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最具影响的“时代风云人物”,“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荣誉上榜,位列仅次于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之后。《时代》周刊认为,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相似文献   

2.
为“中国工人”在《时代》“尊居”第二,特意求证了一下《时代》的权威性。我承认,此前看向那块版图的眼神总带有点颜色,尽管心内也明白诸如“兰德”、FBI、包括《时代》等的份量,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意地、自我地淡化它们。可近日,他们却将“中国工人”耀目地推到世界面前,这在我内心不由得掀起另一种波澜。  相似文献   

3.
焦点人物     
“中国工人”200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揭晓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荣登亚军位置。《时代》的评语是: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首先应当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青年报》指出,“中国工人”的收入不但与其他群体相比偏低,也远远低于企业利润增长。《人民日报》则指出,“中国工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 ,我国的企业没权决定工人的去留 ,工人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去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深化 ,不论什么样的企业 ,都可能会由于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使其工人的就业状况发生流动。就工人而言 ,过去那种在一个单位“从一而终”的状况将会改变。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正逐渐成为每一个中国工人在生活中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影响到工人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原因方方面面 ,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多种多样 ,但在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状态的状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工人在就业与再就业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队伍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代表历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以工人阶级的执着信念和质朴情怀,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近几位工人人大代表,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感受到了他们美丽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防范和治理雇主追求个体资本利润最大化引起的整体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问题,需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英国市场经济早期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产生了大量的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工人与雇主之间的产权交易留下了权利“公共领域”,为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可能;而雇主与工人产权交易中存在的“强权界定产权”规则和雇主的强权地位,使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人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关于劳资冲突及工人维权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以富士康事件、本田事件为代表的抗争行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把握中国工人的现状及当前发生的各类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生产加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智能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社会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阶段必须要知识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出过“总体工人”的概念,在知识经济社会,学习和创新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基本力量的中国工人队伍形象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工人将具有怎样的新形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加强当前工人问题的研究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0,(7):59-59
据《工人日报》报道.“发展经济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其中,当然包括提高职工的收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一直在关注媒体“5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的连续报道。许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劳动的价值必须得到尊重,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只要企业效益允许,首先要给工人涨工资。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10,(7):56-56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中国的“世界工厂”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烦,多家工厂的工人为了薪酬而向管理层发起挑战。这一现象为全球消费者带来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成本上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与交流》2006,(1):39-40
1、对人的尊重。早前红网刊载陆志坚的文章认为:“血汗工厂”是以榨取工人劳动价值,牺牲工人利益为前提,疯狂地牟取高额利润。可以说,每一家“血汗工厂”的发迹史就是一本工人血泪史。中国企业以牺牲中国人的尊严为代价的竞争力的模式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我的一个姐妹在年前为了回家,在一家服装厂,  相似文献   

13.
在“绿区”,我们对“工人”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开设工人与高级经理同等待遇的“绿区”,工人的月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元,有捷达车开,送自己的孩子学美术专业……“绿区”改变了工人的地位、生活方式和理想。现代的工人虽然还工作在流水线、机床前,但他们已经不光是机械地付出体力,而是在用脑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一唱就是50年。50年来,这支从广大工人朋友心中飞出的歌,唱出了工人阶级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鼓舞和激励了几代工人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以为,在新的世纪我们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是否还应唱响“咱们工人有知识”呢。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的工人才能真正有力量。  相似文献   

15.
走进“五一”,似乎才想到尊重劳动者,表彰劳动模范;只有在“五一”期间,劳模代表才会出现在主席台上。在国人眼里,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笔者最近参加一个重点工程的竣工典礼,主办者一反常规,请在工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代表当主宾,为工程投入剪彩,领导则站在后面鼓掌。许多工人都被那场面感动得流下泪水。一线工人剪彩,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新风尚。 长期以来,工程开工竣工、企业开业典礼少不了剪彩庆贺这个精华的议程,每逢这时,站在前面的往往是各级领导,他们操起剪刀剪断红绸,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运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工人这一群体形象在国际报道中骤然增多,梳理近两年来国外媒体对中国工人的报道,认为这些报道寄托了西方中心话语的想象,宣扬的是西方神话价值体系,与中国工人的现状并不完全相符。由此提出中国对外宣传应有自己的中长期策略,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和文化身份,注重翻译和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7.
建议以后的文件、媒体应将“农民工”改为“新工人”。中国要统筹解决“四农”问题,关键是要进行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开展一场平等权利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颁布施行,它的颁布为工人们罩上了一层“防护罩”。这是国家劳动部门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实行的法律保护。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劳动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人又如何运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呢? 如果说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摇篮”,那么工人就是市场经济的“源”,这个“源”在市场经济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在我国传统体制下,工人阶级是社会地位很高的阶级,以工人为主  相似文献   

19.
当美国人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把美国的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分出了三六九等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当时间跨入21世纪的时候,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中又有多少是《格调》中真正描绘的白领上层人士呢?其实。他们中的许多应该处于另外一个阶层——高智能的工人。而这些高智能的工人,也正是目前中国急需的人才阶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调查的数据,对中国技术工人的主观阶层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技术工人整体认同的社会阶层为“中下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技术工人阶层认同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户口类型、个人年收入、职业资格等级、父亲职业、家中藏书量、配偶年收入、对生活状况变化的判断等变量.其中,个人年收入对技术工人阶层认同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