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姓不同于单单出自某国、某地、某人的其他姓氏,而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尽管如此,其形成还是有一些共同点,即多数是以爵为氏,正如《姓氏考略》所说:“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姓,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姓,有出自虞舜 姓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0,(8):F0003-F0003
阳泉市盂县秀水镇东白水蒙古族聚居村是全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东白水村的蒙古族是元皇子(其父元太宗窝阔台)塔海、元将拜不花的后裔,元朝灭亡,其子孙改为。孙、鲍、鄯”姓,定居盂县白水、东梁、西烟、元吉等地,白水孙姓居多。  相似文献   

3.
台湾怪姓名搜奇台湾人不但有怪姓,也有怪名,这些怪姓怪名有的来自人陆,有的是台湾人独有,有的则足出自谐音别字。台湾人来自大陆的怪姓有不少,如以“第五”作姓。“第五”原是汉朝大夫第五伦的后代,其远祖据说是战国时代齐国田姓国王。齐国亡于秦之后逃亡的八个齐王...  相似文献   

4.
三问一望     
2004年“5·20”迄今一年。笔者对“台独”分子(包括陈水扁、李登辉之流)提出三问一望。第一问:你(们)说“孙中山是外国人”,“中国史是外国史”,“你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了”。又说“中国不是本国,是敌国”。请问:水必有源,草必有根,人必有本,姓必有(家)谱。你们不论是姓陈,姓李,自家的姓是否都出自中国“百家姓”?你们说的话、写的字、吃的菜、敬的神、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地地道道“中国制造”?你们曾说,“两岸同文同种,何必再敌对”。既是同文同种,何以不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蒋经国如此说…  相似文献   

5.
许氏宗源在鄢陵张彦甫“许”,为炎帝神农之后,出自姜姓,与齐同祖。许姓发端有二:一出自原祖始于上古时期,传说为帝尧时高士许由的后代。二出自周代,周武王封四岳之苗裔父叔于许,建立许国,春秋末为是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姓,称许氏。两说一源,均源于许由、许国、...  相似文献   

6.
陈书方 《前沿》2004,23(12):66-69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从历史昭示、现实出路、必然选择三个方面阐述了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器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 ;东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的观点。论证了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 ,而是姓“商” ;既不姓“公”也不姓“私” ,而是姓“联”。同时 ,分析了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和历史价值 ;比较了资本主义股份制和社会主义股份制的异同 ;回答了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氏是中华四大族姓(张王李赵)之一。张姓的起源,最早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世本》:“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唐《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北宋《姓解》也曰:“张氏出自轩辕第五...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四大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使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联系宜城县的实际谈点对解放思想的肤浅认识。一、要在姓“资”还是姓“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敢于“冒”的胆识。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不少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不要抽象争论姓“资”姓“社”问题,不少文件,文章也明确写进冲破姓“资”姓“社”困扰,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尽然。比如,有的等待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有些人把“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说成是“思想解放”。那是胡闹,是那些想在中国搞“私有化”,把社会主义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散布的歪理谬说。试想,共产党员在方向道路、基本制度等问题上不问姓“社”姓“资”,那还是共产党员吗?如果各级干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都“解放”到不问姓“社”姓“资”、不分姓“公”姓“私”的地步,我国将会天下大乱,重蹈苏联剧变的覆辙。“思想解放”是必要的。人的思想受到愚昧、错误的歪理谬说禁铜,需要解放出来,才能认识真理;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还囿于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传说黄帝之子昌意有个儿子叫韩流,其后代以他名字中的“韩”字为姓氏,是为中国最早的韩姓。但是,姓氏古籍记载世系较详的韩氏则是出自采邑名和国名。如《元和姓纂》云:“韩,出自唐叔虞之后,晋穆侯子成师生万,食采于韩,因以命氏,代为晋卿,曾孙厥生起,起生须,须生不信,元(玄)孙景侯分晋为  相似文献   

11.
“做梦也没想到俺这辈子能和城里人一样住上单元楼,出门是广场.村里还建起了娱乐活动室……”走进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奎三村.一位孙姓大爷这样对记者说,满足中带着自豪。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新时期第一次思想大解放,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则带来了新时期第二次和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决了“唯书”与“唯实”的问题,推翻了“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藩篱,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讨论则解决了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问题,冲破的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其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突破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困扰,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段时期以来,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争论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些人总要把纯粹的经济问题纳入政治争论之中,“左”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使人们不能统一思想,一…  相似文献   

14.
加快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谈到今后的改革,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指出:今后要加快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过去不够大胆,主要是有些界限没有划清,特别是姓“社”姓“资”的问题。要澄清这些问题,一是本来并不姓“社”的,当作社会主义固守,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大胆地破;二是本来不姓“资”的,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如农村以家庭  相似文献   

15.
舒国增 《政策瞭望》2013,(12):19-21
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一种权力再调整和利益再分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方向选择.于是有了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争论,有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正> 股份制是对企业进行组织、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性质的标准。它既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关键在于企业股份的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参股单位以国有资产和公有制企业为主,这样的股份制企业姓“社”,而不是姓“资”。当前推行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一、在我国推进股份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已经经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不问姓“社”姓“资”吗?周仁近年来,不断有人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称作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说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破除姓‘社’姓‘资’”。在他们笔下,小平同志似乎是不问姓“社”姓“资”的,而且是反对问姓“社...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承的百家姓(据《百家姓》记载有506个姓)中,有“张”姓,也有“廖”姓,而无“张廖”姓。也许有人会说,“张廖”姓是复姓。据查阅有关史书,在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公羊、公冶、公孙、公西、公良、左丘、诸葛、夏侯、欧阳、百里、东郭、呼延、上官等62个复姓中,亦无“张廖”复姓。  相似文献   

19.
代表名单如何排列?笔者通过翻阅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多年实践,提出一些想法,以供人大工作者操办会务时参考。一、按笔划多少排列1、以姓名的第一个字,笔划少的在前,笔划多的在后,依次排列。如“齐”姓与“魏”姓,“齐”姓在前,“魏”姓在后。2、单姓、复姓以及少数民族中的一些长姓或不分姓与名的人名,应以姓名的第一个字,而不以姓的笔划多少为序排列。如“欧阳安兵”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Z1)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特区姓“社”不姓“资”1月19日,邓小平一行来到深圳。他在省市负责同志的陪同下,乘车观光了深圳市容,看到深圳的马路纵横宽广,高耸入云的大厦,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看到这繁荣的景象,邓小平很高兴。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