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从事反暴斗争实践的同志。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过研究,但不够全面和系统。为了适应反暴斗争的需要,本刊特开辟“对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对策及战术、方法”(原定名“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处置要领”)的专题研究,共分六部分:(1)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及其处置原则;(2)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基本对策;(3)接到报案后的初步处置;(4)临战处置的战术方法—追缉、堵截、调查控制;(5)临战处置的战术方法—清查、搜索、包围;(6)临战处置的战术方法—各类案犯的缉捕要领。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处置问题这样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期望能引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从事反暴斗争实践同志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讨论,以服务于业务建设。本专题研究得到公安部五局一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
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处置中的警察第一响应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第一响应者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先期到达现场,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危害、开展救援的警务人员,属于广义的第一响应者范畴。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多在短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伤亡后果,"公开—动态"型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对公安机关的现场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响应警力的先期处置在现场应急处置中占有先导地位,具有复合性、局限性和紧迫性特点。警察第一响应者应基于紧急部署策略快速反应,评估确定核心任务,以有效战术干预减缓和制止危害。公安机关应立足社会预防,健全情报机制,改进勤务模式、装备保障和专业训练,提升应对处置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第一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殊死搏斗是警察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严暴犯罪)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抉择。严暴犯罪往往具有案发突然、手段残忍、危害连续、拼命拒捕等特性,现场充斥威胁、压力、恐惧、混乱等不确定因素。身临其境的警员在面对这种威胁生命的冲突时,通常会经历因战斗恐惧而引发的极度不适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案要案多,案件增长快;青少年暴力犯罪相当突出;复合型暴力犯罪为重要特征;暴力犯罪范围扩大、新型犯罪增多;犯罪手段趋向智能化。公安侦查部门应相应加强以下工作;构建集中统一的反暴力犯罪的指挥系统、作战体系;加强情报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制定防暴预案,以利于发案时快速处置;增强科技意识,提高技侦水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速战速决;以审讯为突破口,扩大战果。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在我国,受传统文化以及警察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态度、认识和工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警察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警察性别、所接受的相关培训以及单位领导对家庭暴力案件处置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与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置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由男女警察共同参与的处警组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家暴案件办理的整体效果,公安机关应尽量安排男女民警共同参与此类案件的处置工作,将社会性别教育、家庭暴力处置技巧等内容纳入警察培训课程,并建立健全家暴案件处置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开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具有实时性、紧迫性的特点,在处置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在处置公开劫持人质案件时,党政领导要在宏观上把握大局,不要直接干预处置工作,负责处置的公安机关应当获得实际指挥权来安排具体工作。公安机关在处置案件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为案件的处置提供人才、技术、设备上的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后勤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案件具有突发性和高度危险性,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应急处置机制。由于应急处置工作的复杂性,在此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恐怖案件的应急处置应以恐怖犯罪的构成作为切入点,包括事先科学筹谋措施,事中有效控制事态,事后及时汇总处置结果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绑架案件频繁发生,各地公安机关对绑架案件的处置工作高度重视。要强化绑架案件的处置能力,就应建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绑架案件侦查破案工作机制;重视并逐步培养绑架案件现场处置专业人员;拓宽侦查思路,丰富侦查模式;实现侦查工作的信息化和装备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处置行动的攻坚能力;更新传统观念,适应犯罪动态化趋势。加强社会管理和防范,压缩绑架案件生存空间,从绑架案件发生的条件角度增强预防能力,加强社会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建设以达到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9.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治安紧急处置一般方法,是指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表现形式的治安紧急事件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置方法。现就处置指挥、群体性和个体性治安紧急事件三个处置基本方法作些扼要介绍。 (一)治安紧急案件处置指挥组织好一场大规模群体性治安紧急事件或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处置工作,必须依靠指挥员高超的运筹指挥才能和全体参战人员的大智大勇。在稳操胜  相似文献   

11.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以暴力手段控制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并以残害、折磨被控制者相要挟,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的犯罪行为。 劫持人质案件有公开型和隐蔽型两种。本文只论及对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针对该一类型案件的特点,通常可以采取劝降谈判的和平处置模式,也可以采取武力强制的处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在对策措施上。绝不能拘泥于一般侦破活动的常规。无论是预谋案件,还是已发生的案件,对于犯罪线索的收集、犯罪嫌疑分子及其动向的控制、犯罪分子的查缉等,都有许多特殊的要求。要适应这些要求,就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业务建设做为保障,同时,还必须建  相似文献   

13.
涉外案件比涉内案件错综复杂,无论是案件构成,还是案件处置,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是妥善处置各类涉外案件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论证了涉外案件处置的10个特点,即构成因素的涉外性,违法主体的复杂性,法律依据的多元性,管辖原则的国际性,处置程序的特殊性,刑罚适用的灵活性,管辖职权的多样性,制裁措施的特定性,国家管辖的双重性,管辖效力的域外性等。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类型的警务处置战术相比,劫持人质案件的武力处置战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处置的受制性、战机的稀缺性、战法的精细性、策略的高阶性、行动的协同性和保障的系统性等六个方面。要取得劫持人质案件武力处置的预期效果,就必须对这些战术特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处置关键在于涉案资产处置,涉案资产处置的重点在于处置权及处置方式。现阶段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资产处置制度在主体及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出现案发后涉案资产难以追缴、追缴后难以发还等问题,应确立以法院为处置主体、多部门协同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田守雨  陈嵩  刘博 《公安教育》2014,(11):38-40
<正>随着国内反恐形势日趋复杂,暴恐分子的极端暴力行为逐渐升级,警用盾牌成为公安民警应对暴恐案件和处置突发事件时所必备的警用装备之一。通常情况下,警用盾牌用于控制非法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以及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行为等。此外,根据案件的性质,还用于制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打砸、冲击、拉扯、投射抛掷物等突发性的暴力行为。笔者于2014年3月31日—4月4日参加了中国人民公  相似文献   

17.
涉外案件处置的特殊程序是针对涉外案件处置而设定的,对外籍当事人合法权利实施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的双重性、国际法和国内法规定的同一性、司法和外交程序的交叉性的特征。特殊程序具体包括告知程序和通知程序。告知程序包括告知时间、内容及告知方式等。通知程序包括通知形式、通知对象、内容、时间及通知适用范围等。严格遵守涉外案件处置的特殊程序,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引起不必要的外交交涉。  相似文献   

18.
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频频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文章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分析罐装液化气对人体伤害的特点,提出了处置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频发的动态枪手案件是"拥枪自由"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美国应对处置动态枪手案件的主要经验有:在整体应对框架上,建立基于社会预防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制,强调全社会准备,注重犯罪预防、安全防护、公众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警方现场处置方面,确立了基于快速部署的紧急响应策略,并积极推广警察第一响应者训练。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与美国动态枪手案件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美国在动态枪手案件应急管理和现场处置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公安机关应对处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所借鉴。公安机关应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应着重建设、提高社会预防、基础应急准备、现场紧急响应处置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郝宏奎 《公安研究》2006,(3):71-77,87
处置指挥职责与体制是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指挥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有指挥职责明确、指挥体制科学,方能实施有效的统一指挥,具体的指挥活动才能正常运转。确定处置指挥职责和体制应当以以下原则为依据:系统指挥原则;属地指挥和专业指挥原则;因需调警、减层指挥、警力整合原则。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指挥职责的确定包括指挥职责的纵向确定;指挥职责的横向确定;预定指挥员未到场时指挥职责的确定。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指挥体制模式主要有三种:无序化的雪球式指挥体制模式必须坚决予以摒弃;金字塔式的科学处置指挥体制模式应该努力予以推行;蜂腰形的相对科学的处置指挥体制模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