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知识分子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对培育乡村文化队伍、传承乡村文化内容、支撑乡村文化活动、引导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切实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需进一步营造乡村知识分子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政治生态和文化氛围、完善乡村知识分子的奖励机制和培养体系、增强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支持,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道德上的号召力和人格上的感化力都比其他阶层具有较大优势,乡村知识分子对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的基层政权由士绅阶层掌握,士绅阶层在长达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是乡村的实际管理者,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国家政权深入乡村,士绅阶层退出基层管理,演变成了乡村知识分子群体.随着近年来基层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社会治安中的重要影响力量.因此研究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必要,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和经济地位,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我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阜阳市已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法治乡村建设制度体系,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以法治为基本治理理念,形成了"党带群建、十户联治"等乡村治理品牌。但阜阳市法治乡村建设还存在村庄空心化趋势下自治活力不足、农民法治意识淡薄、民间法与国家法存在冲突、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应当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村民法治思维,发挥德治内涵优势,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高质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是国家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现阶段,村规民约和国家法在现代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法"与"村规民约"的二元冲突,主要包括:法律与道德的选择冲突性、传统礼俗与现代法律的价值不和谐性、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中二元治理的主体不一致性。现阶段,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在乡村治理中亟需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吸收村规民约中的法治资源,完善国家法;必须要坚持以民为本,培育村民的法治人格,树立法律意识;必须探索嵌入治理方式,将村规民约与国家法有机结合,合力推动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需要发挥文化人的先锋和骨干作用,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己成为乡村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乡村乡土文化的现代因素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踏实工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教育引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也在工作地点、生活环境和文化志趣的意义上,被划分为城市知识分子和乡村知识分子,这种区分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文化的先进性与兼容性、知识的实用性与多向性、道德的示范性与开放性、人格的独立性与复合性相结合的新特点。乡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推动经济进步的支柱、加速政治民主的灵魂、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石、促进乡村和谐的中坚。乡村知识分子也存在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乡村情感的矛盾性、社会声望的迁变性和经济条件的脆弱性问题。发挥乡村知识分子作用需要增强使命意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激励政策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认真思考乡村知识分子的基本理论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乡村精英分类学说并未根据乡村精英的差异明确区分出相应的治理方式。依据我国乡村精英结构发生的新变化,乡村治理精英可进一步细分为内生型乡村治理精英和外生型乡村治理精英。乡村治理应当遵循权变思想,针对不同的乡村治理精英类型采取不同的乡村治理逻辑:当内生型乡村治理精英强大时,乡村治理逻辑应当依靠充分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内生型乡村治理精英的积极功能;当内生型乡村治理精英弱小时,基层政府应当着重运用官僚体制自身的理性力量,发挥外生型乡村治理精英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权威即"乡贤"~([1])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教化解决纠纷以维持当地的社会秩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乡贤通过宣讲"卧尔兹"的教化方式,采取劝导、训诫、教育的宣讲方法解决纠纷,其教化目的实现的基本路径为"理解规范—强化认识—遵守规则",为当地社会秩序的维持做出了一定贡献。乡贤宣讲"卧尔兹"的教化方式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并以中国自生法秩序为基本参照,才能令其在西北地区的乡村治理中继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单元和关键领域,也是国家治理的突出短板和攻坚对象。新时代乡村治理变革在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重良性转向:基层政权从悬浮到下沉是乡村治理的第一重转向,从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是乡村治理的第二重转向,从行政异化到回归自治是乡村治理的第三重转向,从二元割裂到一体发展是乡村治理的第四重转向。在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积极作为下,在科技支撑的基础上形成的四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契合乡村综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入新时代,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目标指向和格局塑造为标志,开启了乡村治理的4.0版,也即"自治为体、法德两用、技术赋能"四治合一的最优型善治。最优型善治更加有利于打造乡村治理的中国之治,实现乡村治理的范式跃迁。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皇权主义体制下的中国,"皇权不下县",在广阔的乡村,皇权、绅权、族权和农民构成了独特的乡村治理生态。其中,乡绅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是其他权力主体的缓冲器,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乡绅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冲破皇权主义的禁锢,也并不存在"乡村自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乡村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新思维、新模式。当前,作为国家基层治理重要场域的乡村治理空间呈现出高度空心化、碎片化、异质化,面临着相对复杂的治理任务。如何以新生的治理要素重塑乡村治理秩序,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因此,以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为研究视角,分析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善治根源、角色定位、发挥效用的内在机理和治理路径,对于优化当下乡村治理资源、培育乡风文明、化解乡村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治理中的治理主体、治理空间、治理环境等诸方面共同构成乡村治理生态,对乡村治理具有重大影响。受不同治理生态影响,中国乡村治理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时代特征。在梳理中国乡村治理生态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发现,要实现乡村善治,必须正确处理乡村文化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正确看待乡村民间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正确发挥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作用、正确认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大邑县"无讼社区"建设为例,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视角通盘设计、谋篇布局,探索基层治理法治化内在规律,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无讼社区"建设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庭是中国农村社会最基础的构成单位,其在中国乡村治理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回溯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可以看到只有当家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生产力才得到极大释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乡村治理的基础被动摇乡村治理的效果无法保证。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必须通过推进乡村自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乡村公共性的建设等措施,重塑农村家户间联接机制,筑牢乡村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乡贤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维护乡村社会和谐、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新乡贤的统战工作尤为必要。思想重视不够、机制保障欠缺、相关渠道单一是当前新乡贤统战工作面临的难题。在思想层面加强对新乡贤统战工作的重视,在组织层面健全新乡贤作用发挥的机制,在技术层面拓宽新乡贤治村的渠道是做好新乡贤统战工作,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一体化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6.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里,虽然封建王朝对乡村的治理模式在各个时期不尽相同,但如果从朝廷与乡村的关系来看,无非是对乡村资源(主要是农民和土地)采取的控制形式不同而已。以税制这一乡村资源征收的主要形式为主线,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呈现三个清晰的阶段:秦汉时期"按地收租、论户取赋"的"田租、赋税"制度,农民和土地捆绑,实行"乡官里治"的垂直式管理;唐宋时期"舍人税地"为主要特征的"两税法",实行"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双轨运行治理模式,对农民和土地分别实行控制;明清时期以财产为主体、货币化征收为特征的"一条鞭法",对农民和土地大幅松绑,实行"乡绅治理"这种间接控制模式。这样的制度演变中,朝廷对乡村的管理越来越松散,但实际控制力和乡村资源的动员能力却不断得到加强。传统乡村治理制度的变迁也启示我们,在当今乡村治理中应大力推动基层民主自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参与: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进乡村治理改革、实现乡村富裕的重要举措。农民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主体。但当前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存在着农民主观参与意愿不强、"官本位"与"小农"思想残存、农民内生能力不足及传统科层治理缺陷等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中心的角度进行审视,构建农民、政府、乡村企业、社会组织、新乡贤等五位一体的合作方略,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良性参与模式,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多样而脆弱,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发展、文化和激励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加强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新机制,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沿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实现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国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和农村。从集中管理到多元共治构成我国乡村治理格局的演变轨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民成为乡村治理格局的博弈主体。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社会出现了新的治理危机:乡镇政府在治理过程中选择"策略主义"的逻辑;乡村自治组织存在"权力上移、事务下移"的行政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治理的趋利性导向;乡村治理资源分配秩序的错位等。突破这些困境的思路在于系统整合现有乡村资源,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将自治法治德治紧密相结合,构建乡村"三治合一"的新型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的农村发展与崛起指明了方向,而乡村治理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一直深受各级政府重视,尤其在中国步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复杂局面,强化乡村治理,进而实现乡村善治便成了人所共识。乡贤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既发端于乡村的特性,又相对开明的特征,成为了嫁接政府与乡村间最好的桥梁,引入乡贤辅助参与乡村治理,这种模式在全国并不鲜见。福清市有着大量的海内外乡贤,就如何用好乡贤资源,发挥乡贤作用这一问题,全市上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逐步走出了一条"支部主导、乡贤补位、群众自治"三位一体的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模式,对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有所启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