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读着“就时论是”《关键时刻当尽非常之责》一文,我仿佛听到了鼓点声声,看到了万马奔腾,感到心潮澎湃。这篇文章仿佛“吹响了争做世博岗位行动排头兵、争当世博家园行动实践者、争做世博志愿行动带头人的‘集结号’”。作为一名外地读者,我常思考“我能为世博会做些什么”?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是《民主与科学》创刊100期纪念,写这样一篇纪念文章,我义不容辞。众所周知“德先生”“赛先生”是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指明中国前进方向的基本口号,而《民主与科学》就用这样的口号作为它的刊名。“民主”这个词儿在我们中国早已有之。《辞源》该条释文:“民之主宰者,旧指帝王或官吏。《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三国志·吴·钟离牧传》:“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上引《三国志》的话,意思很明白,一看就懂。译成现代口语,更清楚,那就是钟离牧说的,“我为民作主,应当用法来率领部下”。上海辞书出…  相似文献   

3.
读者编者     
王建平同志: 您好! 上期杂志《读者·作者·编者》专栏,我们选登了您的来信,感谢您对《人民论坛》的关爱。您给我们提出的建议,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将逐步加以改进。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 办刊物离不开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我们从上期推出《读者·作者·编者》专栏,为的就是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把刊物办得更好。希望您再给我们多提意见,也希望您来稿。谢谢!  相似文献   

4.
偶读《党建通讯》(2009年第7期)上的一篇文章“对话柏万青”,柏万青同志说:“老年协会的群众跟着我,我跟着党。A等于B,B等于C,C就等于A。”联想到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个别地方官员的“雷语”:“给我抹黑,就是给全县抹黑”、“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如此等等。两相对照,不禁生发些许感慨。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的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撰著的《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199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我要写一本让很多人爱看也能看懂的法学著作。我要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步入法学的殿堂,领略法学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原则。”这本书正是这一想法引导出的成功产物。书中人物故事生动引人,证据学知识广博丰富,同时不失证据学理论的系统性。“证据虽不万能,但没有证据刚万万不能。”‘懈读困惑的证据,你才能走出证据的困惑。”读完全书,就能体味到这两句书封上的哲理性提示,有着广阔的社会人生的背景和深厚的法学理…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尔·多布斯当时正在斯里兰卡威利加玛海湾附近度假,忽然间他感到海水上升起来,没等他反应过来,海水就以惊人的速度瞬间淹没了小岛边上的岩石、海岸公路和周围海滩。侥幸活下来的他事后说:“我眼前看到的一切好像是只有《圣经》中才会发生的大洪水现象,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可怕自然现象。我当时真希望有一艘诺亚方舟会出现在我眼前,将我救上船。”  相似文献   

8.
读书人(古代称为士)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喜欢了议论,这被现代学者朱自清称之为“酸气”。但不论“酸气”与否,读书人爱发议论却是事实。这在先秦孔子时代就盛行,《论语·季氏篇》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这种议论集中表现为议政,所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条云:“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相似文献   

9.
目录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开辟丫中国革命的光辉道路一”··一··,····-···“,.·、··~····“t,·、一贾云甫妙句拈来着眼高 一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贵州所异的诗词······,···············-·····一‘·····……岳国钧周逸群烈士革命事略·················,··················一i.’’·‘··…‘二’‘········……”””二’·.…’·”’‘”“’.”‘”’读陈毅同志《题西山红叶》诗·······.····.···........……‘.....…  相似文献   

10.
任俊华 《湖湘论坛》2002,15(5):30-31
近读池田大作《我的人学》中的一篇散文《忠实于自己》,有感于这篇文章对忠实观的探究涉及到人生的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就此专门作一些议论。一中国古代哲人十分重视“忠”的问题,《忠经·天地神明章》就明确提出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的命题,认为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忠是人的行为和伦理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忠”确是与“善”的行为(伦理行为)紧密相连的,孟子就说“教人以善谓之忠”①。“忠”是儒家鼻祖孔夫子学说的精髓之一,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②孔子认为,人只要…  相似文献   

11.
从劳拉·布什、多丽丝·施罗德·克普夫、柳德米拉·普京、切丽·布莱尔和贝尔纳黛特·希拉克成为第一夫人那天起,她们的一举一动皆举世瞩目,其穿着打扮、风格形象更成为人们心中的“头等大事”之一,代表着国家的风貌。在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里,第一夫人们虽然在总体上遵循必要的规范,却更爱依自己的个性,偏好发挥出“民族特色”。从这5位第一夫人不同的着装风格上,便可见一二。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五·一”的前两天,公司接到一份订单,限定12天交货,因此包括我在内的15名员工在“五·一”期间一天也没有休息,连续加班。这份订单完成后,公司给我们补休7天。当我们要求发加班工资时,领导说已经安排补休了,就不发加班工资了,并声称这是劳动法规定的。请问,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读者侯吉宇  相似文献   

13.
像《触摸科学》这样一本由专业性论文与随笔文章组成的作品集 ,读者完全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对我来说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后半部分 ,也就是“科学与艺术”和“随笔·书话”这几部分内容 ,因为与前半部分的专业论文相比 ,这些内容有着更多个性化的色彩 ,并且可以让我以一种更轻松的心态去看、去思考 ,而看与思考的内容往往就流动在字里行间。1历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太过简单 ,因为许多人都知道历史可以借来用作今天和明天镜子 ,但答案出来了 ,问题也就出来了。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一面镜子 ?我们将如何去使用这面镜…  相似文献   

14.
飘逝的蝴蝶     
我曾读过一本书,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书的英文名字是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潜水衣与蝴蝶》)。写这本书的是一个法国人,叫让·多米尼克·博比,曾是ELLE周刊的主编。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博比的生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还很年轻,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40多岁。他死于一种突发的奇怪的疾病,病名也很奇怪,名叫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它让博比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所有的支配  相似文献   

15.
序今天我们看到的《世说新语》(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这部作品,它的原名、以及刘孝标作注前的情形,现在只能依据后世的资料加以推定。因此,宋代以后,许多人进行了考证并提出了种种假说。本文拟就近年发表的有关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作一探讨,希望能在现时阶段得出一个大致结论。一先从原名谈起。迄今较为有力的看法是:《世说新语》的原名即“世说”或“世说新书”。特别是认为,“世说新书”是原名的观点,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肯定,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余嘉锡的  相似文献   

16.
荀况在《荀子·修身》中有一段话:“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我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能够批评我的缺点和错误,说到点子  相似文献   

17.
许光达同志“几番让贤”,恳求毛泽东主席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的“降衔申请”,(详见本刊第6期“名人轶事”,P35页),我读之再三,感奋不已。 这不禁使我想起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政治家的“推让之道”。例如,齐国的鲍叔牙辞宰荐管管仲、(《史记·管晏列传》),汉朝萧何损嫌举曹参、(《汉书·萧何曹参传》),唐代娄师德推贤不代功(《新唐书·娄师德传》),等等,都是值得推崇的。所不同的是,许光达的“推让”,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精神境界比古人要高得多,诚如毛主席所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的自身革命的明镜。”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0月,以报道世界政坛风云人物而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女士在登机访华前,当地报纸上一条关于中国的消息使她的心情无法平静。“这条小消息虽不涉及政治事件、战争……却使我非常震惊,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法拉奇一到北京,就颇为动情地对她的中国同行们说,“这就是北京繁华市区内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剧院,由于附近商业区的重建而被拆除。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富有、繁荣,但不愿看到中国人过分地模仿西方人的缺点。有些东西是重要的,应该模仿,但我认为不应该为了模仿而失去自己的传统。这座剧院的拆除,是否代表了对过去文化传统的抛弃?”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读者·作者·编者”栏目今日刊出一组文章。文章以短小见长,多则三四百字,少则百字;就事论理,以理论事;或阐发一个观点,或论述一个主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欢迎读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0.
说来凑巧而有趣,苏轼先后三个妻妾都姓王(王弗、王闰之、王子霞)。“三王”均与苏轼相处和谐,患难相共;都曾生过孩子:王弗生子迈,王闰之生子迨、过;王子霞(即朝云)生子逐(不幸早死)。“三王”死后,苏轼均分别为她们写过墓志铭、祭文。“三王”在苏轼作品中都曾涉及,如在词作方面:与王弗有关的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因王闰之有“真诗家语”而作《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与朝云有关的词五首《(歹带)人娇·赠朝云》、《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浣溪沙·端午》、《南歌子》(“云鬓裁新绿”)、《蝶恋花》(“花褪残江青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