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天又是周末,我和远在绵阳的姐姐又是一次长长的视频聊天。虽然姐姐因为工作原因远离石棉已是3年了,因为常常有电话和视频的联系,以及节假日的团聚,大家觉得仍然很亲密。每逢此时不由想起我的父亲母亲的经历,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不逝的记憶     
从城里向西走,过了福州洪塘大桥就到了我居住的金桥花园,有人说我远离城市,可我却觉得有回归的感觉,因为宽阔的乌龙江西岸就是闽侯县,而我的祖籍就在这里。一1927年我出生在印尼中爪哇的马吉朗市,父亲在福州学会做金饰手艺后便到印尼开店,母亲是福州西门人,在生了大姐后,也随父亲到了印尼,我在八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位姐姐,男的数我最大。马吉朗就像印尼其他的小城市一样,只有一  相似文献   

3.
欧拉在姐姐和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自杀了两次”。她说得平平淡淡,仿佛在说着他人的故事。她一般不说“我”这个字,而使用名字称呼自己,下面就是欧拉的话。欧拉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一个姐姐。姐姐是万般宠爱在一身的。因为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而当欧拉来到这个世界时,仿佛是悄无声息的。父母的新奇在姐姐身上实践,欧拉只是沿着前边的辙重走了一遍。欧拉什么都做得好,一切都不会让父母操心。但在这个家里欧拉无足轻重,没有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4.
曾玫 《台声》2014,(2):81-82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却一点也不比母亲少。慈父严师这个称谓放在父亲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我想,他也会很享受这个称谓。记得幼时,幼儿园离家有几站路,总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接送姐姐和我。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们姐俩全托制每周才回家一次,自然每次看到父亲骑车来接我们部会特别高兴。那时看到周边的一切都感觉特别巨大,甚至父亲的自行车都是个庞然大物。那时我坐在自行车的横粱上,姐姐坐在车后座,  相似文献   

5.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6.
林华 《两岸关系》2008,(3):54-55
2008年2月4日,是我父亲的祭日,一大早,母亲就在父亲的遗像前摆放上米酒、元宵和水果,点燃蜡烛,时到中午或晚上,我们全家便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简单的团圆饭。20年来,年年如此。而最难忘的莫过于2007年的春节,我和姐姐在台湾过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我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麻城是老苏区,当时我的家乡西张店九家楼村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姐姐都参加了革命,我13岁当上了儿童团长和赤卫队员。后来,叔叔、姐姐和妹妹都被敌人残酷杀害了。1935年,我怀着报仇雪恨的愿望参加红军。到部队以后,红军官兵一致。行军打仗,首长冲锋在  相似文献   

8.
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也是我入党30周年之时,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我的父亲、母亲、姐姐还有我都是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我孩提时代,父亲总是出差下乡,为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母亲放弃了自己的优越工作,含辛茹苦教育我们姐妹三人成长。  相似文献   

9.
"廿八叔"其实是父亲那辆28寸凤凰牌自行车。车子是1983年的夏天,父亲去省城担任高考评卷员时买回来的。买回车子那天,父亲从日出骑到日落,硬是将"廿八叔"从省城骑回到镇上。虽然一路上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但父亲却异常兴奋,毕竟在当时拥有"廿八叔"的为数不多。记得父亲的"廿八叔"一回到家,我和姐姐就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0.
来到城市已经两年多了,我自己感到已经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是每当想到自己的环境,都不免有些黯然神伤。我的姐姐前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省直机关,我们村出过十几个大学生,但只有姐姐上了研究生,到了省直机关工作,因此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去年,姐姐生了孩子,由于姐夫家也是外地人,孩子没有人照看,姐姐就让我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前些年,虽然我也曾到姐姐上学的地方住过几天,但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能跟着姐姐在城市里生活几年,我感到非常兴奋。我与姐姐的感情非常好,在5个兄弟姊妹中,她最看重我,因为我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姐姐…  相似文献   

11.
首创的这个聊天室搜索引擎是个不错的想法,就是大部分聊天内容让人一头雾水。 我喜欢和朋友聊,喜欢和同事侃,还喜欢和在加州的姐姐“煲电话粥”直到凌晨三点。但我对网上聊天却一点都没胃口:我曾在美国在线、Ex-  相似文献   

12.
赵书 《北京观察》2015,(9):38-39
<正>民国34年,正赶上日本宣布投降,斗灯会成了无拘老少的全城庆祝抗战胜利的大游行。1945年,我家住在北京东城朝阳门内竹竿巷胡同40号。父亲赵允璋在一家英文报社内担任营业部经理,祖父赵常秀是赋闲在家的评书艺人。我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由于父亲职业的需要,家里置有一台很大的收音机,父亲每天要听新闻。8月15日,广播中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全家十分兴奋。听完广播,七十多岁的爷爷带着姐姐和哥哥站在院子里,向隔壁东院小楼上的日本人高喊:"我们  相似文献   

13.
周元亚 《黄埔》2008,(3):58-60
父亲自1976年4月去世至今已有30多年,这篇稿子是我在阅读母亲张素我让我保存有关父亲的大量资料之后整理出来的。我无法控制自己想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阅读,因为越读越接近了父亲,越读越觉得父亲的亲切。  相似文献   

14.
1远在浙江工作的姐姐打来电话,说爷爷去世了,妈让我们回家一趟。姐姐特意把我们这个词说得很重,因为我已经五年没回家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我来到人间41年后的今天,我已无权再延续自己的生命父母离异,兄妹约增,父亲不认亲生儿子.母亲不知在何方,我没有亲人,我该走向何方……我叫杨阳,今年41岁,系一名上海籍死囚犯。我出生于一个双职工家庭,但家庭并没有给我的童年带来幸福和欢乐。我共有四个兄妹,姐姐、哥哥及妹妹。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听到父母整日争吵,这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1965年的一天,父母离婚了,厄运当头,遭到不幸的首先是我们兄妹四人。我的大哥与妹妹由母亲领养,我和姐姐由父亲抚育。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姐弟不来往.兄妹不相认…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出生在台南县大内乡偏僻的二重溪农村。在悠长的记忆里,幼年亲历过的一件事情却是至今都无法忘记的,成为了心中永远的记忆。记得那还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同村人李妈兜、杨荣山两人经常会在我家与我父亲一起喝茶聊天,而且还经常穿着红裤子,幼小的我就会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他们穿着红裤子?父亲告诉我,他们是"あか"(音译"阿卡",日语"赤",此处特指"共产党"),1928年他们遭到了日本宪兵的追捕,在我父亲的帮  相似文献   

17.
她出生在1969年的严冬 ,也许正是因为她降生的季节缘故 ,注定了她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是艰辛、痛苦与磨难 ,但同时也铸就了她刚毅不屈的性格。在她来到世间第六年父亲撒手人寰 ,留下孱弱的母亲和她们姐妹五个 ,为了供她和两个姐姐上学 ,母亲节衣缩食 ,勉强支撑着这个家。为了生存 ,正在上学的两个姐姐被迫辍学回家务农 ,可以想象 ,当时她的家庭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可为了满足她的求知欲 ,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到姐姐家去上学 ,从此 ,她就在姐姐家渡过了她十年的求学生涯。1988年当她顺利地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时 ,命…  相似文献   

18.
母爱无语     
母爱,这一无价的馈赠,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福祉。这个“福”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我已长大。才觉悟出:身为儿女的我们才是这份馈赠的继承者和拥有者,然而我们无法用词语来诠释她真正的内涵,因为她是那么的普通,却又是那么的伟大……幼年,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条件还算宽松。父亲在镇上开农用三轮车,母亲在外卖早点,我和姐姐俩无忧无虑的上着幼儿园,就这样生活了有六个春秋。后来我们迁居到农村老家,住进了奶奶隔壁的三间瓦房,然而,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父母常常大动干戈,吵嘴打架,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母亲百般无奈…  相似文献   

19.
冰灯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的春节,年少的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拜年的习惯。在我们看来,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的要求是:"不要纸糊的。"父亲纳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18年,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思,身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看到父亲的付出是对北京发展有意义的,才使得我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的父亲林海涵,1995年加入北京市政协,是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共履职18年。父亲在2012年末退任后,任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高级顾问。父亲初当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我们三姐妹,当时刚刚入读香港大学的我对"政协"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