!”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母亲刚说完,周围的几个人竟随声附和: “可不,现在的孩子太难带!” “心扒给他们,也感动不了他们!” 这使我们十分震惊。早就听说过欧美、日本一些年轻夫妇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原因是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对生儿育女承担责任,而眼前这些母亲们不同。事后,我们采访了这些母亲,得知她们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她们都非常喜爱孩子,对抚养孩子也都十分尽责。她们之所以不想再要孩子,是孩子伤透了她们的心。 那么,孩子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李健轩 《新东方》2006,(11):17-19
幼儿园应该是游乐天堂,但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并不少见。最初是许多私立幼儿园有这样的现象,然而现在许多公立幼儿园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幼儿园正扮演着小学的角色,让童心未泯的孩子,接受着小学教学内容的教育。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所谓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一些幼儿园为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其…  相似文献   

5.
说到赵昭亮,可能您不知其人,但若提起北京的“光翌”遮阳篷,也许您就不感到陌生了。赵昭亮正是“光翌”的创建人。赵昭亮的实足年龄也就是39岁,但已经是拥有四个分公司(其中一个是中日合资有限公司)的光翌实业总公司的“大老板”——董事长了。他还是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北京市商会副会长、西城区工商联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政协副主席。童年——坎坷赵昭亮的祖父赵碧琰,早年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在那里留下一笔巨额财产。然而,在赵昭亮童年的那个年代,谁也不敢去认领这  相似文献   

6.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们每天要下葡萄地干活,孩子没人照顾,就把孩子带到地里。”鄯善县农民玉素甫·尼亚孜说,“一天下来,孩子成了‘变蛋’,全身都是泥巴,脏兮兮的。可是不带到地里又没有别的办法。”如今,农民们都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幼儿园去接受早期教育,家长们就可以放心下地干活了;中午也不需要接孩子,午饭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到了下午,孩子们吃完点心,家长们干完农活,接上孩子一起回家。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某幼儿园给园内每个孩子制作“儿童艺术挂历”,其中一页画面居然是幼童身穿日本和服、手拔“日本军刀”的照片,背景还配有“太阳”燃烧、散发光芒的图案,然后以每本58元价格卖给家长。一名5岁男孩问妈妈,“我拍了穿和服的照片,会不会变成日本鬼子?”(见2005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总是这样说:“投资于教育,犹如储蓄,可本利双收”,“父母留给孩子的宝贵财产是使其接受足够的教育”。从这里不难看出日本人是重视教育的。日本的教育实行六、三、三、四制。其间,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共九年实行义务教育,其普及率高达97%,是普及义务教育彻底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在日本,教师受人尊敬。皇太子结婚,婚礼的仪式很多,其中有一项称作为“拜见师长”会,把教过是太子夫妇的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教师都请来,以示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培育之恩。教育犹如储蓄  相似文献   

10.
就在一批所谓“80后”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时,“90后”一词便已频频跃入人们的视线。“90后”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称他们为孩子更为恰当。“90后”说:上课、写作业、吃饭是人生三大痛苦。快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是许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东西。他们的童年没了许多父辈曾拥有的那些“掏鸟窝、穿新衣、吃雪糕”等简单的快乐,而他们的父母又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地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实施着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有家长也感叹: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费了,小小年纪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快乐显得是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11.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一五”又临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记得上个世纪之末我出访过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对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圣。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  相似文献   

12.
同事小卢的儿子刚刚两岁,最近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整天唉声叹气。这个外地进京的大学生,在北京“无亲无故”,没有依靠的力量,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劳心费神,我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幼儿园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按说送孩子上幼儿园,应该一点不难,他何故会因此烦恼?听小卢娓娓道完,始才明白,现在从幼儿园起,教育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了。家长们根据各自能力的大小,动用各种人际关系,不惜以高额费用赞助,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往“好幼儿园”送。弄清了事情原委,我顿有所悟:原来小卢的烦恼来自于平民和富商官员的钱权PK,像他这样的弱势群体,不烦才怪。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陷入了这样一种竞赛怪圈,我们的教育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正>童年的记忆对人的影响是贯穿一生的,也是成年人内心童趣的回归。而如今,成年人与孩子对于“六一”节态度的微妙反差,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错位”的儿童节。小光的日记快到“六一”了,在上海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光似乎并没那么期待,反倒是他  相似文献   

14.
爱莉 《思想工作》2006,(2):44-44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孩子怎么会面有菜色?“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孩子上的这叫什么幼儿园啊?”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幼儿园里正在搞一个为期3天的“要饭”课,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整个幼儿园里,只有少数几个孩…  相似文献   

15.
儿童行为研究专家认为 ,好的意识、好的习惯 ,会使人受益终身 ,而这些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形成关键在于童年。许昌市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针对辖区小学、幼儿园相对集中的特点 ,采取民警早上岗、晚下岗护送孩子过马路 ,创建“安全小屋” ,暂时收留家长晚接的孩子等措施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好评。进入新世纪以来 ,三大队及其一中队领导又在孩子们必经的马路上建立起“红领巾平安通道” ,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安全保护 ,但队领导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孩子们将这种被动地接受安全保护转化为孩子们自觉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环保小卫士     
我们幼儿园现有 1000多名幼儿,每天早晚进园送接孩子的家长达 2000多人次,家长的出入给幼儿园的环境保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尽管小朋友们都知道不随地吐痰,果皮纸屑丢入垃圾箱,可有些家长往往对此疏忽大意,尽管幼儿园就此问题印发了“告家长书”,设立了“禁止吸烟”、“爱护环境”、“家长的言行孩子的表率”等标牌,结果却收效甚微。经过一番思索,我们决定在孩子们中间开展一场怎样维护园内环境,增强家长创卫意识,改变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现象的讨论。别看孩子们年龄小,他们的主意可真不少,有的说不让家长进幼儿园,有的说谁乱…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中国有一个颇有名气的企业家讲过一句名言:“关系也是生产力”,把关系的实质说得再也不能明白了,国人讲究人情“关系”的风气,不是从近代开始的,这种悠久的传统追溯到远古,真可谓是已经绵延了好几千年历史。到了现代社会,“关系”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人们反而是越来越离不开“关系”了。我的一位朋友是关系学的崇拜者,认为中国人从生到死,无时无刻都在与“关系”打交道。婴儿出生,如果不给医院妇科接生的医生送点红包什么的,受罪的也许不光是母亲和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到就业、乃至于提拔升官,无不与“关系”有着…  相似文献   

18.
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幼儿园的孩子在校园里过的怎么样?人在外地,打开手机通过屏幕便能看到孩子在学校里是否听话。日前由淮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淮安联通共同开发的“宝宝在线”移动视频系统在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正式推出。据悉,“宝宝在线”是江苏省首款将3G技术运用于幼儿园管理之中的移动视频系统。此举将为市级机关幼儿园乃至全省幼教系统今后优质办园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雪峰 《当代广西》2012,(20):60-60
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幼儿园,是件让人伤脑筋的事。最近,北京一位家长爆料称,去年他的孩子进入通州哈佛摇篮幼儿园BOBO自由城校区,如今想退学碰到了麻烦。当时园方推荐了一项VIP计划:家长在幼儿园储存一笔30万元的现金,孩子就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幼儿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调查发现,3—5岁的孩子除了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外,还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正在丧失本属于童年的幸福。教育不应该以牺牲孩子们的童年幸福为代价,而应提倡既能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又能让这种幸福成为奠基他们终生幸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