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下交付这一特殊侦查手段逐步发展起来并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关于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的立法缺乏深入、专门的研究。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的概念及分类、法定条件、实施程序、毒品使用、证据使用和保障等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毒品犯罪侦查中的控制下交付手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克勤  艾明 《政法学刊》2003,20(1):46-49
控制下交付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在打击跨国、跨地区毒品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侦查手段,具有隐蔽性、合法性等特点。近几年我国侦查机关运用该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运用控制下交付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并注意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所谓“控制下交付”,是指在侦查机关的主管或监督下.允许非法或可疑物品、资金或者他们的替代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意向继续流通,并据此查明此项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特殊侦查手段。控制下交付最初是在毒品犯罪的侦查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毒品犯罪日益严重,尤其是贩毒活动更加突出,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毒化社会风气。控制下交付作为一种有效的打击贩毒活动的侦查方法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其他缉毒措施和手段所无法取代的并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方法。本文将在对贩毒案件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简要的论证了控制下交付在贩毒案件侦查中的运用,以期服务于公安一线打击贩毒活动。  相似文献   

5.
祝卫莉  郭维丽 《政法学刊》2009,26(1):101-104
在国际毒情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广东省缉毒斗争的日趋严峻,毒品犯罪必将朝着有组织犯罪的趋势发展。就当前广东省有组织制、贩毒案件的特点而言,可采取的侦查对策有:树立情报意识,实施情报导侦;树立经营意识,实施延伸侦查;采取控制下交付,实施监控侦查;加强侦查协作,实施合作侦查;有条件的提供机会,实施诱惑侦查。  相似文献   

6.
王家鹏 《法制与社会》2012,(20):289-290
打击毒品犯罪中,诱惑侦查措施经常被侦查机关所采用.本文以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为视角,从诱惑侦查在毒品犯罪侦查中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入手,结合我国毒品犯罪侦查实践,探讨毒品犯罪侦查中诱惑侦查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贩卖毒品犯罪案件没有特定的侵害人和被害人;没有特定的举报人;没有“传统意义的犯罪现场”;案件跨地区性明显;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认定犯罪时主观上必须是明知;还有在犯罪手段上是高科技、现代化、反侦查并用等等。因此,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时必须要强化下面六个意识。广辟情报意识情报是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的起点和灵魂。广辟情报,就是思想上要充分重视情报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价值,缉毒工作中要不断拓展毒品犯罪案件情报来源,有效地收集、处理毒品犯罪情报,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提供依据,为认定毒品犯罪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8.
2003''广州地区打击毒品犯罪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广州渐已成为跨国(境)贩毒的重要转运站、省内外毒品的主要集散地、毒品违法犯罪方式的辐射中心和国内毒品较大的地下消费市场。广州地区毒品犯罪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是国际的、国内,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等因素交织的结果。公安机关缉毒部门在工作中,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缉毒队伍向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拓宽毒品犯罪情报信息来源渠道,阵地控制向规范、高效方向发展,用高科技手段侦查、取证,充分使用控制下交付的毒品案件侦查手段,加大对毒品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展缉毒的警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开创缉毒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陈蕾 《犯罪研究》2014,(6):81-87
控制下交付是我国2012年刑诉法新确定的一种特殊侦查措施,其具有博弈行为的特征,应追求侦查效益最大化。如今司法实践面临其启动标准的设置和获取证据的使用问题。控制下交付的实施对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造成一定影响,应当区别情形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10.
蒋丽霞 《法制与社会》2011,(27):127-127,130
使用诱惑侦查破获毒品犯罪案件已得到理论及实践的普遍认可,然而,随着该种侦查手段的普遍使用,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试从诱惑侦查的概念入手,从我区在毒品犯罪中使用诱惑侦查的现状,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在毒品犯罪中使用诱惑侦查的制度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特殊侦查手段的法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侦查手段是指司法机关或者有权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采取的控制下交付和电子监听监视、卧底、窥视监控、诱惑侦查等秘密侦查措施。近年来,随着某些犯罪向着高智商、隐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全球性犯罪,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方案,在毒品犯罪的各个环节布下天罗地网,以期彻底消除毒品危害.然而,在毒品犯罪侦查领域,因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公安机关在犯罪侦查过程中步履艰难,而作为其中一项较为行之有效的诱惑侦查又饱受质疑.因此,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探求完善我国诱惑侦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情侦查被广泛运用于公安侦查毒品犯罪活动中,通过秘密搜集犯罪情报、专案侦查、发现与控制犯罪活动,有效打击毒品犯罪。鉴于特情侦查手段的特殊性,特情侦查天然地与证据认定、侦查人员刑事豁免权、特殊的管理制度等问题相联系。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毒品犯罪中的特情侦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侦查方法的设计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品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犯罪,从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一种国际性犯罪。根据毒品犯罪的特征,其侦查方法的设计和筛选包括贴靠侦查、放线侦查、诱惑侦查、追踪侦查、技术侦查、强制性侦查等几个方面,但其有效运用还应建立在警务合作基础、证据意识基础和战略战术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控制下交付"系一种技术,即在一国或多国的主管当局知情或监督下,允许货物中非法或可疑的毒品或它们的替代物质运出、通过或运入其领土,以期查明涉及毒品犯罪的人。控制下交付犯罪形态的认定既要考虑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既要考虑犯罪完成的客观可能性也要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案首次肯定了控制下交付国内立法的合法性,但由于起步较晚,使用频率不高,人们对控制下交付的认识不够全面,本文试图通过对该侦查措施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的深入探析,多维度展示控制下交付这一特殊的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北京市吸毒人数和毒品犯罪案件明显上升,每年侦破毒品的总量,仅是隐性毒品犯罪的一小部分,公检法机关的传统打击手段,难以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文章从对比三类毒品案件入手,寻找毒品犯罪蔓延和侦破重大运贩毒案件少而难的根本原因,发现重大运贩毒缉毒侦查的特殊规律和突出特点,据此提出管辖的新思路和对策。建议依法调整公检法机关对跨地域重大运贩毒案件的地域、专门管辖,统一实行普遍管辖原则、最初受理地优先管辖与移送管辖原则、部分专门管辖原则。同时,重视规范和限制诱惑侦查的适用,使缉毒侦查工作运行在法治轨道上。  相似文献   

18.
万毅 《现代法学》2012,(6):180-19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后增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即仅笼统规定侦查机关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并未明确列举可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种类和手段。与此相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这一章节下同时授权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此即"乔装侦查措施"。问题在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乔装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同样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除列举性地规定了作为乔装侦查方式之一的"控制下交付"之外,并未在立法上明文列举乔装侦查措施的具体类型和方式,其结果是造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乔装侦查措施"等基础概念含义不清、相关法条内容模糊,减损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威胁到司法的确定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终极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施行在即,上述基础概念的界定问题不解决,司法实务中将无法正确操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与"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相关的程序与制度。因此,应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这两个基础性概念进行规范解释,勘定"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的合理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网络赌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打击网络赌博犯罪已然成为当前司法工作的重要内容。该类犯罪具有赌博场景多样化、规避侦查方式不断升级、共同犯罪率高且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犯罪主体及资金跨地区、跨国境等特征。案件办理面临嫌疑人查明抓获难、电子证据提取难、构罪标准认定难、量刑难统一等困境。对此,检察机关应提高电子证据提取分析能力、提高司法办案人员的执法能力、完善法律法规等依据、建立公检法协作办案机制,以破解取证难题、把握办案规律、统一法律适用前提、更好形成办案合力,促进该类案件的有效办理。  相似文献   

20.
走私武器弹药是一类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犯罪主体、作案渠道、行为手段、社会危害、侦查难点均存在着特殊性,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为有效打击走私武器弹药的犯罪行为,需要综合运用控制下交付、技术侦查、网络侦查、侦查协作等多种侦查手段。对此类犯罪的预防,需要从加强海关监管、市场监管、网络监管、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完善情报信息交流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