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特色"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察权的内容是由检察权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分析检察权的差异内容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国检察权的特殊属性,而对检察权共有内容的分析,则有利于抽象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我国检察机关的"特色"不是指其所具有的法律监督职能,而是指检察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属性,是指这一权力在权力结构配置中的特殊存在、发挥的特殊作用以及运行的特殊机制.这些"特色"根植于我国权力结构模式中,是我们改革的根基,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在我国宪法定位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权检察机关专门行使,对其他权力进行专门监督的一种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权的现实状况是:检察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因应有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造成只监督别人自身不受监督的印象,从而出现"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因此,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保障检察权的有效行使,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检察权的运行虽然有内外监督多种方式,但总的来说缺乏一种贯穿检察权运行全过程,对执法质量、执法程序进行全程监督,能有效预防、发现和纠正问题的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案件监督管理机制应运而生.本文认为通过设立案管件监督管理部门控制案件的进出口,对案件的进展及流向实时跟踪,以及对案件质量进行考评。从办案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动态的监管,是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效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自身的监督制约。在加强对检察权行使的内部监督的同时,不断完善检察权的外部制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能有效规范检察权的行使,彰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5.
许彩云  付立华 《河北法学》2007,25(6):149-153
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检察权进行定位,结合检察实践,从内部制约的角度对检察权的制约机制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其性质与内涵,分析了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主张从司法权和法律监督权两个方面来完善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一、检察权的定位及内部监督(一)我国检察权的定位及内容检察权的定位是检察理论中的根本性问题,决定着检察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关于检察权的定位,学术界有"司法权说"、"行政权说"、"兼具司法权与行政权双重属性说"、"法律监督权说"、"兼具法律监督权与司法权双重属性说"、"独立权说",笔者赞同我国检察权兼具法律监督权与司法权双重属性。概而言之,检察权的外延要大于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权只是检察权的基本职能,检察权中的部分职能并非法律监督权,是普通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性质的公权,包含司法权和行政权属性.对检察权应偏重于对司法规律即司法性原则的认识把握,我国宪法法律、检察理论实践决定着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定位及遵从司法规律运行的客观必然性,在具体检察权运行中均有司法规律和特性的突出表现.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进一步确立检察机关的司法机关性质,从实践层面呼吁对检察权行使程序和方式进行司法化改造,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8.
检察权介入公益诉讼在我国立法上尚无明文规定,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受到质疑。作为宪法"钦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对公益诉讼案件的介入实有必要亦具备现实可能性。立法应确立检察权介入公益诉讼的机制,明确并着手规范检察权介入公益诉讼的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强化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更好满足人民司法需求、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等,都对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权运行过程中,在落实党的领导、系统层级监督、内部和外部监督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检察权依法规范运行,应当坚持党对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建立上下贯通有力、内部系统配套、外部协同有序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行检察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于规范检察权的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建议根据检察委员会和监察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建立平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对检察业务流程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案件质量督察,深化绩效考核机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的改革,以期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