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多之后,澳门也将于今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从而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完成了重要的两大步。随着港澳的回归,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统一的夙愿,更是摆在我们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港澳回归对两岸统一推动作用的分析中,展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美好前景。一、“一国两制”在香港两年多的成功实践对台湾的示范作用,增强了台胞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自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据台湾后,两岸就处于相互敌对状态,双方军事对峙,与此相配套的是双方多种形式的“宣传战”,由此造成两岸严重隔绝,两…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同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同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后,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继续统治台湾,两岸进入政治军事的长期对峙状态。尽管海峡两岸在祖国统一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但双方在反对外国的侵犯、  相似文献   

3.
所谓海峡两岸的半官方交往,即海峡两岸以民间面目官方实质形式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开始于偶发性事件,随后逐步发展成为两岸交往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对结束两岸对峙、隔绝局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两岸“尸通”与“华航事件” 两岸交往,自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因两党长期、紧张的对峙,而一直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月,大陆发出《告台湾同胞书》后,两岸关系虽有缓和,但由于台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国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后,以“中华民国”名义继续统治台湾,两岸进入政治军事的长期对峙状态。尽管海峡两岸在祖国统一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但双方在反对外国的侵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共识。大陆同蒋介石集团在行动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并且相互合作,共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享有的崇高威望,在紧张的对峙空间里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进而演绎了特殊条件下一段鲜为人知的“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5.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自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北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台湾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之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最后特赦战犯前的海峡两岸态势1949年底,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了除海南岛、西藏和台湾之外的大陆境内的全部中国领土。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指出“中国人民包…  相似文献   

6.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自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北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台湾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之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杨岚 《党史纵横》2010,(1):63-63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国民党集团成员退居台湾,造成两岸分裂局面。为缓和两岸对立的紧张局势,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就在积极探索能否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8.
1949年至1959年,是美国和海峡两岸之间三角关系异常复杂的10年.笔者认为,这10年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8年底至1950年6月,共产党全线进攻,国民党退居台湾岌岌可危,美国则袖手旁观,“等待尘埃落下”;第二阶段,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隔离”台湾海峡,国民党频繁骚扰,中美交恶,美台关系回返“蜜月”;第三阶段,从1953年7月至1955年2月,朝鲜停战,共产党赢得了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声望,台湾当局被迫收缩,美国则致力于分裂中国;第四阶段,从1955年2月至1959年2月,美国企图使台湾独立,国共两党共同反对,形成默契,大陆“攻而不取”,台湾不再后撤.10年中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美国、大陆和台湾三方,“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对双边和三边关系、对海峡两岸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峡两岸局势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福建与台湾两岸关系由军事对峙转入经贸合作。新时期闽台经贸合作大致经历了单纯贸易阶段;从贸易走向投资探路阶段;投资为主并与贸易相结合,带动科技、旅游、劳务等全面合作阶段。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国共两党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成为全国的执政党,而国民党则退据台湾。从新中国成立到朝鲜战争爆发,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从紧张的临战状态转变为相对缓和的军事政治对峙状态,从国共两党的对抗演变为中美两国的对抗。形成这一局面,与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冷战策略发生重大改变,美国不仅不再只把欧洲看作冷战的重点,使亚洲成为美国冷战第一线,并且直接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这是形成台湾海峡两岸对峙局面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因素。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朝…  相似文献   

11.
王锐生 《新视野》2003,(4):42-44
本文将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称为“企业美”,并具体分析了企业实现“企业美”的不同层次和难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提升人品政德,自觉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身边的党员群众,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两种社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本文对目前学界有关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而应该成为朋友,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行政在运作过程中,应该守法与自律,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既有共同性也各有特殊性。就它们作为一种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想象而言,无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探索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对人们从事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要探索以下问题:一是建立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干部人事制度;二是建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三是建立完备的党政领导干部择优机制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如何进一步办好党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如何办好党校期刊提供了新的机遇。党校期刊的基本任务是反映党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成果,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期刊发展的基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要加强和重视党校期刊的建设,使期刊融入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充分发挥学报功能,为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做好服务,促进党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视角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两种基本价值目标,它们分别表征人本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表征人本身的发展的公平是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追求的目的。确立公平作为目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具有道德人、组织人、政治人、经济人四重属性,四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理想信念建设过程中,要正视党员干部属性和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多管齐下,抓常、抓细、抓长;辩证分析思想建设无用论、制度万能论、高薪养廉论、两面人论等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相抗衡。但时势难拂,吴宓文化观主张中西融汇贯通,另图重建文化典范,实为新文化之异响,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片面之处,有矫正之功。如欲对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有通盘认识,此皆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