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急需大量劳动力对该地区进行开发。1864年第一批朝鲜人越过边界来到俄国远东,此后陆续有大批朝鲜人进入远东。他们为远东的开发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善于从事农耕的朝鲜人开垦了大片荒地,促进了远东农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向远东移民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俄国远东地区出现了第一批朝鲜移民。朝鲜人向俄国移民的初期,移民得到积极安置,此后每年都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俄国,他们逐渐成为俄国远东地区的主要劳动力。朝鲜人向俄国远东地区移民,不仅受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取决于俄国、朝鲜乃至中国的国内状况,它是在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所引发的一种国际移民现象。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60年代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在远东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经济领域都能够看到朝鲜人的身影。朝鲜人具有吃苦耐劳的本性,他们在远东开垦了大量荒地,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远东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中叶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朝鲜移民逐渐接受了俄式学校教育,东正教在他们中开始普及。移居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在与俄国人的接触中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后,朝鲜人民反日运动高涨,俄远东的朝鲜移民也投入斗争中,成立大韩国民会、劝业会等朝鲜民族组织,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国内的革命运动,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在远东的政治活动构成了19世纪末20纪初亚非拉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俄国对朝鲜的最初了解要归功于来华的使团成员,他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朝鲜的信息:和在北京的耶稣会士接触、沿途见闻、和朝鲜人直接接触.这些人回到俄国后,在撰写关于中国的著作中都要用一定的笔墨来介绍朝鲜,这其中涉及最多的是中朝藩属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对朝鲜的了解仅限于这些人的著述.  相似文献   

7.
1864年,俄国出现了第一批朝鲜移民。随着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朝鲜社会危机加剧,朝鲜人向俄国的移民数量逐年增加。至19世纪末,俄国远东地区已出现了几十个朝鲜移民村,其名称各具特色,反映了其建立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俄国人进入满洲(中国东北地区,下同)是在19世纪末,并主要与修筑中东铁路有关。中东铁路连结俄国欧洲部分与其远东边陲,是通过相邻的中国领土的一段铁路。这个时期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关系和经济关系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9.
在华朝鲜人与在日朝鲜人均为朝鲜的移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历经国籍问题的磨难。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他们在国籍问题上经历过同样的命运,都是日本的“帝国臣民”。但二战后,他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华朝鲜人得到了中国国籍法的承认,取得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而在日朝鲜人却从“帝国臣民”、“皇国臣民”沦落为外国国民,并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不平等待遇,到新世纪更面临着“归化”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远东政策。到90年代,俄国远东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在华大规模兴办企业。近代俄国在华兴办的企业主要以哈尔滨地区为中心,以金融、交通企业的兴办为标志,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东北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日本强迫朝鲜开港过程中,俄国没有加入其中,而是采取了观望政策,这和80年代俄国积极参与朝鲜事务是截然不同的。俄国之所以如此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俄朝间存在民间陆路贸易,它给俄国带来巨大益处;而朝鲜开港给俄国带来的好处有限。俄国远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滞后,航运业不发达,既没有商品向朝鲜输出,也无运输商品的船只。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没有介入美日的行动。  相似文献   

12.
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均形成于19世纪,并分别被两国确定为基本国策。两大政策的目标与实质基本相同,其宗旨均为向外侵略扩张,称雄于东北亚,因而在实施过程中给中国、朝鲜乃至整个亚洲带来深重灾难。两大政策之间的残酷争斗是主流并贯穿始终,但有时又不得不互相妥协和勾结,两国间甚至签订了3次公开协定和4次秘密条约。然而两大政策的结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远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彻底崩溃,大陆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日本的战败投降。  相似文献   

13.
俄国的地区差别十分明显 :作为其发源地的欧洲部分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 ,而拥有12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 ,却基本上是浩瀚无际的处女地 ,生活在那里的大约100万土著人尚处于部族状态。俄国从1648年起开始向西伯利亚移民 ,但在其早期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1904年日俄战争的失败 ,使俄国感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始逐步加快其对西伯利亚的开发 ,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1906—1910年前往那里的移民平均每年猛增至44万。1917年十月革命后 ,国家百废待…  相似文献   

14.
<正> 朝鲜民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土著民族之一,源于朝鲜半岛。从19世纪中叶开始,朝鲜半岛的朝鲜人陆续向中国、原苏联、日本等周边国家大量迁移,逐渐成为遍布整个东北亚的伟大民族。据初步统计,目前在东北亚地区的朝鲜族约有6870万人,占东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迅速发展使中俄经济关系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抚今追昔,回顾和研究一下我国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华工在远东开发中的作用,总结历史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合作乃至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6 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俄政府将远东南部辟为重点移民区 ,俄国远东移民运动从此真正拉开帷幕。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交通条件的改善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尤其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时期达到最高峰。移民运动为荒凉落后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俄国东部,即西伯利亚与远东移民开发史研究的专著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晓菊女士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利用大量俄文资料,对俄国东部移民开发的历史(1861—1917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一百周年。在"日韩合并"到二战结束之后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日本根据"日韩合并条约"和"法务省民事局局长通报"先后两次剥夺了朝鲜人的国籍,进行了人权侵害。21世纪前后,《日本国籍法》的两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在日朝鲜人的人格和权益。  相似文献   

19.
俄国远东位于欧亚大陆东北端,东部面临浩翰的太平洋,北部濒临严酷的北冰洋,海岸线超过一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优良的港口,富饶的渔场为远东渔业发展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俄远东渔业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渔业提供了远东食品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值,是远东最重要的出口专业化生产部门之一,在远东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渔业同所有产业部门一样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鱼产量不断下降,但远东渔业对俄国国内鱼海产品市场所起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一、向市场经济过…  相似文献   

20.
远东联邦区南部是其主要农业区。近几年,远东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苏联解体前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人13'状况恶化、农村经济收入水平低,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扩大。远东各级政府应重视农业问题,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