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司法信箱     
编辑同志: 我院审理了一起自诉伤害案件,一审法院认为不构成犯罪而裁定驳回自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构成犯罪,但对于二审法院可否直接作出判决,出现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一审法院在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裁定驳回自诉。自诉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撤销驳回自诉的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可否仍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  相似文献   

3.
一审驳回起诉不当的案件,二审应如何裁定?编辑同志: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上诉案件,如果经审理认定一审裁定驳回起诉错误,二审应如何裁定?我们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裁定撤销一审裁定,指令原审人...  相似文献   

4.
马良骥 《人民司法》2012,(2):107-109,1
行政诉讼中,一审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应予撤销。但因一审法院未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未进行答辩,导致二审法院无法判断上诉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二审法院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的,原审法院经继续审理后认为原告的起诉不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仍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5.
司法信箱     
罪证不足的自诉案件,开庭审理后能否裁定驳回?编辑同志:我院受理的自诉人谭某诉被告人鄢某等故意伤害罪附带民事诉讼一案,经开庭审理,我院认为谭某提供的证据不足,遂裁定驳回谭某的起诉。谭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已对该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应作出实体判决而不应裁定驳回,故将该案发回原审法院重审。请问,罪证不足的自诉案件,开庭审理后能否裁定驳回?请予解答。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法院阮纪军阮纪军同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5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关于法院调解问题,刑事诉讼理论上研究得比较少,许多著述在论及刑事自诉案件的法院调解时,基本上是将民事诉讼中有关法院调解的理论照搬过来,认为人民法院审理刑事自诉案件可以用调解方式结案,法院调解是一种独立的结案方式。因而,调解达成的协议就发生法律效力,附带有民事执行内容的,  相似文献   

7.
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应适用判决还是裁定,引用什么条文?编辑同志:我院在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的一审法院在审理中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出现两种不同作法,一种是适用判决驳回,另一种是适用裁定驳回,引用民...  相似文献   

8.
二审人民法院对刑事自诉案件能否进行调解?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原告与被告在一审过程中没有和解的意愿,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即使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人民法院也不能进行调解了,其理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对二审案件只作了维持原判、改判和发回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规定,而没有作出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的规定,因此,二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不能进行调解。还有人认为,二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否进行调解,要受到一审判决的制约:一审判决有错误,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撤销,因此可以进行调解;一审判决正确,二审人民法院不能将其撤销,因此不能进行调解。如果二审人民法院不问一审判决正确与否,就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进行调解,是有悖于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9.
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1991,(7)
调解是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自诉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刑事诉讼法第127条对自诉案件审理中适用调解程序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拟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谈浅见。一、调解应以被告可免(?)刑事处分为前提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对其中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的。那么,以调解结案的,是否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一审法院宣判的自诉伤害案件,因自诉人不服提出上诉,经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害  相似文献   

11.
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报核案件康永杰报核是指一审法院对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的案件经过复查后,认为原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提出改判意见,上报二审法院复核的程序。在审判监督案件中,报核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处理报核案件,程序法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各地作法也不尽...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的人民法院借口检察机关移送的证据和其他材料不齐全而裁定驳回起诉。笔者认为,对公诉案件裁定驳回起诉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刑诉法的规定,应予制止。裁定驳回起诉多适用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中,一般是指在原告的诉讼权利(胜诉权)已经消失而不愿撤诉、坚持起诉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驳回原告之诉的决定。其适用条件主要有两条:一。原告诉讼权利已经消失,实践中多表现为胜诉权消失。二、原告不撤诉或坚持起诉。。\民法院如果受理审判,只能是增加讼累,浪费司法资源,这是不可取的。就其…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无论在第一审程序,还是在第二审程序,都可以进行调解.但由于第二审法院对二审案件的审理客体,是原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并通过第二审程序对第一审法院的审判进行检查监督.因此,民事诉讼法对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中调解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在第一审程序中,对“能够调解的,应当……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第79条,下引条款均为该法);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第135条).显然,“可以”不同于“应当”.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无论一审、二审还是再审调解结案率都呈现曲折增长而非持续增长态势。无论一审、二审还是再审抑或婚姻家庭类案件、合同类案件还是权属侵权类案件,调解结案率一般都未超过60%。而且总体上看,一审调解结案率高于二审和再审,再审调解结案率高于二审,婚姻家庭类案件调解结案率高于合同类案件,合同类案件高于权属侵权类案件。当下中国法院调解结案率呈现如此面相,既是调解政策驱动、各法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所致,也有个案差异、案件性质不同等原因。这种"运动性"调解的负面效应在司法实践中越发凸显,未来中国应在深刻反思基础上理性对待和设计法院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5.
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就同一标的、同一理由再次起 诉,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如何处理,这似乎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明确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据此,法院应告知当事人按申诉处理。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明确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依此,法院应予受理…  相似文献   

16.
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死亡的,法院应否继续审理?编辑同志:我们受理了一起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因患糖尿病被被告人遗弃,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死亡。对此案如何审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此案虽有告诉,因自诉人死亡,无法完成全部诉讼活动,应该裁定终止审理。另一种意...  相似文献   

17.
997年全国法院审理各类案件情况收案、结案与上年基本持平,未结案件上升,执行收案升幅较大。1997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经济纠纷、海事海商、行政一审、行政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722455件,比上年同期上升017%。其中,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同比...  相似文献   

18.
在房地产审判实践中,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一部分法官,将凡是单位与职工及第三人之间发生的房地产纠纷均泛称为单位内部的房地产纠纷,并且自1992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2]38号《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38号解释”)出台后,多数法院及法官对诉争到法院的该类纠纷,一律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一审受理后判决的,二审法院往往也会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制度的改革,单位与职工之间因建房、卖房、租房等引起的占房、腾房纠纷越来越多,法院不受理,法律也未明…  相似文献   

19.
在审判实践活动中,一些一审人民法院对有影响或案情较复杂的案件,常常要派员到上诉审法院去征求意见,在取得二审法院的基本态度后再开庭审理。笔者认为,这种作法背离了诉讼程序,也混淆了工作监督与行政领导的界限。审判,顾名思义是先审后判。一审案件,在开庭前或判决、裁定作出前去征求上诉审法院的意见,然后依据上诉审法院的基本意见作出判决或裁定,实质上就是先判后审。在这种情况下。一审程序也只能是  相似文献   

20.
管辖权异议已经二审裁定,新追加的当事人可否重新提出管辖权异议?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件,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我院一审裁定有管辖权,被告上诉后二审维持原裁定。在实体审理过程中,我院追加了另外一名应负连带责任的共同被告,该被告又提起管辖权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