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秘鲁西濒太平洋,海岸线绵长,海岛众多。来自南方的温博特寒潮流经沿海海域,加之这里终年有雾,受不到太阳的直射,这就为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在秘鲁沿海,一种繁殖最快的鳀鱼和岛上海鸟排泄的大量鸟粪,是其两宗宝贵资源。鳀鱼秘鲁是世界上的渔业大国。1970年捕鱼一千二百多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  相似文献   

2.
远东地区面积为620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500公里。按基本特征分成两个地带:北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马加丹州);南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滨海边区、阿穆尔州、萨哈林州)。南部比北部的经济开发条件更优越,这里占远东领土面积的30%,养活着80%的远东人口。相反,北部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地区的支柱产业贵金属开采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矿业与工业中心相距遥远。 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说明远东在俄罗斯地区体系中的地位。第一是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远东的特点是远离国家主要的、生活最为便利和最发达的地区以及闭塞性和同唯一邻居东西伯利亚联系的狭隘性;第二是巨大的资源潜力。远东是俄罗斯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在国家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生产金刚石的98%、锡的80%、硼的90%、黄金的50%、钨的14%、鱼类和海产品的40%以上、大豆的80%、木材的13%、纸浆的 7%。在面向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使远东在苏联的作用受到制约。在这里,主要是渔业、林业与有色金属开采等部门发展起来。有色金属产值占半数以上。加工业  相似文献   

3.
稳定人口、增加人力资本成为发展远东和落实国家区域政策最重要的优先方向,实现途径包括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作条件,保障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尽管为此制定了一系列额外的制度性激励措施,通过了若干国家专项纲要,而且于2018年将两个联邦主体并入远东联邦区,但远东社会人口动态参数仍低于预期.基于对远东联邦区11个联邦主体人口变动...  相似文献   

4.
俄国远东是俄罗斯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区。按俄国有色冶金统计,该项下还包括贵金属(金、银、白金)及宝石(主要为金钢石)。苏联时期这里出产的主要是矿物,大多运往国内其他地区进行加工。1982年,92.2%的有色冶金工业产品运往远东地区之外,1987年输出区外的产品达93.7%。本文除介绍一般的有色冶金产品生产外,也简要介绍一下黄金和钻石开采业。一、主要有色金属资源和生产情况俄远东蕴藏着多种有色金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品种是锡、铅和锌。俄罗斯几乎全部已探明的锡矿资源都分布于远东地区,锡矿的生产和冶炼也集中在这里。锡矿资源…  相似文献   

5.
19世纪60年代,俄国远东地区出现了第一批朝鲜移民。朝鲜人向俄国移民的初期,移民得到积极安置,此后每年都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俄国,他们逐渐成为俄国远东地区的主要劳动力。朝鲜人向俄国远东地区移民,不仅受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取决于俄国、朝鲜乃至中国的国内状况,它是在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所引发的一种国际移民现象。  相似文献   

6.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6 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俄政府将远东南部辟为重点移民区 ,俄国远东移民运动从此真正拉开帷幕。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交通条件的改善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尤其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时期达到最高峰。移民运动为荒凉落后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急需大量劳动力对该地区进行开发。1864年第一批朝鲜人越过边界来到俄国远东,此后陆续有大批朝鲜人进入远东。他们为远东的开发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善于从事农耕的朝鲜人开垦了大片荒地,促进了远东农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向远东移民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迅速发展使中俄经济关系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抚今追昔,回顾和研究一下我国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华工在远东开发中的作用,总结历史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合作乃至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远东是俄联邦内食品匮乏的地区之一。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这个地区一直是俄罗斯的第三大食品净进口地区。远东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可耕种土地很少[1]。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俄罗斯远东不能为居民提供足够的食品。在60年代和70年代,苏联政府试图通过发展地方农业减少对进口食品的依赖。远东的传统渔业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生产趋势。由于发展畜牧业不需要大面积的可耕种土地,畜牧业便成了远东发展的重点,各地都建起了畜牧场。由于寒冷的气候,牲畜每年都要在畜舍里呆上10个月。当地谷物生产落后,畜饲料要从俄罗…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战争和日本武装干涉的条件下,远东的货币流通十分混乱。远东共和国成立伊始,即着手恢复经济、整顿货币流通秩序,从发行纸币到允许金属币流通,其间经历摸索和失败,最后在苏维埃俄国的帮助下使货币流通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远东政策。到90年代,俄国远东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在华大规模兴办企业。近代俄国在华兴办的企业主要以哈尔滨地区为中心,以金融、交通企业的兴办为标志,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东北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外贸在远东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辅助作用,同国外市场的贸易联系仅仅补充了地区之间的交流,同时远东的出口额已超过了其他一些大经济区,远东的个别出口品种在国家创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0年代后期,原木出口占全苏木材出口的40%左右,鱼占26.5%,鱼罐头占22.3%,但外贸对远东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直至90年代初期,远东经济的出口定向仍保持在以对本地区原材料部门的粗放性发展集中投资为基础,这有利于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俄国人进入满洲(中国东北地区,下同)是在19世纪末,并主要与修筑中东铁路有关。中东铁路连结俄国欧洲部分与其远东边陲,是通过相邻的中国领土的一段铁路。这个时期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关系和经济关系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中叶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朝鲜移民逐渐接受了俄式学校教育,东正教在他们中开始普及。移居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在与俄国人的接触中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  相似文献   

15.
工业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导经济部门。2001年远东工业仍未走出低谷,但有的工业部门生产已出现恢复性增长。按部门概述远东工业生产运行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俄远东开发初期,当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匮乏,中俄两国陆续签订通商条规,中俄边境易货贸易随之兴起,旅俄华商由沿江地区向俄中、西部地区发展,足迹遍布俄国各地。19世纪末旅俄华商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20世纪初,俄国开始排挤、驱逐华商,其贸易活动逐渐走向衰落。旅俄华商在为俄国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阿穆尔河舰队成立于沙俄末期,历经日俄战争、国内战争、中苏战争、远东战役等多次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是沙皇俄国部署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一百多年来该舰队的发展几起几落,在近代俄国远东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近代以来中俄关系、日俄关系甚至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俄国东部,即西伯利亚与远东移民开发史研究的专著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晓菊女士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利用大量俄文资料,对俄国东部移民开发的历史(1861—1917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期,朝鲜北部自然灾害频发,封建剥削严重,东北部的朝鲜居民大量进入俄国境内。1863—1884年,俄国远东的朝鲜人有四个特点:分布集中,主要居住在南乌苏里地区;朝鲜人的男女比例相当,人口能自然增长;朝鲜人的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种地;国籍没有变,仍然是朝鲜国籍。鉴于远东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俄国积极接纳朝鲜人,允许其留在远东;让其耕种土地,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同化。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毗邻。在中俄边贸兴起时,远东异军突起,成为俄罗斯对华经贸合作的热点地区。远东的对华经贸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对华经贸关系,因此远东经贸形势格外引起我国有关部门和经贸界人士的关注。最近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俄政局动荡。人们对远东对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