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到城市已经两年多了,我自己感到已经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是每当想到自己的环境,都不免有些黯然神伤。我的姐姐前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省直机关,我们村出过十几个大学生,但只有姐姐上了研究生,到了省直机关工作,因此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去年,姐姐生了孩子,由于姐夫家也是外地人,孩子没有人照看,姐姐就让我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前些年,虽然我也曾到姐姐上学的地方住过几天,但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能跟着姐姐在城市里生活几年,我感到非常兴奋。我与姐姐的感情非常好,在5个兄弟姊妹中,她最看重我,因为我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姐姐…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我们家起床最早的人。母亲一早起来洗脸、梳头、扫地、做饭,忙忙碌碌着,一直到我和姐姐起了床,她也没有闲下来。那时我和姐姐还都在上小学,学校离我们家有很长的路要走。每当我们要出家门时,母亲不管手里在忙什么,总不忘嘱咐我们一声:“中午早点回来”(那时的学校中午是没有午饭的)我们自顾走我们的路,每一次都是很随便地回她一句:“知道了!”其实出了家门我们就把母亲的话像风一样地忘到了身后。每一次我们都是在外面疯玩到肚子咕咕作响、再也忍不住饿时才想起回家的。母亲总会先于我们的脚步抵达家门时给我们开开门,…  相似文献   

5.
围剿贫困     
案例案例一:九岁的小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去上学。小莉的家在太行山最深处的一个小村子。小莉不能上学的原因很简单,在把三个姐姐都送到学校后,曾经发誓要让每个孩子都走出大山的父亲实在拿不出第四份学费。小莉不能上学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看护四岁的弟弟。上个月,小莉过生日时,除了得到两个鸡蛋外,还得到父亲不太肯定的许诺,如果今年的粮食、果子收成都不错,就让她也去上学,这让小莉兴奋得几个晚上没睡好。可是半个月前,小莉的上学梦被彻底粉碎了。家里的支柱———父亲帮邻居修房子时不慎从房上摔下来,…  相似文献   

6.
母亲因病去世了,许月华的双亲都离开了人世,她成了孤儿。3个月后,她因捡煤核横穿铁路被压断双腿,成了一个高位截肢的残疾孩子,那一年,她12岁。许月华1岁时丧父,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改嫁到了邻村,12岁时丧母,仅仅过了3个月,她被高位截肢了,命运在那一年将所有的重担压在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7.
我叫阎民生,我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感谢残联又为我们残疾人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我和我的爱人都是聋哑人。女儿也是聋哑人,现正在天津理工学院上学。女儿能够上大学就是市残联关心帮助的结果。1999年,我女儿考取了天津理工学院,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和她母亲也添了一丝忧虑。她母亲下岗。她弟弟上学,一家4口人全靠我每  相似文献   

8.
王广尧 《两岸关系》2001,(11):27-28
母亲姐妹三人,小姨排行老三,是全家的宝贝。两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早早地帮大人干活理家,唯独小姨有上学的机会,而且一直读到高小毕业。这在当时青岛的农村,已是凤毛麟角了。有文化的人,结婚也晚,小姨二十多岁才出嫁。小姨夫是当时国民党军工厂的工头,为人侠义,爱好武术,刀枪棍棒样样拿得出手。当时,他们家的生活过得还算宽裕。  相似文献   

9.
弟弟几次邀请我和姐姐到菲律宾探亲,姐姐都不去,她一会儿说这个原因,一会儿说那个不便,但母亲和弟弟来中国时,姐姐都会来和他们聚会。  相似文献   

10.
小王玲上学     
1982年,王玲出生在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余家湖水洼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王玲是不幸的,来到这个世界仅半年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治好小王玲的病,父亲王志明、母亲董明风背着她跑襄樊、上武汉、下河南,花去医疗费近万元,也未能见效。王玲从此成了下肢瘫痪的残疾人。7岁,是每个儿童背着书包上学的年龄。小王玲只能望学兴叹,王玲的父母也希望她上学啊!可靠父亲干搬运工每月挣来的百十元钱和种的4分地的微薄收入,既要给她治病,还要供她哥哥上学,如果再让她上学确实无能为力。一晃几年过去了,小王玲一直梦想着上学读书,有时拿着哥哥…  相似文献   

11.
文赤桦  岳瑞芳 《人权》2002,(4):37-38
没有很高教育程度的农村妇女可能不会在一周内变成希拉里·克林顿那样的人物。然而,经过一周的培训之后,来自河北满城县的40位农村妇女却发现,她们也能对她们各自的社区政治产生影响。 “我打算向我父亲挑战,竞选我们村的下一任村长,”19岁的李迎慧在培训结束时的模拟竞选演讲时说。“我比他有文化,而且我也比他更了解农村妇女所面临的问题。” 这位年纪最小的受培训者这样 讲,也许是在政治上不成熟。然而,她的确认识到,农村妇女必须学会站出来,力争男女平等权利。 “我不愿像我母亲和两个姐姐那样生活,”她说。她母亲是文盲,两个姐姐仅上过小学。 来自龙居村的赵艳会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回去后要与村民们一起关注下届的村委会选举。她说,以前的选举中,有些候选人花钱买选票,一张选票通常是十五块钱。 49岁的赵艳会说,村民们对这种  相似文献   

12.
母亲生有三个子女,除了我的经济条件尚可之外,两个姐姐都没有能力尽自己的义务。对此母亲对自己的晚境常常忧心忡忡。母亲没有劳保:“有力气就有饭吃。”可现在,气力正被岁月无情的夺去,她上一次山有时也气喘吁吁。见到我时就说,我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三年前,在一次母亲患病后我开始隔三岔五给她一些零用钱,有时是五十元,有时是一百元。母亲先是推脱,说我的生活也不容易,现在她还能耕种。在我  相似文献   

13.
张继云 《人民公安》2005,(18):36-38
血案发生在生活区2005年7月27日,云南模具二厂职工骆自清一家三口在住本生活区的岳母家玩到22时许才回自己家,骆自清先走了不到10分钟,妻子赵云晴就背着儿子随后进了家门。夫妇想早点休息,进屋就各自关了手机。这时,同在一厂的妹妹赵云霞想出去吃烧烤,就叫丈夫打电话约姐姐一家人一起去,姐姐、姐夫都关了机,当时她没想到姐姐一家会突遭惨祸。次日上午9点30分左右,牵挂姐姐的赵云霞觉得心里有点慌,就到相邻的车间看姐姐是否来上班了,车间的工友说她姐姐没来上班也未请假,她又给姐姐、姐夫打电话,仍然是关机,于是,她顿感事情不妙,迅即打电话给…  相似文献   

14.
正她讨厌母亲,甚至恨她。恨她对自己的冷漠。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给她一个笑脸,更别说陪她玩耍。她羡慕别的孩子,总有母亲陪着踢毽子,陪着捉迷藏,可是对于她,那永远是一个奢望。同样是她的孩子,母亲对姐姐却偏爱有加。母亲给姐姐买了许多好看的衣服,四季都有。她呢?只是冬天的一件新袄子。较之姐姐慢慢一箱子的好东西,她忍住眼泪,努力往回流。默默地告诉自己不在乎,可仇恨的种子却像水草一样疯狂滋长。于是,她拒绝叫她一声"妈"。  相似文献   

15.
张桂梅——造就生命的绿洲她没有孩子,可她现在却是49个孩子共同的妈妈。她说,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她,张桂梅,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用她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1995年,张桂梅相濡以沫的丈夫因病去世,1年后,张桂梅离开了曾给过她快乐,也留给她伤痛的大理,调到华坪中心中学任教。至今她还记得刚到华坪时遇到的一幕:一位傈僳族老大爷为了送孙女上学,天还没亮就开始走山路到学校,而当他用颤抖的手打开背包为孙女交学费时,全是几分或一毛、两毛的零钱。张桂梅当时就流泪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民族贫…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供他上学,姐姐辍学南下打工;为了逃避强暴,姐姐徒步北上回家;因为家人冷漠,姐姐离家数年未归;作为研究生弟弟的他心里充满了忏悔,决定放弃考博,找回自己的姐姐……2005年12月7日,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姐姐,而此时他们已经分离了3年。见到姐姐,他泪如雨下:“姐姐,我们回家,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姐弟俩抱头痛哭,人们的眼泪在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为这背后令人辛酸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17.
易立竞 《今日广西》2010,(15):30-31
冯小刚的新片《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一对7岁的龙风胎在大地震时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李元妮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个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得过一场大病的弟弟。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姐姐劫后余生,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18.
三姨     
三姨是我母亲的小妹。外婆家穷。大概十来岁,三姨便从无定河畔的一个小山村来到我们家生活。那时,母亲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三姨一边上学一边帮着母亲料理些家务。父亲经常出差在外,家里有这么个跑前跑后的小女孩,还真是顶用。可一旦父亲回家,住的地方紧张  相似文献   

19.
真相     
柱子得知姐姐自杀身亡的消息时,他正在参加研究生的考试。考完试后,柱子立马坐火车匆匆往老家赶。柱子父母死得早,是姐姐靠喂猪喂鸡采药材供养他上学的。柱子很争气,学习很刻苦,那年高考他终于如愿的考上了西北一所重点大学。全村为之轰动,苦瓜村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姐姐的脸上布满了笑容,但笑容的后面隐藏着艰辛和无奈,柱子知道姐姐是为他今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就在这年,姐姐嫁人了,嫁给了村长的儿子。姐姐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姐夫的脸上就布满了乌云,他就整天在外喝酒,喝醉后回来就打老婆,姐姐经常被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  相似文献   

20.
虽然许多才来到美国不久的中国老人们每天都早出晚归,由小巴士接送着去老人活动中心,但是老人活动中心是个什么样儿,我是一点也不清楚。可是看着将近80岁的母亲自从一年多前加入了那里的活动之后,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身上的病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再时不时地要我带她去医院看病,由这事想来,老人活动中心必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家姐妹众多,大家相聚时总爱揶揄母亲说,她每天早晨花了太多的时间装扮,把自己弄得那么干净整齐,又不是中学生去学校上学,还指望着哪个男孩子对她多看上两眼。母亲被我们如此的逗弄每回都是笑得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